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新聞 子女把全家燒了 最後僅餘自己存活 這之間的業力關係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提到的新聞,是一個極為沉重且複雜的生命事件。在這種極端情境下,若從「業力」(karma)的角度來看,並不是單一事件可以用一句「善」或「惡」來評斷的。業力是一個網狀系統,牽涉過去、當下、未來,牽涉個人與集體,並非單向的報應系統。


一、業力不是懲罰,是因果的延續

在某些宗教或靈性觀點中,業力不是神罰,不是懲戒,而是因果的自然流轉。那位「燒了全家、只剩自己」的人,也許當下的行為是極端的、令人痛心的,但他背後也可能承載了龐大的壓力、絕望與長期的創傷背景。他的行動,是一連串因果的總和。

也許他曾經是一個求助無門的人,也許這家庭本身就處於長期的精神與物質壓迫中。在這樣的土壤中,極端的種子容易發芽。


二、「存活下來的那一人」:是加害者?還是代罪者?

靈性的角度中,我們常說:靈魂來此,是為經驗、學習與淨化。這個人也許在表層看起來是毀滅他人的元兇,但從靈魂層面,他可能承擔了整個家族的痛苦、情緒與鬱結,最終爆炸成悲劇。

這不代表他的行為就是「對的」或「被合理化」,而是提醒我們:在極端行為之下,常常藏著更深的業力負載。他也許並不是來毀滅,而是來「終結一段無法轉化的苦」,只可惜以極端與錯誤的方式呈現。


三、善與惡的模糊地帶

我們太習慣以二元標籤來看事情,但靈性的視角提醒我們:「有些靈魂在此世扮演了讓人痛苦的角色,其實是在為他人開啟下一段成長。」

那麼,「他是在做善事還是壞事?」這問題的答案可能是:

在人間,他做了令人難以原諒的錯事;但在靈魂之間,他或許成為了一面鏡子、一個結束者,一個破壞舊系統的觸發者。


四、我們能做的事:是理解,而非審判

這樣的事件,留給旁觀者的不是責怪、也不是簡單的定義,而是一次深層的反思機會:

  • 為什麼社會的某些角落讓人絕望至此?
  • 我們如何去看待那些「被邊緣的人」?
  • 什麼才是真正的幫助與關懷?

結語

燒了全家的那一人,也許不是來行善,也不是純粹作惡,他是來示警——讓人看到這世界某些極度痛苦的角落,需要被聽見、被照見、被轉化。

願這樣的悲劇,不只是成為新聞畫面,而是在人心深處,點燃一絲真正的覺醒與溫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8會員
847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5
天地初分,清氣上升,濁氣下沉,萬物由此分化。這是古人對宇宙生成的體悟,也是一切陰陽對立、動靜轉化的根本來源。從這個角度來看,「正」與「邪」並非絕對對立的兩個存在,而是如同天地間清濁二氣,彼此依存、互為生機。 一、正與邪:陰陽之道 陰陽者,道之綱紀也。正為陽,邪為陰。陽無陰不顯,陰無陽不生。正氣
2025/05/15
天地初分,清氣上升,濁氣下沉,萬物由此分化。這是古人對宇宙生成的體悟,也是一切陰陽對立、動靜轉化的根本來源。從這個角度來看,「正」與「邪」並非絕對對立的兩個存在,而是如同天地間清濁二氣,彼此依存、互為生機。 一、正與邪:陰陽之道 陰陽者,道之綱紀也。正為陽,邪為陰。陽無陰不顯,陰無陽不生。正氣
2025/05/15
當所有人都不看好它,它看起來像是被打入冷宮的棄子、被貼上「沒希望」的標籤——但就像觸底反彈的原理,當它跌得夠深,也就意味著彈得夠高。 📖 小故事:被遺忘的種子 有一顆種子,被風吹進了最貧瘠的土地,沒人相信它能發芽。人們種下別的種子,天天澆水、施肥、曬太陽,這顆被遺忘的種子卻被嘲笑為「不會開花
2025/05/15
當所有人都不看好它,它看起來像是被打入冷宮的棄子、被貼上「沒希望」的標籤——但就像觸底反彈的原理,當它跌得夠深,也就意味著彈得夠高。 📖 小故事:被遺忘的種子 有一顆種子,被風吹進了最貧瘠的土地,沒人相信它能發芽。人們種下別的種子,天天澆水、施肥、曬太陽,這顆被遺忘的種子卻被嘲笑為「不會開花
2025/05/15
是的,這種情境在修行文化、靈性傳統與心理現象中都有一定的「象徵性解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 靈性詮釋:夢中受法、意識出遊 在許多道教、佛教或密教的傳統中,「夢中授法」是很真實的體驗。古人常說「夢參師」、「夢得秘訣」,認為: 人在夢中靈魂(識神)離體,在更高層次的
2025/05/15
是的,這種情境在修行文化、靈性傳統與心理現象中都有一定的「象徵性解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 靈性詮釋:夢中受法、意識出遊 在許多道教、佛教或密教的傳統中,「夢中授法」是很真實的體驗。古人常說「夢參師」、「夢得秘訣」,認為: 人在夢中靈魂(識神)離體,在更高層次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原生家庭如果沒辦法給予我們正面積極的樣本,提供我們學習。有沒有可能經由後天自己的尋找讓自己擺脫負面消極的認知。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自己「悲劇是會遺傳」的信念。但所謂的悲劇、遺傳,具體是什麼呢?我想是在無法改變的生存條件下建構出的「限制性信念」。 我們看見什麼,呈現出來的行為及想法便是什麼。
Thumbnail
原生家庭如果沒辦法給予我們正面積極的樣本,提供我們學習。有沒有可能經由後天自己的尋找讓自己擺脫負面消極的認知。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裡,養成自己「悲劇是會遺傳」的信念。但所謂的悲劇、遺傳,具體是什麼呢?我想是在無法改變的生存條件下建構出的「限制性信念」。 我們看見什麼,呈現出來的行為及想法便是什麼。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你知道你的過往和傷痛,變成媒體利用打擊政敵的手段嗎。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靈魂「遭遇業力」的結果是,所儲存的痛苦記憶可以藉由見證相同的苦難而被喚醒。最終,靈魂對於痛苦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看到別人正在受苦的任何情況時,會立即有反應。 起初靈魂的反應只是「同感 (com-passion)」也就是與別人「共苦 (suffers with)」。
Thumbnail
無論是我們在舉辦夫妻或單身營會的時候,總是聽到許多來自原生家庭傷害的故事。這些傷害在家庭與個人中間造成極大的影響與痛苦,並且同樣的傷害總是不斷複製,造成下一代的傷害。
Thumbnail
無論是我們在舉辦夫妻或單身營會的時候,總是聽到許多來自原生家庭傷害的故事。這些傷害在家庭與個人中間造成極大的影響與痛苦,並且同樣的傷害總是不斷複製,造成下一代的傷害。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Thumbnail
又是一則因長期照顧而殺人的新聞,而「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是家人。近年來類似的報導愈趨頻繁,同時我也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每當在Facebook首頁看到媒體發布這類型社會案件的報導時,貼文底下常會看見「支持安樂死合法化!」的留言,而附和者之多——不論是留言或按讚數——讓這些留言排序往上衝。
Thumbnail
📸 在 Facebook 觀看這段影片 https://fb.watch/pnaNzOblFI/?mibextid=Nif5oz 疫情帶給人們經歷生命重大的起落,無論是財物或地位的損失,或是親人的離開,都會造成失去的傷痛。 沒有被面對的失落不會自動消失。它會戴上面具,用各式的樣貌困擾我們的生
Thumbnail
📸 在 Facebook 觀看這段影片 https://fb.watch/pnaNzOblFI/?mibextid=Nif5oz 疫情帶給人們經歷生命重大的起落,無論是財物或地位的損失,或是親人的離開,都會造成失去的傷痛。 沒有被面對的失落不會自動消失。它會戴上面具,用各式的樣貌困擾我們的生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偉大的 大家都扛著自己的命運活著 排演就是正式演出 草圖就是定稿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 可能也不是他的本意 來到這世上體驗波動 走一遭 靈有靈的污染 肉有肉的折磨 更何況常常都是兩者同時的不同比例的攻擊 在這裡比較Personal的理解 靈的污染是精神上的傷害與資訊上的誘惑 肉的折磨是生理上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是偉大的 大家都扛著自己的命運活著 排演就是正式演出 草圖就是定稿 如果有人傷害了你 可能也不是他的本意 來到這世上體驗波動 走一遭 靈有靈的污染 肉有肉的折磨 更何況常常都是兩者同時的不同比例的攻擊 在這裡比較Personal的理解 靈的污染是精神上的傷害與資訊上的誘惑 肉的折磨是生理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