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成為更好的人,而是成為完整的人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分享榮格的影片。

經歷了前陣子的人事紛爭,終於走到了這樣的體悟。 沒有任何事物,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再傷害你。 不是成為更好的人,而是完整的人。



於是創作了《潮心之路》,是療癒筆記書系列之一。

潮心之路(成長與覺醒)

在日常中,學會辨識情緒、擁抱陰影、放下自我犧牲的執念。

回到自己、與心潮共舞的靜謐之路。

關於女性成長、自我修復與深層覺醒的溫柔之語。

raw-image


前言

她總是太過敏感、太想取悅,太容易心軟。 直到她聽見浪潮──那是內心深處的召喚。

葉香,一個住在海濱小鎮的女子,在人生的交錯潮汐中,緩緩走過自我遺忘的幽谷,也一步步走進安然的自己。

結合榮格心理學與佛法的智慧,藉由細膩的故事對話,呈現一個女人的靈魂蛻變過程。從人格面具、陰影整合、到自性覺醒,從執著、犧牲,到平靜、自在,每一章都是一段療癒的光之旅。

你不需要懂理論,只需讓葉香的故事,成為你的鏡子與陪伴。

 

我們總是習慣討好、退讓,只為換取一點點不被拋下的安全感。 但有沒有可能,安全感的根源,不在他人,而在我們自己?

《潮心之路》是一部深具療癒力的生命故事。葉香的故事,如同你我的內在縮影,從自我壓抑到深刻覺察,從情緒糾結到心靈自由。透過榮格心理學的啟發、佛法觀照的智慧,以及晏慈如師如友的提問,讀者將一步步進入真誠、寬容與穩定的自我。

閱讀他人的故事,就是一場自我回歸的練習。 願我們都能如葉香,終於在心湖最深處,看見屬於自己的光。

 療癒的旅程,從自我誠實開始

葉香,是你我心中的某一部分。她敏感、善良,總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好人」,卻往往遺忘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她曾經不斷討好、壓抑、犧牲,只為換得認同與愛。直到某一天,她選擇停下來,開始傾聽浪濤的聲音,也聽見自己靈魂的低語。

以溫柔而深刻的敘事風格,描寫一個女子在海濱小鎮的生命轉化,透過與晏慈的對話與生活實踐,將榮格心理學的個體化過程、陰影整合、自性意識,以及佛法中「放下、觀照、自在」的智慧,融合在日常故事中,蘊含著每一位尋求內在自由者的共鳴。希望你在閱讀之際,也能與自己更靠近一點,靜靜看見,自己一直都值得。

葉香搬到這個海邊小鎮,是五年前的春天。那時她剛結束一段歷時七年的婚姻,身心疲憊,像一艘擱淺的船。她以為愛是奉獻、是退讓、是讓對方先過得好自己才算值得。事實上,那段關係讓她逐漸變得透明,甚至對自己失語。

小屋離海不遠,早晨一張開眼就能聽見浪聲。她把每日醒來的第一件事,變成泡一杯熱茶,坐在窗邊聽海。

有時,隔壁的阿婆會帶來自己曬的醃菜和曬乾的紫菜,說:「海水鹹,但養人。你心軟,要靠點鹹味撐著。」

葉香笑了。她知道阿婆看得出她心裡有傷,只是沒戳破。

那年夏天,她開始夢見一個反覆出現的畫面——她站在海中央,腳下沒有船,卻能站立,周圍是一圈圈渦流,不斷拉扯她進去。

「那是妳的陰影在召喚妳。」一位來旅行的陌生人對她說,旅行者名叫晏慈,晏慈不是專業心理師,專研榮格心理學,也讀佛法。就像個靜靜走過自己歷程的長者或朋友,以生活化的語言、簡樸的身影,將榮格心理學與佛法的智慧自然融入與葉香的交流中。

葉香參加了她的一場講座。

「陰影?」她輕聲問。

晏慈點頭:「妳一直壓抑的情緒,那些妳不敢承認的自私、忌妒、不安感,它們不壞,但它們渴望被看見。夢,就是它們說話的方式。」

葉香沉默了一會兒,問:「那我該怎麼辦?我不想被那些黑暗吞掉。」

「不是被吞掉,是學會共處。」晏慈微笑,「妳要走的,不是讓自己變得更好,而是變得更完整。」

那句話像一粒種子,落在她心裡,還不知道怎麼發芽。

秋天,她重新拾起素描筆。她畫海、畫自己夢裡那個站在渦流中的女人。有一天,她畫了一幅畫:一個女人雙眼緊閉,腳下站在浪花之上,身後是自己陰影般的黑色剪影,但那剪影也化成了一雙翅膀。

她把畫拿去給晏慈看。

「我不再只是想當那個溫柔、體貼、永遠說好的人了。」葉香說,「我發現,我也會生氣、會想要拒絕、會有自己的想法。以前我覺得那樣不好,現在,我試著把它們留在身邊,不責怪。」

晏慈點頭,語氣更溫柔了:「接受自己,也是在修行。佛法說『空』,不是沒有,是放下執著對某個形象的執念。『我應該是什麼樣的人』,那也是一種執著。」

葉香常去海邊散步。有一回,她遇到一個女孩坐在礁石上哭。女孩說,她剛被朋友排擠,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太敏感。

葉香陪她坐了一會兒,沒多說什麼,只遞了一張紙巾。

「妳知道嗎?」她輕聲說,「我以前也以為敏感是錯的,是多餘的。現在我知道,那是我能聽見浪聲的能力。」

女孩抬起頭,眼睛裡有些亮光。

冬天來了,海水更冷,葉香的心卻比從前更暖。她寫下這樣一句話,貼在牆上:

「海不是總是平靜,但我學會不再害怕潮起潮落。」

她依然是那個敏感、善良的葉香,但她多了穩定與自在。她不再討好,只是誠實地回應。她不再壓抑情緒,而是學著與它們並肩。她不是變成別人心中更好的人,而是回到了自己本來的模樣。

這是一個女子從自我遺忘到自我回歸的過程。她學會與內在的陰影對話,接納脆弱與情緒;從討好與犧牲中醒來,走上榮格所說的「個體化」之路;她也在佛法「放下執著」的智慧裡,找到內在的安定與自由。

第一章:海濱之初──敏感的心,無聲的傷

葉香的日常與內在孤寂

初識晏慈,第一次談到「敏感與討好」

榮格理論導入:人格面具與陰影的壓抑

詩句: 「風未語,心已濕;潮未至,心先落。」

練習題:

回想一次你為了避免衝突而壓抑情緒的經驗,那時候你最怕失去什麼?

故事:夢見渦流

冬日的午後,天色灰白,海浪湧上沙岸,有節奏地退去。葉香和晏慈坐在海邊一張老舊的木椅上,各自捧著一杯熱茶。

風吹過,香氣彷彿也被送進遠方。

「妳知道嗎,我昨晚又夢到那個渦流。」葉香望向遠方,聲音低而穩,「這次,我沒有掙扎了,反而讓自己沉進去。」

晏慈淡淡一笑:「夢從來不只是畫面,而是一扇門。渦流,或許正是妳內在那些長年被壓抑的情緒,它們要妳看見。」

「是啊!我總覺得自己太敏感。從小就被說太容易哭、太容易在意別人的眼神……所以我一直努力當一個讓大家都喜歡的人。」

晏慈將茶杯輕放在木桌上,語氣溫和卻堅定:「葉香,妳努力讓大家都喜歡的時候,有沒有忘了問:我喜歡我自己嗎?」

葉香沉默了一下,笑了。「以前沒有。現在……我開始學著問了。」

理論與內在歷程解析:榮格的視角

1. 陰影(Shadow):

榮格所說的「陰影」,是人格中被壓抑、否認、不被社會或自我接受的部分。對葉香而言,那些她壓抑的「怒氣、不服、不想討好」的感受,就是她的陰影。

這些感受在夢中以「渦流」出現——一種強烈的拉扯力,象徵著她內在的矛盾與未整合的情緒。

晏慈的語言中並不提「陰影」這詞,而是說:「那些被妳壓抑的感受,它們只是想被妳看見。它們不是壞,只是妳沒學會如何跟它們相處。」

這是榮格強調的整合歷程的一部分:

「我們不會被我們面對的陰影吞沒,而會被我們否認的陰影所支配。」

某日,葉香在整理舊物時,發現一疊兒時的畫作。她笑著拿給晏慈看:「我小時候一直想當畫家,可後來被說這沒出息,就不敢提了。」

晏慈看著那些用蠟筆塗出的藍天與小海豚,說:「妳把自己的靈魂鎖進抽屜裡,現在,是時候打開了。」

「我真的能畫嗎?我已經不是年輕人了。」

晏慈說:「葉香,時間不是在告訴妳什麼時候可以開始,而是在問:妳何時才會允許自己是完整的?」

理論與實踐:個體化歷程(Individuation)

個體化 是榮格心理學中極其重要的核心——每個人都有潛能成為自己靈魂的整體與真實樣貌,這歷程需要穿越社會角色、自我防衛與深層無意識。

對葉香來說,這不只是畫畫,而是重新拾起那些被她「為了活成一個乖孩子」而放棄的部分。她畫畫,不為成績,不為別人,只是為了靠近自己。

這樣的生活實踐,就是個體化的歷程。正如晏慈以話語點出:

「真正的自由,不是做更多事,而是允許內在的自己有空間存在。」

佛法的回聲:空性與放下

海邊某日,葉香說:「我終於懂妳常說的『空』是什麼了……不是空無,而是沒那麼抓緊了。」

晏慈回:「對,空性,是明白一切都是流動的。我們以為能控制什麼、擁有什麼,其實都只是當下的緣起組合。抓得越緊,痛就越深。」

葉香低頭笑笑,「以前我總覺得不努力維持,就會失去;現在我知道,真正屬於我的,不需要緊抓——包括我自己。」

葉香的故事並不是轟轟烈烈的轉變,而是透過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領悟,慢慢學會:

接納自己的情緒,而非否認。

放下「要當一個好人」的形象,開始誠實活出真實的自己。

用榮格的語言,這是「與無意識對話,將其轉化為意識」。

用佛法的語言,這是「了知無常、不執著,進入清明自在的狀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90會員
459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5/31
我正在整理文章,想要編輯成療癒筆記書,但是,我仍有許多的疑問未解,就請AI代為解答,確定自己的出版方向與內容。 以下就是我與AI的問答,幫助我完成初步巿場評估的可行性。然後,印刷成書後,再交由經銷商確認是否適合發行販售? 問:療癒筆記書在書巿的銷售如何?書裡需要哪些元素?被分類在哪一類?
Thumbnail
2025/05/31
我正在整理文章,想要編輯成療癒筆記書,但是,我仍有許多的疑問未解,就請AI代為解答,確定自己的出版方向與內容。 以下就是我與AI的問答,幫助我完成初步巿場評估的可行性。然後,印刷成書後,再交由經銷商確認是否適合發行販售? 問:療癒筆記書在書巿的銷售如何?書裡需要哪些元素?被分類在哪一類?
Thumbnail
2025/05/30
在多元價值混亂交鋒的當下,思辨的力量愈顯珍貴。 在一個多元價值激烈交鋒的時代,我們面對的,不僅是立場的分裂,更是思想的模糊與自我迷失。在這樣的時刻,回望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的智慧,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深度的思辨視角。 儒家:秩序與仁心的呼喚 儒家主張「克己復禮」,講求內在的修養與外在的禮序。孔子說
Thumbnail
2025/05/30
在多元價值混亂交鋒的當下,思辨的力量愈顯珍貴。 在一個多元價值激烈交鋒的時代,我們面對的,不僅是立場的分裂,更是思想的模糊與自我迷失。在這樣的時刻,回望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的智慧,也許能為我們提供一種深度的思辨視角。 儒家:秩序與仁心的呼喚 儒家主張「克己復禮」,講求內在的修養與外在的禮序。孔子說
Thumbnail
2025/05/27
<雲的心事,藏在繡球花之間> 繡球花站在山徑邊,一身紫藍交錯的花瓣在潮濕的空氣中輕輕擴散。她總是最早感知天氣的變化,風還沒轉向,她的心就先起了漣漪。 那天,雲影經過山徑,停在繡球花旁,低聲說:「我今天不確定是想哭,還是想消失。」 繡球花微微一笑:「那就不要急著選擇啊,有時候,我一朵花裡也藏著
Thumbnail
2025/05/27
<雲的心事,藏在繡球花之間> 繡球花站在山徑邊,一身紫藍交錯的花瓣在潮濕的空氣中輕輕擴散。她總是最早感知天氣的變化,風還沒轉向,她的心就先起了漣漪。 那天,雲影經過山徑,停在繡球花旁,低聲說:「我今天不確定是想哭,還是想消失。」 繡球花微微一笑:「那就不要急著選擇啊,有時候,我一朵花裡也藏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理解生命的本質,提升自己的狀態, 告別不同的頻率,建立安全的界線。 有能量的壯大自己的氣場~ 讓愛真實存在並信任自己~ 主導自己人生設計的路徑! 福生無量🫶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pOzM4BpZl/?igsh=bXhlMXpmZ
Thumbnail
理解生命的本質,提升自己的狀態, 告別不同的頻率,建立安全的界線。 有能量的壯大自己的氣場~ 讓愛真實存在並信任自己~ 主導自己人生設計的路徑! 福生無量🫶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pOzM4BpZl/?igsh=bXhlMXpmZ
Thumbnail
不要看輕每一個人, 因為你不會知道..數年後, 這位你曾經瞧不起的人, 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無需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人生, 說得再多,倒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過, 任何結果都無法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歷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養分。
Thumbnail
不要看輕每一個人, 因為你不會知道..數年後, 這位你曾經瞧不起的人, 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無需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人生, 說得再多,倒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過, 任何結果都無法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歷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養分。
Thumbnail
成為更好的人,或許是所有人曾經對自己有過的期許,但帶著別人與自己一起成為更好的人,就是少數社會角色會願意做且想做的事情,然而,這件事情是極有價值的。
Thumbnail
成為更好的人,或許是所有人曾經對自己有過的期許,但帶著別人與自己一起成為更好的人,就是少數社會角色會願意做且想做的事情,然而,這件事情是極有價值的。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表達了對於能夠自在做自己的渴望和期待。在新的環境中,作者希望能夠擁有重新定義自己的機會,不再被負面標籤所束縛。作者期待能夠展現真實的自我,並以心中喜愛的角色示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