進入中高齡後,我逐漸體會到,每日刻意練習正念(Mindfulness)的習慣,讓我從原本帶有悲觀傾向的家族性格中走出來,漸漸習慣以正念轉念,及採取行動解決當下問題。
正念是一種專注於當下的心理狀態與修行方法,源自佛教禪修,後來廣泛應用於心理學與日常生活。它強調有意識地覺察自己的思想、情緒與身體感受,並以不批判的態度接納現狀。
透過正念練習,如冥想🧘、深呼吸或身體掃描,我們不但能提升專注力、減少壓力,還能增強自我覺察與情緒調適能力。多年來,我刻意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中,藉由快速轉念,重新站穩腳步,及調整心理狀態。
🏞️日常實踐
✅暴雨來襲:突遇狂風暴雨時,我不再懊惱如果有帶傘就好了分,反而如果有地方可能找到暫避,我會慶幸,順便欣賞雨中街景的詩意。。即使全身淋濕,慶幸自己有能力添購乾爽的衣物與傘,繼續前行。
✅突發事件:遇到猛踩油門與煞車的公車司機,我便把這趟旅程想像成雲霄飛車,給自己一段冒險小插曲。
✅坦然接受不完美:白球鞋被公車陌生人不小心踩髒,我會想:「今天剛好是清洗球鞋的最佳時機。」
✅人生低谷:遇到難解的人生命題時,我提醒自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同時也提醒自己,每個人都有難關,我並不孤單。
✅改變計畫:匆忙趕到健身房才發現臨時停業,我不會生氣,而是轉而前往其他分店完成運動計畫,並探索附近的美食與風景,讓意外成為另一段收穫。
🏞️內心的修行
在人際互動中,正念幫助我提升包容力與理解能力:
✅工作中遇到價值觀不同的人,我不與對方爭論,而是請益對方的觀點,試著從他們的視角理解事情。即使我不一定同意,也願意尊重與包容彼此的差異。
✅教學過程,我專注於學員的需求,洞察他們的學習進步,也因「正念」教學法啟發學員:「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正念的力量
正念讓我更能活在當下,不再懊悔錯過的機會、不困於曾經的失敗、不迷戀過往的成就,也不焦慮未來的未知。
🏞️邀請與啟發
你是否對一成不變的生活逐漸失去熱忱?你是否因為不合拍的上司或難相處的同事而消磨熱情?你是否長時間悶悶不樂,卻苦無轉變的契機?
那麼,不妨試試看閱讀與正念(mindfulness)有關的書籍,或上YouTube搜尋正念減壓療法(MBSR)創始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的影片。這位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將東方禪修智慧與西方醫學融合,創立現代正念訓練系統,幫助無數人在壓力與痛苦中找到內在的寧靜。
正念教會我,以開放與接納的態度去體驗生活中每一刻。這種不加評價的覺知狀態,讓我不再被外在環境牽著情緒走,更能提升專注與內在穩定,漸漸在腦海裡建立起維護心理健康的祕密花園。如今,正念已成為我每日提升生活質感的重要習慣。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