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以前也是愛問「怎麼辦」的人
當 PM 剛入行的時候,我常常是會議裡那個問:「欸~這怎麼辦?」的人。
卡關、bug、需求模糊,第一時間就是丟出問題,期待有人給我答案。 那時候我覺得:我把問題說出來,就是在盡責。
但其實,團隊要的不是問號,而是方向。2/一次會議,讓我學會帶著選項出現
有次產品開發 delay,我照慣例丟了句:「現在 delay 一週怎麼辦?」
工程師看著我,回:「妳不是 PM 嗎?」
雖然語氣沒有惡意,但我那瞬間有點震撼。 我以為我在問問題,其實我是在把問題「交出去」。
那次之後,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提問方式。
3/從丟問題到「我有三個選項」的差別
比如同樣的狀況,我現在會說:
「目前 delay 了一週,我整理了三個選項:
- 壓縮測試期兩天,但風險會高一點
- 上線日期延後三天,但能保品質
- 砍掉某一個次要功能,維持原本時程 大家怎麼看?」
這樣的 PM,團隊會更願意討論,因為你不是來製造焦慮,而是一起解題。
4/帶解法,不代表你是專家,而是你是推進者
很多人不敢給選項,是怕自己不是領域專家。 但其實提出選項,不是要你「下決策」,而是讓大家更快進入決策討論。
你不用是最懂的人,但你是那個能釐清現況、引導討論的人。 這才是 PM 的價值。
5/小結
「怎麼辦」沒有錯,但若你每次都只丟出問號,團隊只會覺得你是轉述機器。
你不需要有正確答案,但你可以有「三個選項」。
從今天開始,試著帶著解法進會議,會讓你從被動提問者,變成真正的推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