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教育的平衡:禁用手機的必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副標題:當學習與科技相遇,教師該如何找回課堂的主導權?


文/馬可(國小教師)


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手機與AI已深深滲入我們的生活。對學生來說,手機早已不只是通訊工具,更成為他們課後情感連結、課中分心來源,甚至是完成作業的「智慧捷徑」。面對這樣的衝擊,作為教育現場的第一線人員,我深切感受到手機與AI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創造力的侵蝕。也因此,我堅決支持校園中禁用手機,同時呼籲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科技,培養真正屬於他們的學習能力。

分心的網路世界,搶走了學習的注意力

我曾在課堂中發現學生偷偷寫情書,甚至傳給同學傳閱。當我提問時,該名學生臉上浮現的不是專注,而是羞澀的笑容與逃避的沉默。這樣的學習態度,不難讓人聯想到下課時手機上的熱絡對話,已悄悄延伸到課堂之中。學習心思被感情對話取代,手機變成了學生學習的絆腳石。

AI完成作業,孩子卻失去了思考

除了手機的干擾,更令人擔憂的是AI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影響。以往學生會利用課餘時間互相討論作業,從錯誤中學習、從討論中激發創意。然而現在,許多孩子回家後選擇讓AI一秒完成任務,不再動腦、不願修改。老師收到的作業看似完美,其實卻是複製貼上的產物。孩子們在作業中失去了思考的痕跡,也漸漸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與挑戰。

老師不能只是禁止,而是要引導

我也使用AI,但我選擇用它來「輔助」而非「取代」。我在課堂中讓AI生成心智圖、影片重點摘要、語詞錯誤偵測等工具,幫助學生有效整理資訊、提升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我引導學生分析AI的侷限與錯誤,讓他們明白「AI不是絕對正確」,思考與判斷才是學習的核心能力。

在我的課堂中,我不再是單向灌輸的講者,而是學習旅程的引路人。我讓學生透過心智圖、魚骨圖整理知識,在小組與個人發表中自信表達,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模式。當他們學會如何使用科技而不被科技控制,他們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科技時代,更需要教學智慧

在這樣一個科技日益強大的時代,我支持學校規範學生在校期間不得使用手機,這是保護學習環境的基本防線。但更重要的是,老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負責任地使用科技,讓AI成為工具,而非依賴;讓科技協助學習,而不是剝奪思考。

教育不應只是禁止,更應是引導與陪伴。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科技洪流中守住學習的核心價值,也讓每位孩子在這場科技浪潮中,不被吞沒,而是學會乘風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潘馬可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圖一:這學期開學前,孩子傳訊息給我 圖二:孩子問我為什麼同學被叫去學務處訓話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重新聚焦,再強化」,一直實人老師們一直默默在做的事,讓孩子進入當下的狀態,從前一次的經驗學習,再更進步,但今天,我孩子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重新聚焦,以及不一樣的再強化。
Thumbnail
「重新聚焦,再強化」,一直實人老師們一直默默在做的事,讓孩子進入當下的狀態,從前一次的經驗學習,再更進步,但今天,我孩子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重新聚焦,以及不一樣的再強化。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科技應該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是反客為主變成: 硬要科技融入教學,反而把有沒有使用科技放在首位,而不是教學內容。 😮‍💨更多的管理工作:平板及充電車誰來管理?設備組要管的東西包山包海已經很多,再多給其一堆平板及充電車可能也是「佛系管理」,若交由各科料召管理則因科召年年輪換,管理難以持續、
Thumbnail
科技應該是輔助教學的工具,而不是反客為主變成: 硬要科技融入教學,反而把有沒有使用科技放在首位,而不是教學內容。 😮‍💨更多的管理工作:平板及充電車誰來管理?設備組要管的東西包山包海已經很多,再多給其一堆平板及充電車可能也是「佛系管理」,若交由各科料召管理則因科召年年輪換,管理難以持續、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想清楚之後,這種像是「乖」的表現並不代表我服膺於體制。
Thumbnail
想清楚之後,這種像是「乖」的表現並不代表我服膺於體制。
Thumbnail
這一集的節目我們將帶你進入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那就是在課堂上是否能拍攝老師的簡報。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用手機拍下整個講課過程,並將內容分享到社交媒體上。但背後卻隱藏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老師的智慧財產權以及課堂內容的使用權。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尤其是當一位學員問起老師是否能夠拍攝
Thumbnail
這一集的節目我們將帶你進入一個相當有趣的話題,那就是在課堂上是否能拍攝老師的簡報。現代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用手機拍下整個講課過程,並將內容分享到社交媒體上。但背後卻隱藏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老師的智慧財產權以及課堂內容的使用權。 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尤其是當一位學員問起老師是否能夠拍攝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於數位教學有很多疑問,該怎麼開啟智慧教室?學生拿到平板不受控怎麼辦?除了在課堂前向學生清楚說明平板於課堂的用途,還有很多小眉角必須注意,科技帶來很多方便,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廣博的知識,但也造成了很多科技亂象。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於數位教學有很多疑問,該怎麼開啟智慧教室?學生拿到平板不受控怎麼辦?除了在課堂前向學生清楚說明平板於課堂的用途,還有很多小眉角必須注意,科技帶來很多方便,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可以讓學生自己探索廣博的知識,但也造成了很多科技亂象。
Thumbnail
自從疫情改變了學校教學的狀態以後,多元化的教學媒材也紛紛滲入教育之中。既然讓孩子接觸多媒體已經是無法阻止的事實,透過科技來輔助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這篇文章想要分享這兩年我是如何打造我的智慧教室,也會提及我如何運用科技來輔助教學、診斷學生的學習。
Thumbnail
自從疫情改變了學校教學的狀態以後,多元化的教學媒材也紛紛滲入教育之中。既然讓孩子接觸多媒體已經是無法阻止的事實,透過科技來輔助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這篇文章想要分享這兩年我是如何打造我的智慧教室,也會提及我如何運用科技來輔助教學、診斷學生的學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