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說離職理由「個人因素」,你以為HR真的信了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上一份工作為什麼離開呢?」

求職者頓了兩秒:「呃……就是個人因素啦,家裡有些事處理。」

我點點頭,繼續問下一題。但在我的筆記本上,默默寫下一行:「離職理由不具說服力,需再探詢。」

身為 HR,這句話我們不知道聽過幾百次了。但你知道嗎?當你說出「個人因素」、「時間安排」、「想尋求成長空間」這些話時,面試官其實都能感覺得出來,你的話是真的,還是只是在保護自己或逃避問題。

離職不是錯,錯的是說得不誠實、不清楚,甚至說得讓人更疑惑。

raw-image


為什麼離職理由那麼重要?HR在意的不是你走,而是你怎麼走

對多數 HR 或主管來說,面試時會問離職理由,不是要「批鬥你的過去」,而是想觀察以下幾點:

  • 你的職場態度:是否用責怪、抱怨、逃避等情緒看待前一份工作
  • 你的邏輯思維:理由是否與履歷軌跡、面談內容一致
  • 你的自我認知:是否了解自己的需要、價值觀與當時選擇的關係
  • 你的可預測性:會不會也在我們公司做沒幾個月又離職

所以,離職理由的本質,是一種誠信與價值觀的測試。


這些「NG說法」,HR一聽就知道有問題

1. 「我只是想換個環境」

聽起來像不穩定、不知自己要什麼,除非你能明確解釋「換環境的原因」。

2. 「公司內部太亂了」

就算是真的,也不要第一句就說出對前東家的負評。面試不是抱怨會。

3. 「主管對我有意見」

HR 會進一步想:那你怎麼處理人際問題?你能跟新主管磨合嗎?

4. 「就……沒什麼特別原因啦」

這會被視為不夠成熟、沒做好職涯規劃,或是在隱瞞什麼。

5. 「前公司在裁員(但你履歷沒寫)/是約聘(但看起來不像)」

資訊與履歷有落差,會立即觸發HR的「求證模式」,導致你後面被問更多細節。


那該怎麼說才好?誠實、有邏輯、不攻擊,是三大原則

原則一:不說謊,但懂得選擇角度

不是要你假裝,而是換一種「成熟說法」呈現事實。

「前一份工作讓我累積了很穩定的操作經驗,但我希望接觸更多策略面內容,而目前機會有限,因此希望尋求更多挑戰。」

「當時的職位主要是執行角色,但我更想參與跨部門合作,所以離開尋求不同方向的公司。」


原則二:以未來視角,收尾自己的過去

離職理由若以「未來發展」做結尾,會讓HR更聚焦在你對這份工作的動機上。

「我希望能有機會往A領域發展,而貴公司正是我認為最貼近的環境。」

「離開過去的工作,我學會自己在職場上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也更清楚這份工作我能做什麼。」


原則三:練習說出口,不臨場亂講

HR一聽就知道你是「當場掰的」,或是「練過的」。準備離職理由的話術,不是為了虛假,而是為了讓事實被好好說明

建議用這個結構練習:

【發生什麼】+【我學到什麼】+【我為什麼選擇離開】+【我為什麼選你們公司】

例如:

「我過去在XXX主要處理帳務流程,三年內建立了獨立作業能力。但我發現自己更喜歡與人互動、優化制度,這樣的機會在原公司較少,因此我想轉向HR行政領域。貴公司目前導入新的HR系統,我很希望能參與這樣的轉型過程。」

是不是比「時間到了、想換工作」更有說服力?


HR的心聲:我們不是要刁難你,而是想知道你能不能安穩留下來

對一間公司來說,請一位新人進來的成本動輒數萬到數十萬,若三個月內離職,整體效益是「負的」。

所以,離職理由說得清楚,不只是為了讓你通過面試,也是讓HR與主管放心投資你。

你說出口的每一句話,都在幫你建立職場信任感。


離職不是問題,「不會說自己為什麼離職」才是問題

你離職的那個當下,也許是帶著憤怒、疲憊、不安離開。但當你坐上下一場面試椅子時,請記得:你要讓對方看到你如何整理過去,並且準備好迎接下一段旅程。

誠實,但成熟;坦白,但不情緒化。離職理由,不只是一次說明,而是一次你理解自己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DIOBRICK
4會員
72內容數
這裡是結合創作與職場觀察的多元空間,分享立體像素藝術、拼豆與積木設計圖紙,也記錄我在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實測經驗,並不定期更新HR相關的職場觀察與心得。無論你對像素藝術有興趣、想了解AI應用,或是想看看人資在想什麼,這裡都歡迎你一起交流與討論。
ADIOBRICK的其他內容
2025/06/05
那天,HR花了一整個早上聯繫一位履歷表現非常優秀的候選人。對方聽起來語氣誠懇,對工作內容也表示「感興趣」,但提了一個要求: 「我希望能先和用人主管電話聊聊這份工作的實際內容,再決定要不要安排正式面試,可以嗎?」 HR將這段回覆轉述給主管後,沒想到對方回得火氣騰騰
Thumbnail
2025/06/05
那天,HR花了一整個早上聯繫一位履歷表現非常優秀的候選人。對方聽起來語氣誠懇,對工作內容也表示「感興趣」,但提了一個要求: 「我希望能先和用人主管電話聊聊這份工作的實際內容,再決定要不要安排正式面試,可以嗎?」 HR將這段回覆轉述給主管後,沒想到對方回得火氣騰騰
Thumbnail
2025/05/30
小龐最近接了一份派遣工作,薪水不錯,但小龐媽聽到就皺眉說:『你讀大學是為了做這種短期工作嗎?』」 對不少人來說,「派遣」這兩個字,就像職場上的二等公民標籤——不穩、不正式、沒保障。但真的是這樣嗎?派遣工作真的是「不得已的選擇」嗎?還是,它其實有它存在的重要價值與靈活性?
Thumbnail
2025/05/30
小龐最近接了一份派遣工作,薪水不錯,但小龐媽聽到就皺眉說:『你讀大學是為了做這種短期工作嗎?』」 對不少人來說,「派遣」這兩個字,就像職場上的二等公民標籤——不穩、不正式、沒保障。但真的是這樣嗎?派遣工作真的是「不得已的選擇」嗎?還是,它其實有它存在的重要價值與靈活性?
Thumbnail
2025/05/28
那是一位表現優異的求職者:履歷漂亮、面談流暢、性格積極,HR給出了高度評價,也準備好內部推薦流程。結果部門主管一出面試間,只丟下一句:「我不喜歡他,講話怪怪的。」 HR愣住:「可以具體一點嗎?是專業問題還是…」 主管搖頭:「我就是感覺他不適合我們團隊啦。」 這一幕在許多企業裡一再上演
Thumbnail
2025/05/28
那是一位表現優異的求職者:履歷漂亮、面談流暢、性格積極,HR給出了高度評價,也準備好內部推薦流程。結果部門主管一出面試間,只丟下一句:「我不喜歡他,講話怪怪的。」 HR愣住:「可以具體一點嗎?是專業問題還是…」 主管搖頭:「我就是感覺他不適合我們團隊啦。」 這一幕在許多企業裡一再上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瞭解一個人的就業動機需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詢問,並透過培力及行動觀察確認其真正的就業意願。這篇文章介紹了不同類型個案的情況,並討論瞭如何促進其就業動機。
Thumbnail
瞭解一個人的就業動機需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詢問,並透過培力及行動觀察確認其真正的就業意願。這篇文章介紹了不同類型個案的情況,並討論瞭如何促進其就業動機。
Thumbnail
面試中應徵者對於離職原因的回答,可能會讓面試官產生問號,例如學習完成後未能證明成果、之前工作環境是否過於簡單、以及對於穩定度的擔憂。應徵者需要在這些問題上有充分準備,並且思考職涯展望和個人需求,以期求得雙贏局面。
Thumbnail
面試中應徵者對於離職原因的回答,可能會讓面試官產生問號,例如學習完成後未能證明成果、之前工作環境是否過於簡單、以及對於穩定度的擔憂。應徵者需要在這些問題上有充分準備,並且思考職涯展望和個人需求,以期求得雙贏局面。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近期遇到好幾位應徵者,當詢問為何離開前一份工作或是為何尋找外部新工作時,都欲言又止地提到和主管的相處有一些挑戰。若你也有相同的情形,離職原因和主管有關,可以如何回應比較恰當呢?在面試中坦然地談及挑戰、採取的積極性行動以及自身的正面學習,都可以有效回答這樣的問題。
Thumbnail
在裸辭後的求職旅程中,面試經歷讓我重新思考理想工作與現實的差距。從自我介紹到空窗期的解釋,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壓力與迷惘⋯⋯
Thumbnail
在裸辭後的求職旅程中,面試經歷讓我重新思考理想工作與現實的差距。從自我介紹到空窗期的解釋,每一個細節都讓我感受到壓力與迷惘⋯⋯
Thumbnail
去年裸辭2個月後,我開始應徵各類HR工作,企業會不會不太偏好過去公務員的經歷?因企業和職位而異。 求職期間我在2週內面試9間公司,其中2間進入複試(有些公司僅初試流程)、最後獲得6個offer。 工作經驗累積的軟實力,在跨領域轉職時至關重要!
Thumbnail
去年裸辭2個月後,我開始應徵各類HR工作,企業會不會不太偏好過去公務員的經歷?因企業和職位而異。 求職期間我在2週內面試9間公司,其中2間進入複試(有些公司僅初試流程)、最後獲得6個offer。 工作經驗累積的軟實力,在跨領域轉職時至關重要!
Thumbnail
#被資遣了怎麼辦? 上禮拜的面試遇到了一位求職者,上份工作是被資遣的,但卻不太知道自己應該有哪些權利,雖然我們並不樂見,但有一些基本知識還是要具備,保護自己,也保護公司避免爭議,也要讓被資遣者可以有一些基本的認知與瞭解。 #資遣的原因 歇業或轉讓。 虧損或業務緊縮時。 不可
Thumbnail
#被資遣了怎麼辦? 上禮拜的面試遇到了一位求職者,上份工作是被資遣的,但卻不太知道自己應該有哪些權利,雖然我們並不樂見,但有一些基本知識還是要具備,保護自己,也保護公司避免爭議,也要讓被資遣者可以有一些基本的認知與瞭解。 #資遣的原因 歇業或轉讓。 虧損或業務緊縮時。 不可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相信在職場走跳 一定都會碰到換工作的情況 這時在面試中,面試主管一定會詢問前一家公司離職,或是想轉換跑道的原因 這時候可以怎麼回答呢? 其實離職原因可以不用那麼"誠實" 面試主管在面試中,主要會看以下幾個特質來判斷是否錄取 1、工作能力 2、口條邏輯 3、穩定度 4、與團隊的契合程
Thumbnail
相信在職場走跳 一定都會碰到換工作的情況 這時在面試中,面試主管一定會詢問前一家公司離職,或是想轉換跑道的原因 這時候可以怎麼回答呢? 其實離職原因可以不用那麼"誠實" 面試主管在面試中,主要會看以下幾個特質來判斷是否錄取 1、工作能力 2、口條邏輯 3、穩定度 4、與團隊的契合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