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投入採購工作?這些核心技能你必須具備!
◆ 高效的邏輯思考與溝通能力
作為一個採購最重要的特質,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邏輯思考能力,而且必須不排斥與人溝通(基本社交能力)
邏輯思維是一種資訊內化的過程,能幫助我們在接收訊息後,快速拆解、重新組織並過濾不重要資訊,歸納出重點並條列問題。在溝通時,也能適時給予回饋、提出仍質疑的事項,尋求對方更清楚地回覆。
溝通能力是建立良好供應商關係的關鍵。
你是否能提出相關數據來支持自身的立場?
在談判陷入僵局時,是否能夠幽默的方式緩和氣氛? 並且重新包裝成對方可接受的方式來重新提出訴求?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具備這兩項特質,且個性較內向安靜、喜歡傾聽與獨處,或許可以考慮其他不需要大量社交互動的職位,例如研究員、分析師、作家或編輯等。但如果你對採購工作真的很有興趣,請別氣餒!即使起初無法如魚得水,只要有決心,透過練習還是能有所成就。
◆ 敏銳的市場情報蒐集能力與洞察力
其次重要的,是市場情報蒐集能力、開闊視野,以及懂得察言觀色(洞察力)。
你必須時常關注產業動態,特別是與採買零件相關的財經新聞,掌握原物料價格走勢和供給狀況。了解這些資訊後,在與供應商開會時,可順勢提出並蒐集各家廠商的看法。幾次下來,你便能在心中對各家廠商的業務窗口進行排序,判斷誰值得深入打探消息、誰的眼光精準,以及誰只需簡單下單、無需過多閒聊。
採購需要不斷更新市場狀況,有足夠市場資訊才能判斷長期趨勢,進而制定出策略方向。 同時,敏銳的洞察力也必不可少,例如:當供應商報出『破盤最低價』時,你是否能辨別這可能是庫存過剩、技術落後或隱藏其他條件?
◆ 數據分析與簡報能力
當然,細心謹慎的文書處理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簡報能力也同樣重要。
採購工作需要處理大量文件、合同和規範,任何微小的錯誤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例如,不小心把訂單價格的台幣金額誤寫成美金,後果將非常嚴重(儘管通常會在價格簽核時被及時阻止)。因此,除了謹慎處理採購事務,事後再三檢查更是不可或缺。
此外,歷年採購資料通常十分龐大,若能善用Excel的Vlookup及樞紐分析功能進行數據分析,將能幫助你做出更準確的決策。
具備良好的簡報能力,則能讓你不管在什麼職位上都能脫穎而出。無論是內部或外部會議,例如高階會議,多少都會遇到需要簡報內容或主持會議的時機。若此時你能呈現一份內容豐富、架構完整且口語表達清晰的簡報,必能震撼全場,更能展現你的專業價值。
至於外文能力,則不一定需要。這主要取決於你任職的企業以及負責的料件屬性。
除非你在外商公司工作,或採買的零件屬性為國外品牌(例如Intel),那肯定需要具備基本的溝通能力甚至簡報能力。
一般企業而言,具備基本的英文商業郵件往來和簡單的英文問答能力即可,真正用到全英文的機會並不多。事實上,隨著科技進步,許多AI即時翻譯工具已經大大縮小了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語言限制。
◆ 卓越的危機應變、抗壓性與責任心

最後,緊急應變能力、抗壓性與責任心同樣是採購不可或缺的特質。
供應鏈中突發情況時有發生,例如原材料漲價、工廠停產或運輸延誤,採購必須快速應對並調整計劃。
例如:2016年日本九州強震導致日本SONY晶片廠受損被迫停工,你是否能迅速找到解決方案,了解風險範圍,在短時間內討論出短期與長期對策與風險管理。
2023年歷經武漢肺炎的半導體缺貨趨緩後,中美晶片戰爭,你是否也調整採購策略規劃,開發並蒐集幾家陸系品牌廠,做好中長期的供應商合作規劃呢?
這些都是需要靈活應變與快速決策的實例。
採購工作常面臨來自多方的壓力,例如業務催促交貨、供應商漲價、上級要求壓低成本等。強大的抗壓性能讓你身處困境時保持冷靜,而責任心則確保你能圓滿完成任務。
例如:年度報價時,上級要求降低成本10%,但供應商表示原材料已漲價15%。或者上級要求你縮短某零件交貨時間至10週,但該零件生產週期很長,需要20週以上,老舊製程,且市場少人使用的冷門料件。
綜合以上所述,你可以自我檢視,並更深入感受採購工作的挑戰與價值。
相信只要你具備這些核心特質,並懂得如何在實務中展現,定能在採購職涯中取得成功,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