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Dway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
客戶無理要求,明知道不合理,卻還是接下來做同事推卸責任,你幫忙收尾還被罵沒做好
加班爆肝,卻在績效考核時被主管一句「你表現穩定,但不突出」打發掉
如果這些你都點頭,那你也中了——職場爛好人症候群。
💣「好人」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理所當然
我曾經在一間台商公司擔任專案主管,記得有次部門主管在下午五點鐘開會時,突然說:「這份提案很急,麻煩你今晚弄好,我明早要跟總經理報告。」
我當下其實很想說:「這不在我負責的範圍,而且也沒提前說。」但我嘴上卻說了:「好,我試試看。」
結果?我做完了、報告也通過了,主管卻沒一句肯定,只在下週又丟來一樣的「臨時任務」,把我當習慣性加班機器人。
🔁 被利用還要道歉?你不是唯一一個這樣的人
我一位在外商工作的朋友 Andy,曾經幫另一個部門的同事加班處理專案分析資料,還細心地整理格式,連 PowerPoint 動畫都做好。結果後來那位同事不但沒感謝,還把報告整包當自己做的去報給老闆。
最氣的是,她後來升遷了,我朋友連名字都沒被提過。
你以為當好人會換來友善,其實只是在幫別人墊腳。
🧨 我是怎麼學會「聰明地說不」
✅ 案例一:加班救火,我學會「報備代替默默忍耐」
有次另一組臨時來求救:「拜託幫我跑一下數據,真的來不及了。」
我回覆:「可以,但這會影響我原本的進度,我會跟我主管報備一下,請他確認優先順序。」
這招有效。對方一聽要報備,立刻說:「那我還是自己弄好了。」
👉 學會這招,你可以好好幫人,也不讓自己白白加班。
✅ 案例二:出力不出名?先講清楚角色定位
我後來開始幫別人前,會先說清楚:
「我可以幫忙找資料和協助排版,但報告內容和簡報主軸還是你主導喔。」
這樣對方自然知道哪裡是你幫忙,哪裡是他的責任,也就不敢隨便佔功。
✅ 案例三:不當便利貼型同事
一位學弟曾說:「哥~你以前什麼都做,我也想學你那樣,感覺很全能,大家什麼事都會找你討論、找你幫忙」
我回答:「不是的🙅♂️!我以前太多事做,沒時間爭取重要的任務,所以升遷慢。你要學會選擇該幫誰、什麼時候該幫。」
幫對的人,是人脈;幫錯的人,是苦力。
🎯 給你三個實戰技巧
- 用「轉述式拒絕」說不:
「我手上有主管交代的事,可能要請你找其他人幫忙。」 讓拒絕聽起來像是一種轉達責任,而不是你故意不幫。 - 先講「我能幫到哪裡」而不是一口答應:
「我可以幫你查資料,但報告內容要你自己寫喔。」 - 設下底線:
最多一次幫忙,不是每次;非緊急不臨時;不讓幫忙成為「理所當然」。
🧘 結語:職場要暖,也要有溫度的界線
你不需要變冷血才能生存,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溫度和原則。原則,真的很重要。
當別人開始尊重你的時間與底線時,你才會真正被看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或給讚,代表給Dway的肯定,也是我繼續分享的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