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逃避過那些脆弱,但現在我學會與它相處。
今天是2025.03.28星期五。
這是第七篇自我觀察日記。
前幾天做了高敏感測驗,測出來的結果是87分不能再高(開玩笑),我記得大約四年前有測過一次,那時候是60幾分,我思索了一下,為什麼經過個幾年反而越來越高,後來我才明白,不是我越來越敏感,而是,或許我本來就是這樣。
我想或許是因為當初在做測驗時不願承認與面對自己是高敏感人吧,那時候在回答問題時,也許是以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心態去回答的吧。
以前的我會覺得做一個高敏感人會很容易受傷,尤其是像我這類有心理疾患的人來說,高敏感的特點會使我對外界的一切更加刺激,加上當時與前任在一起的時候,可說是我心理狀態最扭曲的時候,每次有衝突時對方總是會冷暴力,導致我恐慌症發作,或許是因為這樣我才告訴自己不要這麼敏感,想來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吧。
但有些事不是你越想去忽略、隱藏,它就會消失不見,它還是存在於你的生活中,像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組成了你,這個人。
我最常被周遭人說:『妳怎麼一直戴著耳機?』
即使音樂沒在播放,還是會習慣將耳機戴著,我覺得這使我更有安全感,一個人出門去百貨公司那種人多的地方的時候,如果沒有戴著耳機其實我會有點不安、焦慮、恐懼,在日常生活中我覺得戴著耳機聽音樂的時候,是我感到最自在的時候,那就像我創造了只有我的世界,令我覺得安心。
但矛盾的是,我會自己一個人去看演唱會。
我知道,這跟我前述所言相差得有點大,演唱會人這麼多,我怎麼能接受呢?
開始前我一定會覺得侷促不安,但當演唱會開始後就可以聽到所有人的大合唱,幾百幾千的陌生人一起唱著你所愛的音樂人的歌曲,那瞬間我會覺得儘管大家素不相識,但在那段時間裡,每個人的心是被聯繫起來的。
我想,這也是高敏感人所擁有的一種天賦吧。
從微小的地方,去體會到巨大的感動。
有人說高敏感是一種禮物、一種天賦,我曾不以為然,我想著,對外界和周遭的人事物都如此敏感,怎麼會是一種禮物呢?
有些朋友會很突然的說:『妳一定是高敏感人。』
我會很困惑的問:『你怎麼突然這樣說?』
後來她才向我解釋,因為我會無意識地去學他們講話的腔調,而且是很自然的那種,聽完以後,我回想了下以前在看劇的時候,如果我那陣子常看日劇、美劇、韓劇等外國語言的影集的話,我那陣子講話就會變成那個腔調或語言,而且是下意識脫口而出的那種。
我想這也是高敏感人的一種特徵吧,其實我並沒有對高敏感人做太多研究和調查,我只是就我自身體驗到的去想而已。
我身邊也有幾個高敏朋友,她們深受高敏的困擾,有些會因為外界刺激太強烈而導致不敢出門,而有些則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就陷入過度解讀,各種情況都有,我再回想了下自己的情況,或許我以前會逼自己裝得不像高敏人,是因為我以為這樣比較「正常」。
但其實,我不是真的在面對世界,我只是在戴著耳機、披著一層保護殼,努力往前走。現在回想起來,那份努力雖然辛苦,但也算是我當時保護自己的方式。
我從小就很善於讀空氣,大人們在說話時我總會在旁邊默默地做自己的是,儘管我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我也不會吵鬧,他們的語氣、表情、那些沒說出口的情緒,就像漫畫裡的泡泡框那樣,一個個在我眼前浮現。長大以後,我懂那些表面話背後的意思,也因此少吃了很多虧——但有時候,我還是會因爲太想配合他人,而委屈了自己。
到了近幾年,我開始接受自己是高敏人這件事,也慢慢了解身為高敏人,腦袋基本上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在轉,這也或許是我的睡眠障礙一直沒好的緣故,前幾日回診的時候,我將這個發現告訴我的心理醫生,他說我越來越了解自己了,而且也偵破了這個盲點,這就是最大的曙光了。
聽到醫生這樣說,我彷彿被溫柔地接住了,或許正因為我高敏、因為我高度覺察,我才有機會一年比一年的更瞭解自己、也更願意照顧自己。
所以,高敏感到底是不是一種天賦禮物嗎?
我現在也不敢下定論。
但我知道儘管它會讓我有些受罪,可其實它也算是一種保護自己的盾牌,也讓我願意慢慢地再更了解自己一點。
如果你也是高敏感人,你飽受困擾,或許這篇自我觀察日記可以陪著你慢慢閱讀自己,因為我也還在閱讀自己。
我是微光涼生,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