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情緒的真相--我從未為自己生氣,無論我想的是什麼理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原文(英文): I am never upset for the reason I think. 📘 對應中文原文: 我從未為自己生氣,無論我想的是什麼理由。 🎧 逐句解析與實修指引: 這一課揭開一個重要的真相:你以為你不安的原因,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你的痛苦看似來自某個人說的話、某件事的發生, 但實際上,它來自你內在的信念、判斷與投射。 🌊「我從未為自己生氣,無論我想的是什麼理由」 這句話不是要你壓抑情緒,而是邀請你停止對情緒的第一層解釋, 放下你對事件的「自以為是的詮釋」,才能回到心靈深處真正的療癒。 🌿 練習方式: 1. 在你感受到任何形式的情緒不安時,請停下來。 先不要急著分析或行動,轉向內在,靜靜看著情緒。

2. 對自己說出下列句子,並可依情境替換內容: 「我不是因為孩子哭鬧才覺得焦躁。 我從未為自己生氣,無論我想的是什麼理由。」 「我不是因為他遲到而感到被忽視。 我從未為自己生氣,無論我想的是什麼理由。」 3. 練習次數: 每天可練習3~4次,時間短即可。 重點不在深入理解,而在於鬆動你對“原因”的執著。 💡 注意事項: 🌱不必強迫相信這句話,只需願意暫時放下你原來的解釋。 🌱所有情緒形式(焦慮、憤怒、傷心、嫉妒、挫敗…)看似不同,實則都是分裂感的顯現,可一體看待。 🌱今日練習重點在於撤回對外界為因的信念,準備迎接真正的療癒。 📌 延伸觀念對照區: 主題 延伸概念 情緒源頭 外界不是造成你情緒的真正原因 投射原理 我把內在的不安投射出去,然後誤以為是他人引起 對應觀念 第6課:「我心中的煩擾來自對不存在事物的想像」正文選段:「你不快樂,是因為你把自己困在錯誤的信念之中」 📎 小語提醒: 「你以為的不安之因,只是遮蔽了真正需要療癒之處的假面。」 若你願意退一步,將錯誤的解釋交還, 你將迎來內在平安的一絲曙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敏感媽媽的心靈角落
0會員
42內容數
從一位高敏感小孩,走過迷惘、掙扎與自我懷疑,成為一位願意自我擁抱的高敏感媽媽,我開始與心靈嚮導羅茲展開一段段圖文交織的對話。 這裡是我靈魂慢慢鬆開、重新找回光的足跡。 如果你也總在日常中糾結、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太難搞」, 歡迎來到這裡,也許你會找到一絲溫柔的理解——也找到愛自己的自由。
2025/06/05
學習謙卑觀看,放下對世界的既有認知,打開真正的洞見。透過練習,承認自己不理解所見的一切,並在不確定感中體驗開放性。
2025/06/05
學習謙卑觀看,放下對世界的既有認知,打開真正的洞見。透過練習,承認自己不理解所見的一切,並在不確定感中體驗開放性。
2025/06/05
這篇文章提供一個冥想練習,幫助讀者覺察並與念頭保持距離,從而不再被情緒和判斷所綁架。練習的核心在於重複默唸「這些念頭毫無意義,它們就像我在房間裡看到的東西一樣」,以建立內在的覺知,並理解念頭的空性。文章也連結到相關課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鬆動對外在世界和內在思維的投射與執著,最終達到心靈的自由。
2025/06/05
這篇文章提供一個冥想練習,幫助讀者覺察並與念頭保持距離,從而不再被情緒和判斷所綁架。練習的核心在於重複默唸「這些念頭毫無意義,它們就像我在房間裡看到的東西一樣」,以建立內在的覺知,並理解念頭的空性。文章也連結到相關課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鬆動對外在世界和內在思維的投射與執著,最終達到心靈的自由。
2025/05/28
這篇文章探討「意義」的來源,指出意義並非事物本身所具有,而是個人賦予的。
2025/05/28
這篇文章探討「意義」的來源,指出意義並非事物本身所具有,而是個人賦予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令人困擾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件的判斷。」 從有意識練習覺察情緒, 我回顧過去歷程有段時間情緒就像走火入魔變得極端, 從原本生氣頻率高到壓抑情緒, 又或是壓抑情緒到盡情發洩甚至放棄; 用生氣的方式希望對方照著你的方式做; 不論哪種方式或許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應對方式, 從而不知如何改善。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這篇我會繼續分享書中列出的七大"情緒真相",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聽過這個有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Podcast》中聽到的,人們總是特別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每每當自己情緒感到低落時,就會一直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感到不快樂?然後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快樂,走出負面情緒。
Thumbnail
這篇我會繼續分享書中列出的七大"情緒真相",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聽過這個有趣的觀點,這樣的觀點是我在《蔡康永的情商課Podcast》中聽到的,人們總是特別關注自己的"負面"情緒,每每當自己情緒感到低落時,就會一直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自己感到不快樂?然後想盡辦法讓自己變快樂,走出負面情緒。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情緒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它就像警示燈,提醒我們:回到內在,尋找觸發情緒的源頭(限制性信念)。調整信念,情緒就不會再出現。
Thumbnail
情緒是中性的,沒有好壞之分。它就像警示燈,提醒我們:回到內在,尋找觸發情緒的源頭(限制性信念)。調整信念,情緒就不會再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