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平台合作前,我開始萌生經營個人品牌的念頭。就在上個月底,我得知一門名為「如何用個人品牌打造選擇權人生」的線上課程,於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結果一上課我就後悔了——後悔為什麼這麼晚才知道 Cynthia Huang 這號人物。
Cynthia 介紹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到不如說,我很欣賞她如何以真誠細膩的方式,完整交代她生命中的重要轉折與歷程。在30歲之前,她非常努力地工作,在外商公司取得了耀眼的頭銜和不錯的薪水,旁人看來光鮮亮麗。然而,她坦承自己當時並未真正思考過想要過什麼樣的人生,只是不斷地把握看似不錯的機會,被推著往前。這種拿命去換的狀態,導致她的身體出現了嚴重的健康問題,頻繁進出急診,甚至在懷孕期間幾乎都在安胎。她說那段時期,發現自己拼命工作,部分原因是為了滿足社會觀感和期待,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特別是因創業失敗而背負債務的父親能被看得起,希望父親以她為榮。
而另人感傷的是,她自己不斷的賣力工作,自己因為工作參加跨國會議,而錯過了見父親最後一面的機會。這讓她深刻地反思,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父親的離世讓她感到茫然,因為她失去了那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從外商光鮮的品牌經理到過勞掛急診,從錯過父親臨終到重新思考生命意義,從懷孕臥床到母職轉變,她並不是一開始就準備好一切,而是在生活的困境與選擇中,一點一滴摸索出來的。
課程內容可謂乾貨滿滿,不僅探討了個人品牌的策略,更深入核心價值觀、人生優先排序、如何平衡角色與時間分配等真實挑戰。從晚上 8 點到 10 點半,實際上超時至將近 11 點,但線上幾乎沒有人離席,每個分享都令人很受用。
Cynthia 提出「為什麼」比「怎麼做」更重要。她強調釐清個人願景與價值觀,是打造品牌的第一步。她自己從想讓父親驕傲到真正為自己活著的轉變。她也提到:「不是要想做什麼,而是要釐清什麼不該做。」這些話語,也很打動我,也促使我開始列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優先順序。
回到自己身上,我大概每隔幾天就會收到了工作邀約,其中甚至包含了來自很多人熟知公司的邀約。但我選擇先按下暫停鍵,因為我更想清楚知道:我真正想成為的是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僅僅再多一個令人稱羨的外在頭銜。我想建立的是屬於自己的價值與影響力,而不是單純的職涯履歷。
這堂課,對我而言不只是「學會打造個人品牌」,而是一次對人生選擇、核心價值與未來方向的深刻整理與再定位。謝謝 Cynthia,也謝謝這段人生剛好交錯的時光,讓我重新思考了成功的樣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