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代名將波西蒙德的末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諾曼大貴族波西蒙德曾帶領十字軍走向百戰百勝的道路。但大遠征完結之後,他的運氣似乎也已到了頭。

在1100年,波西蒙德於馬拉提亞戰敗,屈辱地被突厥人俘虜。這段俘虜生涯持續了三年,才由艾德薩伯爵鮑德溫付錢贖人。

隔年,波西蒙德與鮑德溫聯手出擊,但再次於哈蘭(Harran)大敗給突厥人,終結了波西蒙德在近東的擴張野心。

波西蒙德伯爵心灰意冷,把安條克丟給了外甥譚克雷德管理,自己則搭船返回西歐——表面如此。

實際上,老將雄心未滅。他利用自己十字軍英雄的聲望,慫恿教宗召集了一次新的十字軍遠征,這次他想摧毀拜占庭皇帝,阿列克賽一世。諾曼人征服巴爾幹,這可是從他父親以來的大夢想。

但波西蒙德得到的,僅是又一次災難性的敗北。波西蒙德不得不屈膝承認,自己和安條克是拜占庭的附庸。安條克牧首歸拜占庭指派。

1111年,塔蘭托的波西蒙德嚥下了人生最後一口氣。享年五十七歲。他曾經成就過驚人的軍事奇蹟,但創建一個自己的諾曼大王國的野望,終究歸於水中月鏡中花。

圖片:被俘虜的波西蒙德得釋放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Bohemond I of Antioch lib.jp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89會員
836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5/18
在第一次十字軍結束以後,十字軍的首領們建立起了四個小國家,由北至南,依序是: 艾德薩伯國(County of Edessa,開國君主是布洛涅的鮑德溫) 安條克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tioch,由塔蘭托的波西蒙德把持) 的黎波里伯國(Country of Tripoli
Thumbnail
2025/05/18
在第一次十字軍結束以後,十字軍的首領們建立起了四個小國家,由北至南,依序是: 艾德薩伯國(County of Edessa,開國君主是布洛涅的鮑德溫) 安條克親王國(Principality of Antioch,由塔蘭托的波西蒙德把持) 的黎波里伯國(Country of Tripoli
Thumbnail
2025/05/16
在第一次十字軍奪下聖城耶路撒冷後,高層幾乎立刻就爆發了醜陋的戰利品爭奪戰:誰可以控制耶路撒冷? 這幾乎是去年安條克之爭的翻版。我們有老競爭者,土魯斯的雷蒙伯爵,另一方面則是現在風頭很盛的下洛林公爵,布永的戈弗雷。然而這次還有第三勢力: 羅馬教會。 耶路撒冷在教會的心中,地位可與安條克大不相
Thumbnail
2025/05/16
在第一次十字軍奪下聖城耶路撒冷後,高層幾乎立刻就爆發了醜陋的戰利品爭奪戰:誰可以控制耶路撒冷? 這幾乎是去年安條克之爭的翻版。我們有老競爭者,土魯斯的雷蒙伯爵,另一方面則是現在風頭很盛的下洛林公爵,布永的戈弗雷。然而這次還有第三勢力: 羅馬教會。 耶路撒冷在教會的心中,地位可與安條克大不相
Thumbnail
2025/05/15
攻城塔這種龐然大物,在圍城戰時是怎麼搬運的呢? 在十一世紀末,攻城塔通常是「現地建造」,攻城方在圍城開始時才在周圍收集建材製作。 也因此,第一次十字軍圍攻耶路撒冷時,因為當地植被稀少,又人生地不熟,剛開始竟無法建造攻城器具。 有意思的是,不久他們得到熱那亞船運來的技師支援,建造了「組裝式」
Thumbnail
2025/05/15
攻城塔這種龐然大物,在圍城戰時是怎麼搬運的呢? 在十一世紀末,攻城塔通常是「現地建造」,攻城方在圍城開始時才在周圍收集建材製作。 也因此,第一次十字軍圍攻耶路撒冷時,因為當地植被稀少,又人生地不熟,剛開始竟無法建造攻城器具。 有意思的是,不久他們得到熱那亞船運來的技師支援,建造了「組裝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十六世紀上半稱霸環印度洋的葡萄牙,想一舉經紅海直搗蘇伊士,切斷鄂圖曼帝國的咽喉點。究竟能否完成新時代的十字軍大業呢?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對於許多定居型的大帝國來說,從歐亞大草原來的遊牧民族劫掠,向來是一個極其困擾的問題。西方拜占庭、東方的東亞諸帝國都是如此。位居中央的波斯,也不例外。防衛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戰略通道,叫做「裏海之門」。 在波斯漫長的北方防線上,有一些極為重要的隘口,最是軍隊通行的兵家必爭之地。這些隘口西分布於高加索山脈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