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在我的身體游走著,沒有停止,一直都沒有。
一個人靜的時候,空虛的心常常伴隨我,讓我不能自拔。
生命是怎樣的,虛無?沒有了解的?
這是我的強迫。
我猜想要待沒有病徵之時,才可以比較像個樣子。
其實,是我較為抑鬱時才會這樣想,沒有了抑鬱怎能算是我。
這一切感覺困在軀體裡,時刻提醒自己,你像人呀!
就算有病徵又如何?這是真正的你。
無錯,抑鬱時這樣想。
這一切都不是偶然。
回想以往,經歷欺凌,都曾一個人面對「強迫」。
在朋友面前無法抬起頭做人,不會跟人溝通。
就算是欺凌,我依然不能跟周邊的朋友說。
沒有人可以信任。強迫自己處於某個狀態,包括安靜——是避免別人找麻煩,成為最好的人,這亦只是自己想著。
另外,這種心理狀態形成,有一部分原因在於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模樣。剛病發——大約十多年前,有位社工跟我說,沒有繼續學業,就是「冇毅力」。於是,我堅持做運動,就給人看到我是堅毅,十多年,我愛上了運動。那麼,就可以證明他的說法是對的嗎?不全然。其實,我不需要別人覺得,而不需要自我感覺良好,這才是最重要。每次完成任務,期待成為他人眼中的自己,但是這造成了強迫思想。經常問,我要怎樣做才行?局限自己一切路,就算沒有做一件,都不是我放棄,而是相信有選擇。
再者,對人對己都有要求,無形中變成強迫,老覺得自己不夠。
大腦把思想或行為弄得混亂,明明不想,卻重覆做。
這就是「強迫」。
但是,它陪了我十餘年,並不只有不好。
在某些成果上,就幫我不少。比如說,我看金庸小說。以前,我看不完原著,頂多看電視劇。
大約幾年前,為了逼自己創作故事,一定要看完且有很快看。
其實都是想別人覺得我厲害,但控制不了。
雖然如此,今天的我的確閱讀快了許多。
從另一面來看,若沒有強迫,我可能不能覺察現在或過去。
以我「強迫」的覺察,它引起我對不妥地方的關注,然後發生重複思考或行為。雖然這樣給我製造許多煩惱,但進步亦因為它。我會思考更多細節,完善技術。
由此,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事情是絕對,只有當你想是絕對,那才是絕對。
總括而言,「強迫」就是一種對世界的探索,正正因為發現不妥之處,我才能夠發現自己為何想,為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