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教歲月 第四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Teaching Days – Episode 4

It's midterm week again for junior high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Next class, I'll need to log everyone's scores. That got me thinking— about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a few years ago.

If you've ever been a teacher or a parent, you've probably asked a kid how they did on a test.

One year, a new eighth grader joined my class. I asked him,

“How'd you do on your midterms?”

He replied, “Please don't ask.”

“Why not?” I asked, a bit confused.

“Just… really bad,” he muttered, avoiding eye contact.

He looked tense, and no matter how gently I tried to press, his lips were sealed.

I could tell he wasn't ready to talk.
So I tried a different approach.

“Hey,” I said, “what do you think your midterm score really means?

He sighed. “It means I'm losing my allowance.”

Ah—so that was it.

A bad score meant no pocket money.
And just like that, I'd learned a little secret about him.

He didn't know me well yet.
That's why he didn't want to share.

I realized, before asking for honesty,
I had to show him where I was coming from.

So I told him,

“You know, I see midterms as just one way to understand ourselves better."

It's hard to truly know where we're at without some kind of feedback.

It's like a health check— if your numbers are off, you take a closer look at your diet, your lifestyle, and you make adjustments.

The goal isn't to feel bad, it's to improve.

Tests work the same way.

If your grades aren't great, ask yourself:
Am I studying often enough?
Am I using the right methods?
Do I understand the material but struggle with application?
Or am I totally lost from the start?

Maybe I haven't memorized the vocab well enough.
Maybe I don't really get the grammar structure.
Once we figure out what needs fixing,
we can tweak how we study, how we think, how we approach problems.

And when we do that,
our ability grows— and the grades will follow.

After I said all that,
he finally looked up and said quietly,

“23.”



段考周

國高中生的段考周剛過,下次上課要登記學生段考成績
讓我想到......

這是幾年前的事了

相信只要當過老師或家長,都有問過小朋友成績的經驗

有一年,新入班一位國二生。當段考周結束,我問他

「段考成績多少?」

他說:「老師,你別問。」

「怎麼了?」我有點疑惑

「總之很爛啦。」他繃著一張臉,不願意說

「多少分都沒關係,你放心講。」即使我這麼說,這學生的嘴還是像石頭一樣

很硬,撬不開

我有點無奈了,問他

同學,你覺得 段考成績出來,是什麼意思?

「是扣我零用錢的意思。」學生回答

原來他考不好,會被扣零用錢,我想
又知道了一個同學小秘密


我的認知

看來
是因為他還不懂我,所以不願意跟我說


我好像,得先跟他講一下我的認知了

我開始跟他說

「段考,只是幫助我們認知自己的其中一種方式」

我們要自己理解自己其實挺難的,外力去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比較簡單

就像是去做健康檢查,如果有某些數值偏高
這時候我會檢驗自己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做一些改變讓數值降到正常值

任何的評量方式或是檢查,其實都只是幫助你了解自己
我們要做的是,是去做調整,讓自己的數值在正常值的範圍以內

段考也是這樣,成績出來,沒有及格,要檢驗是不是我的讀書頻率不夠、讀書方法不對,還是哪裡思路出了問題?

是概念聽的懂,但應用題不會寫

還是概念聽不懂,題目也不會寫?

是單字沒背熟,還是句型結構不會?

當我們調整了自己的讀書方法、讀書習慣、解題思路,
自然而然的你的實力就會提升
接著,你的成績也會提升


他聽完這一段話

才跟我說

「23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哈哈哈~~~~好難評價的分數...
清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2
林燃(創作小說家) 挺有進步空間 不錯 >口< 其實,不怕同學分數低 就怕他們態度差 連甩都不甩 這就 沒緣分了
彼得-avatar-img
2025/05/22
我遇過數學考6分的;一開始,她還讓你猜;我心想:這怎麼猜?   有沒有40?她搖搖頭。 30?還是搖搖頭。 20?沒回應,看來分數只能繼續往下走。 10?低聲答道:再少一點。 要不,妳就直接說了吧?! 她比了個6。   因為我教的私中班,都是同一個學校,而且都是同班同學;中場休息,我便詢問其他學生;只見她們淡定地回:老師,你要習慣,她不是只有數學是這個分數,是每一科都是。
清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3
彼得 我也滿多學生一開始只寫選擇題,翻譯,句子,單字題一律空白。原因是覺得自己不會寫,有的是真的不會得從頭教,有的是假的不會只是信心不足。那種自己嚇自己的我會鼓勵他大膽地寫,寫錯沒關係,把會的全部填上就是勝利。
蒔緣-avatar-img
2025/05/22
的確很難啟齒的分數
清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2
蒔緣 他太小看家教老師了,我們這邊很多學生是在學校聽不懂,在團班也聽不懂,才會特別請家教老師。我遇過滿多十幾分、二十幾分的,他在同期的學生裡面,還不是最低分。 不過就算十幾分也沒關係,反正我也有學生剛開始十幾分,下一次就跟我說他進步了三倍。 像這種程度特別弱的學生,重點是調整他們讀書習慣和方法 有良好的讀書習慣,自然而然實力上來,成績就會上來了
Emma Tsai-avatar-img
2025/05/23
清月真的很有耐心,小朋友需要妳!! 您辛苦了👏
清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3
Emma Tsai 剛剛好我們需要彼此😁😁😁
他需要妳!老師加油👏
清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23
烹飪睡覺泡茶喝 (Camellia) 謝謝你的肯定😊😊😊
avatar-img
清月的沙龍
174會員
248內容數
我是清月,歡迎各位來坐坐
清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6
一位資深老師分享年輕時在補習班工作的血淚經驗,描述教學與現實的落差,以及與其他老師相處的趣事與無奈。文章以輕鬆幽默的口吻,道出教學現場的真實樣貌與教學理念。
Thumbnail
2025/05/06
一位資深老師分享年輕時在補習班工作的血淚經驗,描述教學與現實的落差,以及與其他老師相處的趣事與無奈。文章以輕鬆幽默的口吻,道出教學現場的真實樣貌與教學理念。
Thumbnail
2025/04/22
一位資深教師回憶年輕時遇見的孩子。孩子寫作業速度慢,背後可能藏著許多原因,例如:分心、握筆姿勢、鉛筆粗細、肌肉發育等。
Thumbnail
2025/04/22
一位資深教師回憶年輕時遇見的孩子。孩子寫作業速度慢,背後可能藏著許多原因,例如:分心、握筆姿勢、鉛筆粗細、肌肉發育等。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探討真愛的定義。文中提及高中生對課文中真愛定義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己的經歷,點出互相扶持的重要性,並說明自己雖然不知道真愛的定義,卻很慶幸遇到另一伴。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探討真愛的定義。文中提及高中生對課文中真愛定義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己的經歷,點出互相扶持的重要性,並說明自己雖然不知道真愛的定義,卻很慶幸遇到另一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因為我曾見過友校某生的「升學備審資料」, 資料中有好多她在學三年期間,每場上台報告後,收到的『同學回饋單』! 那讓我驚豔不已: 老師的評價 vs 同學的評價,如果你是教授,你較信誰說的? ☙ ❦ ❧ 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在每次報告後,收到『同學回饋單』,就像在方格裡的格友留言那樣!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當老師嘛, 總是樂見學生的良好表現, 但是如果學生的良好,是要老師付出一些代價,那,就會出現一種奧妙的心情~~ 108課綱中的「學習歷程」制度, 好壞評價在人間, 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就是他不知的那件事, 就是學生&老師,都多了很多暑假&寒假作業! 如果, 學生乖巧聽話地上傳了許多
Thumbnail
小傑遇到暖心的兩位老師,提升了學業成績,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善的循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也讓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和熱忱。
Thumbnail
小傑遇到暖心的兩位老師,提升了學業成績,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善的循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也讓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和熱忱。
Thumbnail
尤其是在考段考、模擬考的時候, 我是一個監考老師, 我帶著試卷到班上, 我發下試卷, 學生翻開題本開始作答。 我在台前監考, 我也隨意翻閱與他們手上同樣的題本, 然後我發現,…
Thumbnail
尤其是在考段考、模擬考的時候, 我是一個監考老師, 我帶著試卷到班上, 我發下試卷, 學生翻開題本開始作答。 我在台前監考, 我也隨意翻閱與他們手上同樣的題本, 然後我發現,…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受校方肯定的老師們齊聚交流 學期來到尾聲,德內ㄦ長期多元課輔合作學校紛紛表達對課輔老師們的肯定。這個週末我們邀請課輔老師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寶貴的教學經驗,彼此學習。 改變正在孩子身上發生 透過課輔老師的分享,我們喜悅於許多孩子的改變。曾經調皮的孩子愛上閱讀,平時躁動的孩子下課也會坐在位子上,
Thumbnail
因應減紙政策, 校園中的相關公告, 也愈來愈多是從線上通知,包含給家長的「成績通知單」。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小G:「老師,你這次要通知家長看成績單的時候,可以幫我美言幾句嗎?」 菜b導:「可以先讓我知道為什麼妳會這樣說呢?」 小G:「因為我上次考太差了,我
Thumbnail
因應減紙政策, 校園中的相關公告, 也愈來愈多是從線上通知,包含給家長的「成績通知單」。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小G:「老師,你這次要通知家長看成績單的時候,可以幫我美言幾句嗎?」 菜b導:「可以先讓我知道為什麼妳會這樣說呢?」 小G:「因為我上次考太差了,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幾年教書生涯,開過無數次訓導會議,我發現香港教師只用兩個角度評估學生——成績和操行。
Thumbnail
幾年教書生涯,開過無數次訓導會議,我發現香港教師只用兩個角度評估學生——成績和操行。
Thumbnail
月考結束了,理應是開心的時刻,但危機卻悄悄來臨。 英文老師在一次段考中總會考約二十幾次的考試,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同學鞏固觀念,但也同時大大加重了小老師的負擔。 就在那天國文課時,班導詢問是否還有小老師需要補登記成績。而由於英文成績眾多,另一個小老師(後續化名小花)便請求需要時間。
Thumbnail
月考結束了,理應是開心的時刻,但危機卻悄悄來臨。 英文老師在一次段考中總會考約二十幾次的考試,這樣雖然可以幫助同學鞏固觀念,但也同時大大加重了小老師的負擔。 就在那天國文課時,班導詢問是否還有小老師需要補登記成績。而由於英文成績眾多,另一個小老師(後續化名小花)便請求需要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