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一次十字軍結束以後,十字軍的首領們建立起了四個小國家,由北至南,依序是:
艾德薩伯國(County of Edessa,開國君主是布洛涅的鮑德溫)安條克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tioch,由塔蘭托的波西蒙德把持)
的黎波里伯國(Country of Tripoli,首代伯爵是土魯斯的雷蒙,但她死時都還沒征服的黎波里)
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按照「稱王」定義不同,首代君主可以是布永的戈弗雷或是其弟鮑德溫)
四個國家在中世紀合稱「Outremer」——即「海外」之意(Outre-mer)
從地圖上看可以發現,除了艾德薩伯國以外,十字軍國家都佔據了狹長的海岸線。這是因為海路對他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孤懸於近東大陸,唯有透過地中海,他們才能穩定收到西歐送來的物資、戰力,保有一線生機。
同時代的穆斯林中,也有人察覺到了這個關鍵。
大馬士革的伊斯蘭教法學者,伊本.塔希爾.蘇拉米(Ali ibn Tahir al-Sulami),寫了一本《吉哈德之書》(Kitab al-Jihad),大聲疾呼穆斯林團結起來,向可憎的異教徒發動吉哈德。
他並正確地指出:穆斯林軍隊應該盡快切斷十字軍透過海岸線與西歐基督徒的聯繫,這樣才能把十字軍徹底孤立於近東。在1105年,這個見解完全可行,因為此時許多大港口,依然由穆斯林統治。
然而,直到1106年伊本.塔希爾.蘇拉米憤然離世,他的呼籲無人聽從。穆斯林忙著互相爭鬥。黎凡特海岸線也最終完全落入了十字軍之手。
&
圖片:十字軍國家,1140年。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Asia minor 1140.jpg"
資料來源:
Carole Hillenbrand, 《The Crusades: Islamic Perspective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18, first edition in 1999 ) pp.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