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9年春天之時,第一次十字軍在雷蒙的率領下,本打算先攻陷海岸重鎮的黎波里(Tripoli),但他們卻連要塞阿爾卡(Arqa)都無法取下。
與其他十字軍大貴族會師後,高層決定放棄徒勞無功的圍城,專心在放到遠征真正的目標上:耶路撒冷。十字軍大貴族間的嫌隙,此時已經很明顯了。南進的軍隊分成了兩派:聲望日減的南法首領,雷蒙伯爵一派,以及布永的戈佛雷一派。至於在安條克佔地為王的波西蒙德伯爵,自然還是在新巢按兵不動。
雖說內鬥日烈,但總算在「奪回聖地!」一事上,還有個凝聚大家士氣的理想。南進的十字軍盡速往耶路撒冷前進,把補給、聯繫等等問題都拋諸腦後。一路上竟也毫無阻礙。
終於,在經過三年的遠征後,六月初,十字軍戰士第一次來到了聖城耶路撒冷的城牆外。
當初號稱十萬之眾的第一次十字軍,如今,已經只剩一萬兩千餘戰士。不少人眼望著中世紀基督教最神聖的城市,想起一路上的艱辛,必定喜極而泣。
然而,他們還有一關要過:耶路撒冷在不久前,被什葉派的法堤瑪王朝奪下了。
於是,在6月7日,第一次十字軍最後也是最惡名昭彰的圍城戰開始了:耶路撒冷圍城。
&
圖片:十字軍第一次看到耶路撒冷的城牆。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Enthusiasm of Crusaders at the First View of Jerusalem.jp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