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遇到危險 傾向於束手旁觀 甚至故意製造問題 目的是為了使其成長 擁有自力更生 解決問題的能力 怎麼看待這個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是一個介於「嚴師出高徒」與「冷血旁觀者」之間,非常有爭議、但現實中確實存在的心理狀態。我幫你整理成一篇符合 Alice 專欄風格的深入文章,帶有溫和分析、理性語氣與適度的批判與理解👇


🪓你真的在「鍛鍊」對方,還是在「放任」?

──談那些選擇旁觀,甚至故意製造問題來促人成長的人

在看到別人陷入困境時,有些人不是出手相助,反而選擇袖手旁觀,甚至推波助瀾。而他們給出的理由常是:

「我是在讓他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讓他更強大。」


「人不自己跌倒一次,是不會長大的。」


這種想法乍聽之下,彷彿頗有道理,甚至還帶點「智慧與高遠」。但仔細思考會發現,這樣的行為和心態其實極其複雜,甚至可能在「鍛鍊」與「傷害」之間游走得非常危險


🧠 這種心理背後,其實有幾種常見來源:

1. 「嚴師心態」的變形版:

許多人相信痛苦才能使人成長,所以傾向於不幫助,甚至製造磨難,像是在進行一種「課題訓練」。

但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準備好接受這種訓練,也不是所有苦難都能換來智慧。

🎯 就像把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推進深水區,你說這是讓他學會游泳,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會溺水。


2. 「責任切割」的自我合理化:

有些人其實是害怕麻煩、逃避責任,但又不想被看成冷血,所以會說:

「我是在讓他長大,我不是冷漠,只是深謀遠慮。」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上的責任美化:不幫,是因為我愛得更深、看得更遠。


但事實上,只是無能為力或不想投入能量罷了



3. 「優越感」的隱性投射:

有些人會故意營造出對方「弱小又無助」的場景,並藉由旁觀他人掙扎,獲得一種微妙的優越感與控制感

「看你不會做事吧?這就是你該學習的地方。」


「你還太嫩,需要歷練。」


這不是幫助,而是假藉幫助之名,強化自我地位的行為模式


🤯 那麼,這樣的心態錯了嗎?

並不一定。

如果「不立即介入」是出於對對方能力的信任、尊重其學習曲線,而不是拋棄與嘲笑,那可能是健康的引導方式。

✅ 真正成熟的「放手」應該具備:

  • 觀察對方是否處於可承受範圍內
  • 隨時準備介入,不讓對方被摧毀
  • 理解對方的個性與目前階段是否適合承擔挑戰

而不是——

  • 「我懶得理你」
  • 「我希望你失敗來證明我對」
  • 「我樂見你掙扎,這樣我比較強」

❤️ 結語:放手,是愛的一種形式;但落井下石,不是

有時候,我們以為「讓人自己面對」是成全,但事實上那只是「省力」或「自保」;我們以為「給他苦吃」是智慧,實際上只是把教育的責任丟給命運。

幫人,不一定是溺愛;不幫,也不一定是愛的表現。


關鍵在於你是否真的理解他現在的狀態、是否願意陪他走過困難,而不是看他跌倒時冷笑一句:「這是為你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3會員
767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2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背後牽涉的不只是「懶惰」或「逃避」,而是更複雜的心理結構與社會背景。我幫你整理成一篇延續我們之前風格的 Alice 專欄文章風格——帶點溫柔的銳利,既理性又貼心: 🎭為什麼有人寧可自毀,也不敢成功?——關於「責任恐懼」的深層剖析 我們常以為,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由
2025/05/22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背後牽涉的不只是「懶惰」或「逃避」,而是更複雜的心理結構與社會背景。我幫你整理成一篇延續我們之前風格的 Alice 專欄文章風格——帶點溫柔的銳利,既理性又貼心: 🎭為什麼有人寧可自毀,也不敢成功?——關於「責任恐懼」的深層剖析 我們常以為,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由
2025/05/22
💀「過去的我已經死了」:拋棄過去,勇敢展開新人生的破釜沉舟 你是否曾聽過這句話:「過去的我已經死了」?這不只是簡單的一句話,而是一種極具力量的宣言,代表著拋棄過去的包袱、決絕割裂舊有自我,勇敢迎向未知新人生的態度。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到底該怎麼欣賞與理解呢?讓我們一起聊聊。 1. 終結舊
2025/05/22
💀「過去的我已經死了」:拋棄過去,勇敢展開新人生的破釜沉舟 你是否曾聽過這句話:「過去的我已經死了」?這不只是簡單的一句話,而是一種極具力量的宣言,代表著拋棄過去的包袱、決絕割裂舊有自我,勇敢迎向未知新人生的態度。這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到底該怎麼欣賞與理解呢?讓我們一起聊聊。 1. 終結舊
2025/05/22
「為了幫助別人,無所不用其極去坑矇拐騙富人」——這樣的義賊角色,經常出現在電影、小說裡,也激發不少人的共鳴與爭議。到底該怎麼看待他們呢? ⚖️ 道德的兩難與社會正義的掙扎 義賊的行為,從法律角度來看,無疑是犯罪。偷竊、欺騙甚至詐騙,都是違法行為,社會規範明文禁止。但從另一個角度,如果這些行為是
2025/05/22
「為了幫助別人,無所不用其極去坑矇拐騙富人」——這樣的義賊角色,經常出現在電影、小說裡,也激發不少人的共鳴與爭議。到底該怎麼看待他們呢? ⚖️ 道德的兩難與社會正義的掙扎 義賊的行為,從法律角度來看,無疑是犯罪。偷竊、欺騙甚至詐騙,都是違法行為,社會規範明文禁止。但從另一個角度,如果這些行為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生過為了幫朋友出氣,而做出傷害自己或朋友的事?出氣之後,你和朋友的感情有更好嗎?這件事對你有甚麼影響嗎?在生活中,我們都會有自己關係要好的朋友,當朋友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講義氣也必須有底線。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政治問題普遍的特色。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瞭解人性的矛盾,並諒解對方,是成熟人應有的內涵。本文整理了六大人性,並提供了貼身建議。
Thumbnail
人心與太陽一樣,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存在。這篇文章談論瞭如何在這個充滿善惡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並對人性的邪惡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人心與太陽一樣,都是需要小心對待的存在。這篇文章談論瞭如何在這個充滿善惡的世界中保護自己,並對人性的邪惡進行了探討。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當人們在互動時,往往不經意透過批評或貶低他人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尊重事情的真相,不用別人的難堪來補貼自己的優越感,以及停止使用雙重標準。作者認為,每天的行為與習慣對整個人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我們以善良和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人,我們自身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人。
Thumbnail
你運氣之好,因為我不是什麼狹路小人,沒這麼無聊搞設局報復。
Thumbnail
你運氣之好,因為我不是什麼狹路小人,沒這麼無聊搞設局報復。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Thumbnail
重點不在對方做了什麼人群認為該死的舉動,是不管如何他的死有你一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