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怎麼訓練眼神接觸?共享式注意力訓練策略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我、物品的注意力三角形

你、我、物品的注意力三角形

「我怎麼叫他都不看我……是不是我做錯什麼了?」這是許多照顧自閉兒的父母最常問的話。

還記得端端從小就對看人臉沒興趣,1歲時我們常常看他用側臉、後腦勺或屁股跟我們相對說話,起初我以為長大就好了,直到他快3歲,情況依然如舊。有次我們全家出遊時,端端看到一臺騎馬馬的機台,就拉著大人的手騎上去吵著要坐,此時Dolly 決定拿出硬幣,告訴端端要看著媽媽的眼睛說‘’要坐‘’,才能騎馬馬,當時育兒經驗不足的我,完全沒想到竟然就和端端僵持了10分鐘,端端依然堅持不看我只看旁邊,最後只好帶走他,端端爆哭。

這件事也讓我後來深刻體會到,眼神接觸和共享式注意力是自閉症兒童最欠缺的能力。後來在學了親職技巧後,才逐漸的能讓端端不再害怕看我的眼睛(但必須說他還是會‘’忘記‘’,必須用‘’認知‘’去記得看人)

你也想讓自閉兒能看著你嗎?你也希望你和孩子的互動是一來一往的嗎?試試看以下策略吧。

一、什麼是共享式注意力

共享式注意力(joint attention)亦稱為共同注意力,當孩子和互動對象(如主要照顧者、家人等等)進行互動時,能夠關注同一個物體或事件的能力,孩子和互動對象將注意力共同放在同一件事情上,亦是在情境中孩子、互動對象與物品之間注意力交流的能力。舉例來說,當媽媽拿著玩具跟孩子玩時,孩子會從看著媽媽再到看著玩具,接著再轉到看著媽媽微笑,孩子-媽媽-玩具之間就構成了注意力三角。 共享式注意力是孩子早期溝通發展的基礎,並且與日後的語言溝通、學習、社交等發展有很大的相關性,研究顯示,發展出共享注意力的孩子在語言表達、理解、情緒、社會互動關係上都表現得較好。

自閉症光譜上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就是與他人沒有眼神接觸,也不參與和別人之間的活動。

二、增加孩子參與度的技巧

1、抓到孩子的注意力

  • 辨視出孩子的注意力聚光燈範圍。
  • 在六項生活例行性活動(玩玩具或其他物品、社會性互動遊戲、用餐、照顧時間、書本活動、家事)中,找出孩子有興趣的事

2、面對孩子

  • 在聚光燈下的位置,與孩子面對面且可以對視(適合的高度)。
  • 孩子在你可以接觸的距離內,並保持孩子不會迴避且最自在的距離(太近會有壓迫感)

3、分心物移除

  • 減少環境干擾源,創造可互動之安全空間

4、跟隨孩子的興趣並模仿

  • 剛開始進入孩子的世界,積極傾聽,不下指令
  • 技巧:表現興趣>描述行為>協助>模仿

5、共同參與例行性活動

  • 刻意建立共同參與的每日例行性活動
  • 自然的一來一往,讓孩子有注意到你
  • 維持共同參與,模仿、展示和說、慢慢增加共同參與時間

6、讓孩子在讚美、有趣、正向的氛圍中學習

7、當孩子平靜、冷靜時學的最好

  • 注意孩子的情緒紅綠燈(後續補充)

三、訓練共享式注意力的具體策略

訓練目標:讓孩子的注意力能在你與物品間移動,並和你有眼神接觸

1、展示和說:向孩子示範他能用於溝通的字詞和手勢動作

  • 以手指物和說,舉例:你看,是鳥(手指鳥)
  • (拿高)展示物品和說,舉例:我有餅乾(舉起餅乾給孩子看)
  • 給予物品分享和說,舉例:水(把水給孩子)
  • 可以結合等待,在給予之前等待一下,等孩子有眼神接觸或回饋時立即回應

2、用符合孩子語言程度的字詞和手勢溝通

如果你的孩子說話時:

  • 孩子使用單字:對話者用1-2個字溝通
  • 孩子使用2個字:對話者用2-3個字溝通
  • 孩子使用3-4個字:對話者用短句溝通
  • 孩子使用句子:對話者用長一點的句子溝通(增加1-2個字)

3、10秒等待魔法:重要時刻運用〔等待〕

  • 展示和說後,等待(可默數10秒)並積極看和聽孩子是否回應眼神、手勢、聲音、動作,孩子有回應立刻給予回饋
  • 要適時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要讓孩子等太久)

4、製造錯誤:用意外觸發注意交換

  • 偶爾試著做不是預期的或好玩的事,看孩子會不會主動和你說


每個孩子的節奏都不同,不要急著「訓練成功」,而是「陪伴發芽」。

如果你也曾為孩子不回應你而感到挫敗,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經驗與轉折,也許你的一句話,就是另一位家長的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lly的奇妙育兒之旅
18會員
126內容數
Dolly 是個家有亞斯哥和過動妹的媽媽 為了記得那些奇妙的育兒真實故事 決定把我(Dolly)和大亞(爸爸)、端端(亞斯哥)和波妞(過動妹)那些日子發生的事寫成部落格 一串感恩又心累、感謝又荒謬的心路歷程紀錄
2025/06/04
孩子一直自己轉圈圈、孩子不說話、孩子話太多、孩子一直玩自己的不理人、孩子整天動來動去停不下來,這些狀況該早療嗎?早療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6/04
孩子一直自己轉圈圈、孩子不說話、孩子話太多、孩子一直玩自己的不理人、孩子整天動來動去停不下來,這些狀況該早療嗎?早療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6/02
自閉症行為訓練利用正增強、環境調整、視覺輔助等策略,結合ABA、TEACCH、RDI等方法,訓練溝通、社會互動、行為管理、生活自理及情緒調節等能力,提升自閉症兒童社會人際及情緒管理。
Thumbnail
2025/06/02
自閉症行為訓練利用正增強、環境調整、視覺輔助等策略,結合ABA、TEACCH、RDI等方法,訓練溝通、社會互動、行為管理、生活自理及情緒調節等能力,提升自閉症兒童社會人際及情緒管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衝突,並提出瞭解決策略。透過對照顧者的需求和被照顧者的立場進行思考,可以更好地應對衝突。
Thumbnail
過去的研究發現,有許多基因都跟自閉症有關。家族的研究也發現,若家族中有人罹患自閉症,其他人是自閉症患者的機率會上升10倍;但是2011年的研究,卻發現不止於此。 到底兄弟姐妹的影響有多大呢?
Thumbnail
過去的研究發現,有許多基因都跟自閉症有關。家族的研究也發現,若家族中有人罹患自閉症,其他人是自閉症患者的機率會上升10倍;但是2011年的研究,卻發現不止於此。 到底兄弟姐妹的影響有多大呢?
Thumbnail
(00:00) 精神病這件事(11:23) 什麼是自閉症(16:15) 自閉症的規模與經濟衝擊(20:25) 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
Thumbnail
(00:00) 精神病這件事(11:23) 什麼是自閉症(16:15) 自閉症的規模與經濟衝擊(20:25) 神經多元性(Neurodiversity)
Thumbnail
電影或影集中常以「天才但很怪咖」的方式來呈現自閉症的樣貌,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多平凡而不容易得到更多關注的孩子,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自閉症/亞斯吧。
Thumbnail
電影或影集中常以「天才但很怪咖」的方式來呈現自閉症的樣貌,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多平凡而不容易得到更多關注的孩子,一起來看看到底什麼是自閉症/亞斯吧。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