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飯碗心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小時候想當老師,因為我很喜歡跟人分享自己所學。能幫助別人我也很開心,也真的希望自己是一個能幫忙很多人的好老師。可是長大之後,我堅決反對進入"鐵飯碗體系",我非常排斥公務員、老師、公家機關、公營事業。

不是因為待遇不好,相對的這些地方待遇比起傳產都是相當不錯。只是不喜歡這種文化,不想要自己變成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


日前參加一個活動,公家機關辦的。有政府預算就是不需要付錢,攤位、設備都會幫你弄得好好的。有參加過這種臨時攤位的應該知道,其實就是有特別的延長線,一攤一攤接過去,讓每攤都有插座跟基本電力使用。


第二天發生小插曲,就是後面攤位沒有電!一大找八點多設攤時攤販就反映這個問題。然後現場單位人員就開始聯絡排查問題。大概過了2個小時,終於有一個處理設備的人來檢查,慢慢檢查之後,發現中間有一段延長線脫落。大家都以為插回去就好,這個時候設備人員說:我是搞設備的,沒有辦法處理。這要找機電的過來。

於是乎,他開始聯絡機電人員。

不是阿~大哥,延長線插頭掉了不就插回去就好。雖然說謹慎一點沒錯,但是,這樣又聯絡了30分鐘的機電人員,一直到某攤販看不下去,直接過去把插頭插回去。到此解決了一個上午的停電風波。


他把"公務人員"演得淋漓盡致阿~一個朋友是這樣說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筷邸家話家常
1會員
180內容數
從設計機車到生產巴士,又從巴士回到設計餐具。從工程師到管很多人,又從主管到沒人可管。如果賺錢是衡量人生的準則,那還處於一事無成的階段。 工作,除了賺錢外,應該還是需要一些理想跟堅持吧?
好筷邸家話家常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很多人不明白,3D逆向掃描再怎麼厲害,也很難取代設計/機構等工程師。因為加工有誤差、生產有誤差、掃描有誤差、建圖有誤差,累積誤差起來,你很難靠逆向掃描去還原真實的設計參數。工程師也很難還原,所以要靠經驗,這就是原廠零件跟副廠零件最大的差異。 由於科技進步,現在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暴力,也很有效。
Thumbnail
2025/04/04
很多人不明白,3D逆向掃描再怎麼厲害,也很難取代設計/機構等工程師。因為加工有誤差、生產有誤差、掃描有誤差、建圖有誤差,累積誤差起來,你很難靠逆向掃描去還原真實的設計參數。工程師也很難還原,所以要靠經驗,這就是原廠零件跟副廠零件最大的差異。 由於科技進步,現在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暴力,也很有效。
Thumbnail
2025/03/25
這句話很有意思,尤其是上對下說的時候。字面上來看,上面覺得不差這一點的時候,不是應該優待下面的人嗎?事實通常相反。 員工:這個月獎金粗估5478元,應該可以發個整數,不差這一點吧? 老闆:不差這一點,就發5000元吧! 有趣的是,通常技術底的人跟業務底的人看法也是兩極。 技術底老
2025/03/25
這句話很有意思,尤其是上對下說的時候。字面上來看,上面覺得不差這一點的時候,不是應該優待下面的人嗎?事實通常相反。 員工:這個月獎金粗估5478元,應該可以發個整數,不差這一點吧? 老闆:不差這一點,就發5000元吧! 有趣的是,通常技術底的人跟業務底的人看法也是兩極。 技術底老
2025/02/24
這是一個室內設計師說的話,他說,很多美的設計,是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有用。如果習慣不好,在怎麼美的設計都沒用。很多人看資料,只想要很美的設計,但是卻完全不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也沒有想要改變自己生活習慣的意思。 反正大意是這樣,很難得認同室內設計師說的話。一般產品設計分為外觀設計跟機構設計,
2025/02/24
這是一個室內設計師說的話,他說,很多美的設計,是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有用。如果習慣不好,在怎麼美的設計都沒用。很多人看資料,只想要很美的設計,但是卻完全不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也沒有想要改變自己生活習慣的意思。 反正大意是這樣,很難得認同室內設計師說的話。一般產品設計分為外觀設計跟機構設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八分之一的家長】   開始當老師的時候,有感於現在學生和父母的狀態讓我心生恐懼,所以我那時就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父母?先不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因為要成為自己討厭的大人,實在是太簡單了,完全不用思考,要脫離這個範疇,需要時時刻刻保持理智,才有機會成功。      我想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許多人以為教職是一份安穩、單純的工作,事實上,老師每天要面對許多無奈的狀況。希望透過老師的無奈系列,讓外界瞭解教職的辛苦。也期許能幫助某些職場新鮮人在選擇職業時,若想要投入教育,能先瞭解進入此職場後會面對的難處。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當老師已經十年了,從充滿熱誠的老師到不必備課就能上台講整節課的職場老鳥,心情變化自然不說,還有許多外在大環境的情勢所逼,讓「成為老師」這個詞,從志業回到職業來看待。
Thumbnail
欸,你要的是別人的人生欸,我可沒有同意一門課就這麼算了歐。
Thumbnail
欸,你要的是別人的人生欸,我可沒有同意一門課就這麼算了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