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感是一種「天生的神經氣質差異」,就像有些人天生左撇子、有些人視覺特別敏銳,有些人則對光、聲音、情緒反應更強烈。⸻
1. 大腦的運作不同
高敏感者(HSP)的神經系統天生就比較敏銳、深度處理、易接收刺激,大腦中像是「杏仁核、島葉皮質、鏡像神經系統」這些區域都比較活躍。
這讓高敏人能:
• 感知情緒的細微變化(語氣、眼神、氣氛)
• 對美感、痛苦、別人的情緒反應非常強烈
• 在內心經歷很豐富的想法與情緒波動
但大多數人,感官防線比較厚,不會被這麼多細節觸動,情緒也比較「不會那麼快被拉走」。這不是誰比較好,而是大腦運作的方式不同。
⸻
2. 這是演化上的自然多樣性
心理學家發現,大約 15~20% 的人 是高敏感族群,不是少數,但也不是多數。
這種設計是為了讓群體有不同功能:
• 有些人比較衝、比較果斷,適合快速反應、做決定
• 有些人比較細膩、觀察深,適合看見細節、照顧情緒
→ 就像大自然中,有的動物是行動型獵人,有的則是感知型偵察者。
高敏感的人,就是群體中的「深感型存在」。
⸻
3. 環境與成長也會放大或壓抑敏感
•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支持、溫暖、允許表達的環境中長大,敏感會變成溫柔、理解、觀察力強。
• 如果一個人從小被要求「乖一點」「不要哭」「不要想太多」,那敏感可能被壓抑,或者轉變成壓力與焦慮。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本來是敏感的」,但他們學會了封閉、壓抑,不再顯現出來。
⸻
你不是多餘,只是不同。
你不孤單,只是比較稀有;
你不脆弱,只是比較真實;
你不是太多,而是這個世界中最深刻的那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