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並不孤單──從失敗中學習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是否曾在運用專業幫助別人解惑的同時,意外地救贖曾經迷惘的自己?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曾有幸教導到臺北市及新北市第二、第三類組的頂尖高中生。當學生問我:「老師,我該選電機系還是醫學系?」原本英文課程滔滔不絕的我竟一時語塞——因為我既無相關學習經驗,身旁親友也未曾涉足這兩大領域。


於是,我轉向自己的專長——透過大量閱讀該領域畢業生及從業者撰寫的回憶錄,試圖彌補資訊上的不足,希望能幫助那些同樣缺乏背景的青年學子,在進入高等教育前深思自己真正的志向。我也請正在醫學院或電機系就讀的學生分享他們的學業挑戰與心路歷程,幫助高中生更清楚地理解未來將面對的困難。


在這段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我才真正理解:以耀眼的分數進入人人稱羨的醫學院或電機系,僅是開啟能力試煉的第一道門。如何在隨之而來的高壓學業挑戰中堅持到底,才是考慮選擇這些科系的學生最該重視的心理因素。


在閱讀 Ellen Lerner Rothman 所著的《白袍:一位哈佛醫學生的歷練》(White Coat: Becoming a Doctor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時,我被書中對各種挫折的真實描述深深打動。那些文字意外地撫平我過去在美國求學時的心理創傷。


當年攻讀研究所的我,曾一度陷入極度沮喪,甚至懷疑自己智商不夠,無法消化那堆積如山的學術文獻。我以為這種學習困境是因為我是外籍學生才會有的問題。直到閱讀美國醫學院學生的回憶錄,我才領悟到即使是被冠上「天之驕子」光環的醫學生,也會因課業壓力大到質疑自己、感到迷惘。


如果你此刻正處於學業或職涯的低谷,希望下面這段節錄能帶給你力量。請相信:你並不孤單。即使是看似完美的醫學生,也都曾經歷過失敗,並努力學會從錯誤中重新站起來。人生不止於成功,更在於培養出面對失敗的勇氣,及遇挫越勇的戰鬥力。


“Mount Success was our nemesis. We were tired, hungry, and sweaty after hiking in the Adirondack Mountains all day. Nine of my Harvard Med School colleagues and I attempted to summit the thirty-three-hundred-foot Mount Success before nightfall. We failed.” 「成功山成了我們的天敵。在阿迪朗達克山脈徒步一整天後,我們疲憊、飢餓且汗流浹背。我和九位哈佛醫學院的同學嘗試在日落前登上海拔三千三百英尺的成功山峰。我們失敗了。」


“The irony of the situation was not lost on us.” 「這情境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We constantly scrutinized ourselves to maintain a safe distance from even the risk of failure.” 「我們不斷地嚴格審視自己,極力避開任何可能失敗的風險。」

 

“Not only did we doubt ourselves, but we questioned the New Pathway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itself.” 「們不僅懷疑自己,還質疑新學習途徑和學習過程本身。」


“We applied the same exacting standards to our personal lives as we did to our academic pursuits. We strove to stay one step ahead of failure, but sometimes we felt ourselves fall into the abyss. The struggle was fiercely individual for each of us, but to be sure, it raged in each one of us and felt its fibrous, mottled scar as a reminder.” 「我們對個人生活的要求,與對學術追求的標準同樣嚴苛。我們努力想要走在失敗的前面一步,但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掉進了深淵。這場掙扎對每個人而言都是極為個體的,但無疑地,它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激烈地翻騰著,那纖維般斑駁的傷痕至今仍隱隱作痛,提醒著我們。」

 

“Perfection. Medicine expected it. We demanded it. We failed in our first attempt at Mount Success. But we’ll spend the rest of our lives trying.” 「完美——醫學領域期待它,我們亦要求它。 我們在首次攀登成功山時失敗了,但我們將用一生去嘗試征服它。」



英文原文及圖片出處: Rotham, Ellen Lerner,White Coat : Becoming a Doctor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2000.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nny Hsu的沙龍
263會員
293內容數
Jenny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當你的經濟能力允許時,你會選擇穿搭平價衣物,舒適地乘坐商務艙?還是穿戴名牌,卻擠在廉價航空的經濟艙?
Thumbnail
2025/05/06
當你的經濟能力允許時,你會選擇穿搭平價衣物,舒適地乘坐商務艙?還是穿戴名牌,卻擠在廉價航空的經濟艙?
Thumbnail
2025/05/05
無論你來自何方,也無論大城市的競爭多麼激烈,生活成本多麼高昂,記住:每一次的搬遷都是新的開始,每一次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就像我家的故事,堅持下去,你也能在陌生的城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2025/05/05
無論你來自何方,也無論大城市的競爭多麼激烈,生活成本多麼高昂,記住:每一次的搬遷都是新的開始,每一次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就像我家的故事,堅持下去,你也能在陌生的城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2025/05/01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刷完短視頻或吃完甜食後,瞬間感受到幸福,但這種快樂卻無法持續很久?相反地,當你完成一項需要長期準備的挑戰——比如三項鐵人競賽,雖然過程艱辛,但結束後心中卻湧現一種難以言喻、回味無窮的成就感?
Thumbnail
2025/05/01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刷完短視頻或吃完甜食後,瞬間感受到幸福,但這種快樂卻無法持續很久?相反地,當你完成一項需要長期準備的挑戰——比如三項鐵人競賽,雖然過程艱辛,但結束後心中卻湧現一種難以言喻、回味無窮的成就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有位學弟7月份拿到博士學位,由於少子化之故,履歷投了15間學校均無下文。不得不面臨,繼續投或是,轉業界。提供自己從學界轉業界心得,四力+三點原則,期待減少他的迷惘,也適用其他職場工作者。 我跟你說說,除了運氣好之外,當初到第一家醫院任職,我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從學業挑戰與自我探索出發,學習如何找到自己的優勢技能,作者強調自我認知和了解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適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自己方向的讀者。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分科考試成績公佈的日子,隨著簡訊鈴聲響起,未來的路漸漸浮出水面,但是,對於生涯抉擇仍感到迷茫,當年的我,也是如此。有鑑於此,我想跟大家分享就讀醫學系的這五年,我觀察到了哪些特色,希望能成為指引學子前行的明燈。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對於我的學歷,雖然偶有提起,卻不是非常喜歡掛在嘴邊,就是很擔心自己太過於執著於過去而成為無法前進的人。會開設「不是學霸沒關係」這個分類,是想將自己從小到大的學習心得記錄下來,而今天這篇文章,想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一寫,因為我開始覺得,這會是這個分類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其實這篇文,不是想給大家「提早畢業」的勇氣,而是「面對雙主修、輔系、重考失敗」的勇氣。突然間,我的世界從那個重考、雙主修、輔系通通沒結果的灰色,變成要出國讀行銷碩士閃著光芒的未知色彩。想和重考、雙主修、輔系、轉系失敗的大家說,你已經很努力了,只是這些努力的成果還在發酵,再等一下,這些努力不會是白費的
Thumbnail
其實這篇文,不是想給大家「提早畢業」的勇氣,而是「面對雙主修、輔系、重考失敗」的勇氣。突然間,我的世界從那個重考、雙主修、輔系通通沒結果的灰色,變成要出國讀行銷碩士閃著光芒的未知色彩。想和重考、雙主修、輔系、轉系失敗的大家說,你已經很努力了,只是這些努力的成果還在發酵,再等一下,這些努力不會是白費的
Thumbnail
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階段要幹嘛、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Thumbnail
希望幫助還沒進醫院的醫學生,能大概知道未來兩年的實習醫學生階段要幹嘛、可能會遇到的障礙,分享一些經驗跟心得,希望能扮演到“路燈”的角色,幫助大家比較不會跌倒,也能少走一些彎路。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Thumbnail
在選大學校系,甚至是選擇職業的時候,大家通常都會關注產業前景跟工作報酬,但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你的熱情在何處?如果沒有熱情,連持續學習該領域都顯得困難,又要怎麼做到在產業中競爭呢?不是別人做的工作看上去好就是好,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自己知道,也無須和他人比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