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篇電子報,主題在討論「討厭別人」這件事情,越看越覺得:「這不正是我最擅長的領域嗎XD」,其他能力我可能平平無奇,但論討厭別人我真的是一把好手!
求學階段我可謂是戰果輝煌,出來職場更是變本加厲,他們可以累積成一長串的「討厭清單」……理智上我知道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方式,但我好像就是無法避免討厭別人QQ,以前還蠻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的,現在則是有點釋懷了~既然沒辦法不討厭,那就做真正的自己吧!
【討厭別人,是我最擅長的技能】
第一次這麼深刻「討厭別人」的印象是在國一,那時有個蠻常一起鬼混的同學,他什麼都好就嘴巴太壞了,想想這個年紀的小男生確實也會因為這樣而受歡迎,畢竟活潑、講話有趣的人總比安安靜靜待在角落的人好,即便這樣會得罪一些人,但誰又會真的在意一些玩笑話呢?答案是:我
現在的我,知道自己有太認真的小毛病,不過12歲的我還不知道~我依稀記得某次他真的開了一個太過頭的玩笑(對那時的我來說),於是,我開始增長我的討厭技能:冷暴力。
從那時起一直到現在,我跟他說過的話可能不到3句吧~即便我非常敬重的班導師三番五次的勸說,我仍然是無動於衷,我那時就幾乎認定了,我這輩子不需要跟這個人成為朋友。
長大後我曾想過,他究竟是踩到了我的哪條底線呢?
答案是:「那時的我對『朋友』的要求遠勝過其他人」。我覺得朋友就是應該忠誠、友愛、尊重…等等,朋友不應該互相傷害彼此,而他的玩笑話讓我認定了他踰越了朋友的界線。不過,現在的我也知道,那是多麼天真甚至愚蠢的想法~
第二個案例來自於高中一個本來很要好的同學,事情的起因則是他擅自使用了我的未拆封橡皮擦,然後,就是很熟悉的一幕,自那時起到現在,我們就沒再講過一句話了。
大家一定覺得我很荒謬吧XD,為了一塊橡皮擦跟別人翻臉~
我想了想,我的反應會那麼大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對資源的過分珍惜,二是自卑的個性。
那時的家裡經濟非常糟,再加上高中補習班的昂貴學費,我開始過分珍惜每1塊錢,每天記帳、每週對帳,飯能少吃就少吃、能便宜就便宜,那塊全新的橡皮擦,本來是想要等手上舊的用完再拆封的,沒想到被他擅自拆來用了,當時的自己還因為這樣把他大罵一頓,然後就再也不跟他說話了…
現在看來會覺得自己很愚蠢,為了10元的橡皮擦犧牲了一段關係,小時候的自己真的是愚蠢至極啊!
後來其實也想挽回關係,但由於自卑的個性,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他開口道歉,於是就再也沒說過話了。
出社會後值得討厭的人又更多了,短視近利又不願為下屬著想的長官、小氣巴拉又沒有團隊精神的同事、為了一己私利而忽視公眾利益的議員和民眾,給我十雙手都數不完,但在長大的過程中,我也漸漸學會了隱藏自己,人前不表露想法,人後不客氣謾罵。
我並不覺得這樣是好的、是值得學習的,只是有時真的憋得太難受了,每每都會覺得,在公務機關工作真的會折壽,所以我後來決定,我不想壓抑自己了。
【誠實的討厭,是活得像自己的方式】
我開始不特別隱藏內心的討厭,當然也不是在人前不客氣地指正、羞辱、謾罵,但也只是做到最基本的尊重,不知道能不能稱之為不卑不亢?
我偶爾也會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傲慢、自視甚高,因為對方也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盡力活著罷了,我純粹因為自己的好惡而擅自討厭別人的方式,才是最應該被討厭的人,就像電子報中提到的:「一直討厭別人的人,會被覺得自己才是值得討厭的人。」
另一方面我又覺得,每個人本就有自己的喜好,雖然心中偶有壞心思,但我也從沒真的付諸實行,如果要跟大部分的人一樣人人好,那我乾脆改名叫「其他人」就好了。
其實我也嘗試過要在人前做好表面功夫,我也確實擁有這樣的能力,但每次結束後都會感到精疲力竭,並且,這樣行為與價值觀的嚴重衝突就是一種內耗!小時候的我可能還不太知道那種彆扭是什麼,但現在的我知道那是內耗,而且是我非常不喜歡的感覺,所以,我釋懷了。
我開始告訴自己:討厭不是壞事,討厭讓我更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也讓我清楚什麼樣的人不是我的同路人,那這時我只要做到身為人最基本的尊重也就夠了,我不主動傷人、也不散播仇恨,但我保有討厭的權力,也保有做自己、避開內耗的權利。
【因為容易討厭,所以更珍惜真心】
雖然我是一個這麼愛討厭人,很大可能也很容易被討厭的人,但也因為這個原因,讓我更珍惜身邊重要的關係。
我想是因為我不想把能量浪費在那些人身上吧~不需要做太多表面功夫、不需要假裝關心、不需要逢迎諂媚,我可以節省很多心力、情緒、精力,反而可以運用在每個我很珍視的人身上。
把空間留給那些很棒的人,還有自己,讓我感覺自己活得更踏實,更像自己。
所以,我知道自己很容易討厭別人,但也不會刻意壓抑,也選擇不把能量花在他們身上。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建議,這只是我的選擇,我想只要能找到每個人內心的平衡,就會是一個好的選擇!畢竟,不刻意掩飾的討厭也帶給我很多麻煩哈哈哈,所以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讓討厭成為自我認識的起點】
那篇電子報的最後,作者有提到:「討厭別人是自己努力的動力,至於我,我認為討厭別人是我認識自己的方式,是活得像自己的方式,也是更珍惜身邊的人的方式。我並不會刻意去討厭誰,但也不會為了社會價值觀而埋沒心裡的聲音。
那你呢?
說到討厭你會想到誰?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會討厭他?
能不能把這份討厭,化作喜歡的力量,回饋到你真心喜歡的人身上呢?
也許那會是很棒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