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算法與佛經之間:一個網路原住民的靈性迷路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有很多心得想分享:

首先,是認識了一個網友,以及一位在靈性聚會上結識的朋友。他們都經常與 ChatGPT 討論靈性話題,甚至將高維度的思維方式應用在社會議題上。

你可能會問:交友軟體上的網友為什麼會被我提起?我發現他和那位靈性朋友,有種「異曲同工」的感覺。

我和那位網友認識不過一週,他就分享了許多哲學與靈性網站,還有我其實也看過的影片。比較特別的是——他的文字。

他的文字帶著超然與高維度的語氣,試著去理解人的防衛機制、情緒的根源(其實是恐懼),還引用榮格心理學中對靈魂與共時性的論述。他的話一串一串的,不帶情緒也不帶情感,讀起來像佛經一樣。

我後來也看到他轉貼一些來自 AI 的內容,像極了靈聚會朋友常常在臉書發的靈性貼文。一串一串的高密度文字,看起來像教科書,說的是關於靈魂的運作、意識的層次、真我與假我。

那樣的資訊,對我來說如同大石壓胸。雖然我也曾為這些文字熬夜爬文,但卻始終沒有深究原因——為什麼那些文字讓我如此沉重?

也許是因為它們說明了人類真實自我被形象所遮蓋,所以我們會不自覺地陷入某些慣性的行為模式,也會用艱澀的字句合理化那些看不見的傷口。但這些說明對我來說,卻浮誇又過度邏輯化,像是在飄浮的空中,不著地,不接地氣。

直到最近,我看了王德峰教授講解《心經》的完整影片(共 225 分鐘)。第一次觀看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時候我就睡著了。

但在混沌的半夢半醒之中,我知道教授的聲音還在繼續,而我的意識已經遠去。那時我感受到一種很深的安定,知道我的高我會協助我理解一切。

醒來後,我繼續從「舍利子」那一段接著看,竟然順利完成了第一遍。

《心經》只有 206 個字,但其實省略掉的序曲也說明了菩薩講述這部經的由來。

「般若波羅蜜」的核心是在說——渡。渡到彼岸。彼岸是什麼?那是超脫於生死的境界,是靈性的本源,是回歸自我的所在。

菩薩早已觀照自在,能照見五蘊皆空,因此能「度一切苦厄」。而《心經》的核心,其實是告訴我們:我們也可以。

其中有一句我印象深刻,也曾經不太理解:「遠離顛倒夢想……」

何謂顛倒?就是我們一直活在錯置的世界裡:

  • 執無常為常
  • 執苦為樂
  • 執無我為我
  • 執不淨為淨

我們把房子、車子、地位、財產當作永恆的東西;我們拼命擁有、拼命想要,甚至連孩子與周遭的人也拉進這場永無止境的追逐。這不就是以「苦為樂」嗎?

回頭看我對靈性知識的追求—

網路上充滿了靈性覺醒的條件、量子糾纏、榮格、愛自己、艾克哈特……那些由他人解讀出來的靈性知識,常常其實只是在安慰自己:「你現在這樣也很好。」

但真正的陪伴,是自己給自己的。真正的覺醒,是能與自己對話,與自己同行。

當你能夠在每一個當下、每一次獨處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用靠社群、不用打開對話框,那才是真正的連結。

閱讀、獨處、不靠社交媒體,是自我陪伴的方式之一。

而無論是靈性知識還是 AI,都只是一種「方便法門」。真正的判斷,仍舊來自內在的你。

《心經》也只是某個時代產生的法門,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符合你當下的狀態。所有來自外界的知識、經典、理論,本來就是當事人經歷的產物——不一定適合你。

當你真正回到自己,開始與自我對話,開始理解自己的物理感受、觀察意識流動,就會一點一滴拼湊出真正的自我藍圖。

網路上有太多語言迎合我們內在渴望被理解、被認同的脆弱。這些語言有時讓我們滿足於現狀,有時讓我們在迷惘中自我安慰。

但其實,所有的答案都在你心裡。

當我們背離自己時,就會空虛、迷惘、無助,然後不自覺地去尋找他人的認同。滑手機、刷社群、開交友軟體,只為了證明——「我沒有錯,我的感覺是對的」。

這些知識、理論、訊息、甚至經典書籍,都是「別人的鞋」。

即便當時看起來很合腳,穿上久了,也會發現它不是為你量身訂做。

我們需要的是—讓外在的知識經過自己內在的消化與整合,才能成為真正滋養自己的養分。


當你理解這點,你就知道怎麼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更難了,也更容易了。

就看你,覺知的速度夠不夠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我覺察療癒成長星座塔羅工作室
2會員
27內容數
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人生一場又一場的戲劇,我們在其中當演員的時候各種情緒起伏,悲歡離合都讓自己難捨難離,如果有辦法當個導演,用第三者的視角看待生命,演一場又一場的精彩,但抽離的也乾淨透徹,是不是嘗試著輕鬆生活體驗人生如何!
2025/04/11
本文探討「形象自我」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並以三個生活故事:被遺忘的晚餐、乾涸的善意和好人困境,說明不同「形象自我」的面具(付出者、慷慨者、老好人)如何導致內在的矛盾和痛苦。文章也提及「太陽星座」在西洋占星學中與形象自我相似的概念。
Thumbnail
2025/04/11
本文探討「形象自我」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決策,並以三個生活故事:被遺忘的晚餐、乾涸的善意和好人困境,說明不同「形象自我」的面具(付出者、慷慨者、老好人)如何導致內在的矛盾和痛苦。文章也提及「太陽星座」在西洋占星學中與形象自我相似的概念。
Thumbnail
2025/03/19
與手機連結的療癒經驗,喚醒我對過去愛與被愛的記憶,療癒了內心的不安全感與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文章探討愛的存在與關係的終結,提醒我們即使關係結束,曾經的愛與溫暖依然真實存在。
Thumbnail
2025/03/19
與手機連結的療癒經驗,喚醒我對過去愛與被愛的記憶,療癒了內心的不安全感與對自我價值的懷疑。文章探討愛的存在與關係的終結,提醒我們即使關係結束,曾經的愛與溫暖依然真實存在。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作者克服游泳及靈性成長的經驗,闡述唯有內在穩定才能突破困境,他人只能提供指引,真正成長需靠自身體悟。
Thumbnail
2025/02/22
本文分享作者克服游泳及靈性成長的經驗,闡述唯有內在穩定才能突破困境,他人只能提供指引,真正成長需靠自身體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探討人類共同需要優先面對的問題,以及問題的核心:集體信念。
Thumbnail
人類圖,可以用來觀察自己,讓我們得以窺見自己這個Bio-Form在自己的人生中刻出了什麼軌跡;也可以做做實驗,看看用與這個世道截然不同的選擇,能開創出什麼人生版本;更可以鞭策自己,引導我們做出更多符合自我設計的正確決定。 人類圖知識現在就猶如一座雲霧繚繞的神秘山嶺,各路人馬紛紛宣稱能帶你入山,
Thumbnail
人類圖,可以用來觀察自己,讓我們得以窺見自己這個Bio-Form在自己的人生中刻出了什麼軌跡;也可以做做實驗,看看用與這個世道截然不同的選擇,能開創出什麼人生版本;更可以鞭策自己,引導我們做出更多符合自我設計的正確決定。 人類圖知識現在就猶如一座雲霧繚繞的神秘山嶺,各路人馬紛紛宣稱能帶你入山,
Thumbnail
內心世界 在現代社會中,科技的進步和資訊的爆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忙碌。我們每天面對著工作、家庭、社交等種種壓力,有時候甚至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學會成為自己內心的主宰,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宗教,或許是尋求內心平靜與力量的最佳途徑。 信仰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內心世界 在現代社會中,科技的進步和資訊的爆炸,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忙碌。我們每天面對著工作、家庭、社交等種種壓力,有時候甚至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學會成為自己內心的主宰,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宗教,或許是尋求內心平靜與力量的最佳途徑。 信仰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當我們探索人類存在的奧秘時,靈魂的概念總是居於核心位置。靈魂,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匯,喚起了關於意識、存在和生命本質的深刻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學傳統中,靈魂被視為人類獨特性的象徵,是我們與宇宙連接的橋樑。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對於靈魂的理解和追求往往變得模糊和商業化,使得有許多人常常追求身心靈的完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無神論與玄學論的人生觀點差異 是對自我心靈的解讀及行徑 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歷程 仙神佛的玄學影響人生心態 除了心靈寄託的基本成因 更積極正向是有益於心靈的培養 效法仙神佛的無懼神聖精神 更有能量積極的面對實現人生價值 鬼魔的玄學效應 則是警惕心不生恐懼怨懟貪婪心 讓心靈能更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當宗教崩毀時,我們何去何從? 上帝是否真的已死?
Thumbnail
當宗教崩毀時,我們何去何從? 上帝是否真的已死?
Thumbnail
啟動靈性進化的鑰匙不在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Thumbnail
啟動靈性進化的鑰匙不在他人的經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