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變得比昨天更好一點 是世界給予每個人的機會
而想讓自己變得比昨天更好一點 就是世界給予每個人的力量 - by 佚名
▋ 微時間管理策略分享
好的~我來了~最近每天一睜眼就是會議、任務、訊息轟炸。
好像只能被工作推著走,哪還有餘力「自我成長」?
但我還是試試各種方法。 找時間的縫隙。
每天的時間零碎。
已經碎成太多塊要怎麼拼湊跟重來 XD ( 倒帶歌詞 )
不是啦 XD
是不給自己壓力,也沒有計畫一定要幹嘛。
就只是想試試在空檔的時間,選做一件我想要培養的事。
想在每個空檔,累積1%的成長。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三個讓我在忙碌中依然成長的方法:
• 通勤時間最大化
• 工作空檔微學習
• 創作時間規劃 ( Timeboxing 的概念 )
▋策略一:通勤時間最大化
騎車時,我聽 Podcast。 選一些能啟發自己的內容,讓通勤之餘也能有一點資訊進來。
到車棚要走到上班大樓時,我會打開 Speak App,練習英文口說。 雖然只有5分鐘,但我自認為日積月累也能變流利。
上樓梯,我就當成健身。 每天一點點,身體和腦袋一起進步。
我自己是有統計一份「碎片化時間」:
所以我會想要在我知道這些碎片化時間上,想說可以多加什麼簡單的任務,讓我可以一個石頭打兩鳥。
所以我會想說
騎車聽什麼
走路練什麼
爬樓梯想什麼
目前這三件事,是我已經培養起來的習慣。
重點是:把移動的時間,變成進步的時間。
▋策略二:工作空檔微學習
在我確認好每天的例行會議後,我都會先到會議室,然後趁會議還沒開始,練習個英文打字。
然後在工作番茄鐘的休息時間,我會站起來拉筋、看筆記、學個小技能。 不一定學很多,但會讓我切換狀態。
午休,我不吃手機演算法推薦的廢片,改看線上課程(最近在學 HTML)。 吃便當也能補腦。( 會不會太自虐XD )
我給自己準備了「5分鐘學習清單」:
碎片時間做什麼
哪些技能能用小時間學
哪些內容適合快速切換吸收
重點是:五分鐘可以做什麼
▋策略三:創作時間規劃
我最喜歡的時段是:完成主要任務後的那一小時。 這時腦袋乾淨,心情鬆一點,我就打開 Notion,開始寫文章。
有時是今天的工作觀察。 有時是學習心得整理。 有時只是練習一段文字輸出。
寫作,讓我把每天的吸收轉化成產出。 也讓我更認識自己。
重點是:輸入很重要,但輸出更能體現我所花費的時間~
▋我一定是有病才會這樣對自己
早晨通勤 → 工作空檔 → 午休學習 → 創作時間 → 晚間通勤
↓ ↓ ↓ ↓ ↓
Podcast → 英文練習 → 線上課程 → 文章寫作 → 複習鞏固
我也只是分享一下我現在的日常。
然後最近都在加班,我的網頁還沒有什麼進度 QQ。
如果有人有發現自己的零碎時間很多,可以跟我一起試試看啊。
不用像我一樣變態到連吃便當都要看課程。
就從一個小習慣開始,
比如通勤聽個什麼、走路想個什麼。
反正也不會怎樣,頂多就是少學了點東西而已。
今日三小問題 :
- 你的生活也有碎片時間嗎?
- 如果明天要在零碎時間加一個小動作,有沒有打算加什麼?
- 今天最想記錄下來的一件小事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