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工作突如其來的超級忙,回到家裡的時間就只有吃飯和處理家務,連同事們也察覺到笑說「都快離職,怎麼你比之前還要忙?」。
以往寫不出來的時候就會看書,但最近除了一直在追看的《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推出了最新的第 15 冊之外,就沒有看別的。工作以外的時間,大腦幾乎完全當機。

《擁有超常技能的異世界流浪美食家 15》
近日的天氣都變熱,因為伴侶的關係,在家裡的時間大多會開著冷氣。特別是週末的時間,幾乎一整天都留在冷氣地方,會想煮一點熱湯來溫和一下總是不習慣在冷氣空間的身體。考慮到平常多吃外食,缺少了蔬菜,特別在網上找來一些蔬菜湯的食譜參考。試過把蔬菜打成濃湯狀的,但太過濃稠,覺得切碎煮成湯會更好。後來伴侶提議加上牛尾骨,果然讓湯的味變得更豐富。就這樣經過幾週的嘗試,在食材上作出不同的調整,終於找到了成了我們自家的獨門秘方。
整個煮菜的過程,於我而言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備料,擠進去人超多的街巿,除了可以用相宜的價錢買更新鮮的食材,份量方面也是比超巿來得更有彈性。雖然是怕人多的地方,然而看到蔬菜店擺設出來顏色豐富的蔬果,恍惚利用身上的色彩叫喊著「買我!買我!」,看著新鮮的東西,心情也會好起來。

經過幾回調整,蔬菜湯的固定成員有:牛尾骨、蒜頭、番茄、甘筍、洋蔥、椰菜,偶然家裡有剩下的菜,若味道配合也會掉進湯裡去,例如這週的西芹,雖然是湊巧的材料,但意外地讓湯煮出來帶有一陣清新的香氣。
回家後又是一大輪功夫,洗洗切切要忙好久。先煮一鍋開水灼煮牛骨尾,把裡邊的血水排出,也順便洗一下雜質和去除一點油脂。把大約1/3顆蒜頭切片,洗乾淨的番茄和椰菜切成顆粒狀。甘筍、洋蔥先去掉皮,然後又是切成粒。雖然不善長處理這些活兒,一走入廚房便得花上一小時以上去處理,但這段時間卻因為專注在食材上,加上習慣播放著一些音樂作陪伴,讓整個過程手在忙,但大腦卻能得到放鬆。

開始煮的時候...

有點像羅宋湯的成品~
準備好一切,可以開始煮湯。放少許油把蒜皮掉到鍋裡炒香,再把洋蔥、甘筍、番茄、椰菜逐一放進去,最後加上適量的水,再放入牛尾骨。用大火煮滾,後轉中小火煮至甘筍軟身便可以飲用。不過,煮的時間越久,瓜菜越入味之餘,牛尾骨的也會變得更柔軟。而每次煮一大鍋,兩個人幾乎要分兩三餐才吃完。記得之前有看過一些日式料理書說,有些人會把這種蔬菜湯長備在冰箱,有時候想不到吃什麼,就拿一些出來翻熱或煮麵當成湯底用,十分有用。
後記
隔了幾個星期,這幾天內心有種「不行,一定要寫點什麼」的感覺萌生出來。每天抽一些時間碎片來寫寫,斷斷續續的花了幾天總算完成。其實真的會在擔心,往後的時間應該怎樣重新分配,才能把寫作好好的維持下去。這段成為失踪人口的時間裡面,收到了某位格友窩心的問候,真的覺得很溫暖,確實的給了雪很大的支持,必定必定要努力浮上水面,跟大家露個臉,也給自己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