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而不羞,學而不倦:一場關於犯錯的文化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避免犯錯。考試要答對、待人要得體、處事要準確。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錯誤似乎總與羞恥、責備、失敗畫上等號。即使成年後,面對錯誤的恐懼依然潛藏在我們的每個選擇背後——怕說錯話、怕做錯決定、怕被別人看輕,甚至無法原諒讓自己失望的那個自己。

害怕犯錯的心態,總會讓人心緒不寧。午夜夢回,總有一些生活中的小插曲令我茶飯不思,無非是怕自己錯了。而錯誤之所以讓人難堪,是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次行為的偏差,更像是對個人身份、關係與名聲的質疑。那份對犯錯的恐懼,與我們渴望被肯定、渴望被接納認同的敏感神經緊緊相連。

 

直到我離開熟悉的文化環境,來到英國生活與工作,我才真正開始意識到:原來「錯誤」的意義與重量,在不同文化中,可以截然不同。

 

在東亞文化中,錯誤常與恥辱相連。儒家思想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重視自律與恰當。一個人犯錯,不只是個人的問題,更可能牽連家人,損害群體的名譽。因此,掩飾錯誤、避免公開承認過失,成了一種無聲的自我保護機制。日本社會對錯誤的處理更為嚴謹。無論在學校還是職場,錯誤常被視為對集體秩序的干擾。一個人若犯錯,辭職、公開事件甚至鞠躬道歉,往往被視為「負責任」的表現。在深受儒家與日本文化影響的韓國,以上兩種文化基調同時並存:錯誤帶來的羞辱感往往壓倒了學習的可能性。

 


然而,在英語世界,錯誤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詮釋。我是一位在英國任教中學的老師,親眼見證學生如何被鼓勵「勇敢嘗試」。即使答案錯得離譜,老師也會說他們「很有勇氣」。在英美教育語境中,錯誤被視為學習的一部分,是通往理解與成長的必經之路。Silicon Valley 創業者之間甚至流行一句話:「Fail fast, fail better」。

 


這些差異讓我意識到:我們對犯錯的反應,往往不是個性問題,更多的可能而是文化所形塑出來的集體姿態。

 

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但在現今高度競爭、追求效率的社會氛圍下,這句話似乎已變得蒼白無力。從前,在老家學校任教時,我就見過不少學生,一旦考試失手或在課堂上答錯問題,便情緒低落、自信全失,甚至從此不再舉手發言。大概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不能犯錯,而是在環境的無形壓力下,他們彷彿「不被允許」犯錯。

 

但,人怎會不犯錯?從哲學家笛卡兒、黑格爾,到教育家杜威都主張:人類知識的建構,源於不斷的嘗試、錯誤與修正中進行的。杜威曾說:「失敗是具有啟發性的,真正會思考的人,從失敗中學到的與從成功中得到的一樣多。」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種對錯誤零容忍的完美主義,而是願意接納人性有限,容許錯誤,並從中學習的文化空間。在這樣的文化中,錯誤不再是懲罰的信號,而是成長的媒界。

 


作為教師,我一向鼓勵學生勇敢嘗試。課堂上,當學生答錯問題,我常說:「雖然不對,但這是一個很好的思路!」、「你的回答提醒我們注意了某個陷阱。」等。當學生知道錯誤不是用來責備的,而是作為討論與理解的起點,他們自然不再害怕,反而更願意投入參與。而教師本身,又何嘗不是經常犯錯?教學中說錯內容、誤判學生情緒、處理方式不當,每每都有犯錯的機會。但若我們不願面對自己的錯誤,就永遠無法改善與進步。

 

學會擁抱錯誤,是教育者給予學生最深刻的身教之一。

 

錯誤不應該是被塵封、羞愧的秘密,而是我們理解自我與世界的起點。若我們能坦然地說出「我錯了」,那不只是謙卑,更是一種智慧。儒家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於全知,而是源於誠實;真正的學習也不是追求完美,而是來自承認不完美的勇氣。

 

願我們都能擁有這樣一種生活姿態:錯而不羞,學而不倦。

願我們都能在錯誤中成長,並溫柔地原諒那個曾經跌倒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林教室
3會員
44內容數
「雨林教室」是一座以文字編織的小小雨林,承載我對理想學習與書寫生活的嚮往。身為教學者、書寫者與生活觀察者,這片沙龍是我栽種思想、記錄人間溫度和傾聽自然節奏的天地,好比熱帶雨林,多元包容而生機處處。 願這空間,能成為你我在紛亂世界中歇腳的所在:讓文字為我們留住片刻清明;讓閱讀成為我們重新出發的步伐。
雨林教室的其他內容
2025/06/07
有些問題——就像一個一直打著的結——它可能會一直在那裡,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 但你仍然可以走路,仍然可以活得有心跳、有選擇、有尊嚴。
Thumbnail
2025/06/07
有些問題——就像一個一直打著的結——它可能會一直在那裡,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 但你仍然可以走路,仍然可以活得有心跳、有選擇、有尊嚴。
Thumbnail
2025/06/03
三十六年過去,六四不僅是歷史的斷裂,更是獨裁暴力與人性尊嚴的激烈交鋒。本文從個人記憶出發,追問歷史、審視體制、探索行動可能,堅持以記憶對抗遺忘,以發聲回應恐懼。在黑暗中不轉身,是對未來最溫柔卻堅定的承諾。
Thumbnail
2025/06/03
三十六年過去,六四不僅是歷史的斷裂,更是獨裁暴力與人性尊嚴的激烈交鋒。本文從個人記憶出發,追問歷史、審視體制、探索行動可能,堅持以記憶對抗遺忘,以發聲回應恐懼。在黑暗中不轉身,是對未來最溫柔卻堅定的承諾。
Thumbnail
2025/05/28
來到英國以後,我一方面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一方面因為教學與生活的需要,閱讀也成了日常的重要部分。我指的不是在網絡上輕鬆瀏覽,而是靜下心來,手執書卷,細讀與沉思。
Thumbnail
2025/05/28
來到英國以後,我一方面對周遭事物充滿好奇,一方面因為教學與生活的需要,閱讀也成了日常的重要部分。我指的不是在網絡上輕鬆瀏覽,而是靜下心來,手執書卷,細讀與沉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錯誤是不可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小至不經意的失誤,還是大至影響深遠的錯誤。然而,錯誤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相反,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環。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 認識錯誤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錯誤的
Thumbnail
錯誤是不可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無論是小至不經意的失誤,還是大至影響深遠的錯誤。然而,錯誤並不是我們的終點,相反,它們是我們成長的重要一環。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提升自己,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關鍵。 認識錯誤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錯誤的
Thumbnail
陷入過去的錯誤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我們常常陷入自己過去的錯誤之中,這些錯誤如同網絡,將我們困住,讓我們無法自拔。然而,唯有學會原諒自己,我們才能真正地解脫,重新找到光明的道路。原諒自己並不容易,但卻是走出內疚和自責的必要一步。過去的錯誤固然難以抹去,但活在當下並為未來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拒
Thumbnail
陷入過去的錯誤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我們常常陷入自己過去的錯誤之中,這些錯誤如同網絡,將我們困住,讓我們無法自拔。然而,唯有學會原諒自己,我們才能真正地解脫,重新找到光明的道路。原諒自己並不容易,但卻是走出內疚和自責的必要一步。過去的錯誤固然難以抹去,但活在當下並為未來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拒
Thumbnail
都曾犯下過錯誤 生活中,我們都曾犯下過錯誤,或是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這些錯誤,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疏忽,或是因為我們的選擇不當,但無論如何,它們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然而,有時我們會讓這些過去的錯誤,成為了我們前進的枷鎖,阻礙了我們向前邁進的步伐。但是,我們絕不能讓過去的錯誤,阻擋住我們的未來。 應該
Thumbnail
都曾犯下過錯誤 生活中,我們都曾犯下過錯誤,或是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這些錯誤,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疏忽,或是因為我們的選擇不當,但無論如何,它們都是過去的事情了。然而,有時我們會讓這些過去的錯誤,成為了我們前進的枷鎖,阻礙了我們向前邁進的步伐。但是,我們絕不能讓過去的錯誤,阻擋住我們的未來。 應該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成長的心路歷程,當我們犯錯的時候,發生的當下,會選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是做辯解呢?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菜脯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成長的心路歷程,當我們犯錯的時候,發生的當下,會選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還是做辯解呢?
Thumbnail
修改自己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承認自己有錯的那些人。我們是人,都會犯錯。 那些人不承認自己有錯,總是覺得有錯的都是別人,他永遠不會犯錯,可是其實他一直在犯錯,他努力的想要讓自己不犯錯,卻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犯錯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錯了就錯了,一旦發生錯了
Thumbnail
修改自己的行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不可恥。可恥的是那些永遠不認為自己有錯,不承認自己有錯的那些人。我們是人,都會犯錯。 那些人不承認自己有錯,總是覺得有錯的都是別人,他永遠不會犯錯,可是其實他一直在犯錯,他努力的想要讓自己不犯錯,卻不知道不承認自己犯錯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錯了就錯了,一旦發生錯了
Thumbnail
有些習慣,正因為是習慣,所以也不知道有甚麼問題。 因著理解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方式與習慣也不同,相處久了,似乎會形成一種默契,一種你不說但對方也能懂得的那種默契,或說心有靈犀,有時正因此而失去一些讓自己練習的機會──道謝與道歉。 在不一致中生存 曾經聽過吳念真導演在訴說他們那個年
Thumbnail
有些習慣,正因為是習慣,所以也不知道有甚麼問題。 因著理解每個人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方式與習慣也不同,相處久了,似乎會形成一種默契,一種你不說但對方也能懂得的那種默契,或說心有靈犀,有時正因此而失去一些讓自己練習的機會──道謝與道歉。 在不一致中生存 曾經聽過吳念真導演在訴說他們那個年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裡 相處上總免不了潛藏的地位階級、長幼尊卑的觀念 但只要是人 難免會犯錯 並非年長者或位高權重者 就一直都是完美的 重要的也不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 而是能夠坦然承認、無懼面對自己、接受擁抱那個以為選擇了好辦法 卻犯下無法彌補錯誤的自己 關於承認錯誤和道歉 又是一門深度學問了呢!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裡 相處上總免不了潛藏的地位階級、長幼尊卑的觀念 但只要是人 難免會犯錯 並非年長者或位高權重者 就一直都是完美的 重要的也不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 而是能夠坦然承認、無懼面對自己、接受擁抱那個以為選擇了好辦法 卻犯下無法彌補錯誤的自己 關於承認錯誤和道歉 又是一門深度學問了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