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幸福:與父母的關係,不是學會原諒,而是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我心中對「父母」的定義,一直以來是這樣的:

願意用無私的愛與耐心照顧孩子,永遠支持他們,並引導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這樣的定義看似理所當然,卻是極高的標準。
因為在父母那個年代多半不知道「為何而生」,也不知道如何成為好父母,他們只能復刻上一代養育方式,因為他們也是在那樣的環境活過來的。

每當我在人生中做出一個重要選擇,最期待的是來自家人的支持與認同。但現實往往不如預期。當我們選擇做自己時,很容易被貼上「你不夠愛我們」、「你太自私」、「你不孝順」的標籤。那一刻,父母的反應反而像是受傷的孩子。尤其是當我們懷抱「理想父母」的高標準去看待他們,就更容易產生無力感與失望。

所以我想分享三個幫助我們理解父母的方法。這些方法,不是為了強迫自己要有同理心,更不是逼自己原諒他們,而是為了——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一、與父母聊聊「他們的父母」

我國小的時候,爸爸拼命賺錢,很少回家。我對他少數在家中的深刻印象就是:不是喝醉酒就是累癱。那留在家裡孤身一人照顧我的媽媽,她把對爸爸的期待和情感轉嫁在我身上——她很愛我,也很依賴我。
我跟媽媽一起度過了好長的一段時間,我乖的時候,她溫柔如水,但我不乖的時候,就棍子伺候。我印象我被打得好痛,大腿上留下一條一條的抽打痕跡,我覺得好痛好窒息

我的媽媽生長在一個極為高壓的家庭環境,據媽媽所描述,在她小時候,外婆是一位會打、會罵小孩的凶狠母親。曾經有一次,媽媽很羨慕得看著其他小孩吃冰淇淋,外婆竟從她的眼皮狠狠地捏下去,說:「不要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再加上外婆有一些些重男輕女,媽媽其實是沒有得到太多外婆分給她的愛,也沒有好好被愛

而爸爸呢?他生長在一個不富裕的家庭環境,但這邊要注意,我媽小時候貧困的程度不亞於爸爸,只是據爸爸所說,我的奶奶經常灌輸他家裡不富裕的思想,因為爺爺不常拿錢回家,甚至應酬喝醉酒,回家後會摔東西,所以全靠奶奶一個人做各式各樣的工作打拼養育三個孩子,而爸爸身為長子,很容易去承受第一線的家庭經濟壓力

如今我25歲,我已經從過去的傷痛走出來,原因是我知道我的爸媽其實也未感受過來自父母最溫暖而純粹的愛,爸爸努力賺錢,把所有收入交給媽媽,是為了補償爺爺的缺席,卻忘記停下來回家看看我;媽媽小時候沒有被外婆好好的愛護,所以她只能在養育孩子中,慢慢去學會分辨愛和傷害一個人的差別。
這些上一代的創傷,像未處理的潛意識,代代相傳。而我想去碰觸那塊潛意識,是因為我想撫平我10歲時的自己,幫她在被抽打的地方輕輕敷藥,把她從窒息的空間拉出來。

二、找出你與父母個性相仿的地方

直到大學三、四年級,我才變得有自信,在這之前,我非常自卑、焦慮、有不配得感且極度怕犯錯,其實這樣的影子在我出社會工作碰上挫折時,還是偶爾會跑出來。
用一個簡單的理由解釋為什麼我的個性是這樣,因為我是一個被打大的小孩,但這是非常表面的理由。
我已經不害怕被打,所以我看向打我的那個人,睜眼看清楚「媽媽其實也是一個沒自信會自卑的人」,所以真正的原因是——媽媽的影子烙印在我的身上

我曾覺得她看起來張牙舞爪,現在我覺得她困在自己的過去,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體悟?

10年前,媽媽投入於寫部落格,她會把我們全家在日本旅遊的點點滴滴寫在文章中,有一度她的格子出現在奇摩的熱門排行榜。但後來時代變了,多數人不再熱衷於經營部落格,轉向IG、FB等社群媒體。媽媽也是如此,那把曾經燃燒在她心中的火焰跟著時代熄滅了。
她有一位鼻炎癌的好友在臨終之前看過她的部落格,祂說:「這麼棒的文章,你簡直可以出書!」寫旅遊文章這件事她做得這麼好,為什麼她不做了?
有一次吃飯我故意聊向這個話題,媽媽黯然地說:「因為我覺得沒有人要看我寫得文章,現在年輕人經營IG這麼厲害,短影片那麼精彩好看,哪有人要讀文章。」。

過去從很多地方我就察覺出她不是一個有自信的人,而不寫部落格同樣也是因為她不相信自己夠好,好到有人願意駐足停留下來讀。但我不想活在媽媽的影子下,我要揮別沒有自信的自己,所以我不會放棄寫我的文章。

然而我不會說「媽媽總是帶給我負面的特質」,正因為過去我沒有自信,所以我一直在追尋能給我自信的事物,接納沒有自信的自己然後去追逐、找到它,這是我想給讀者的祝福。

三、如果你有伴侶,觀察他/她與你父母的個性是否有共同點

如果沒有伴侶也沒關係,你可以看看你經常喜歡上怎樣的人,就像我,我經常被看起來「安靜、內向與斯文的男生」吸引,而我某一天驚覺「哇操,我爸不就是安靜內向的男生嗎?」。

在這裡我想介紹一本書⟪原生家庭療法⟫,並擷取書中非常好的一段落:

切斷對原生家庭的情感是很常見的模式,我們以為只要斷絕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能不受家人力量的控制、家人就影響不了我們,問題就都解決了。結果,在原生家庭中沒有解決的問題,隨後會跟著我們進入新的感情關係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有人不斷地結婚、離婚、更換伴侶,但他們還是無法成功發展出令人滿意的關係,而且每次都一定是新伴侶的「錯」。

當然我不是要你們一定要找到伴侶,如果你單身且安於現狀,我覺得很好,那你可以試著看看你身邊最要好的朋友,如果他/她為感情所苦而且經常找你吐苦水,你不妨也看看他/她與父母的關係是否如同與伴侶的關係,如果沒有朋友參考也沒關係,直接讓你們看我的例子吧!

我與過去的伴侶最常吵的一件事是 —— 對方隨心所欲,毫不顧慮我的感受,常常會無意識地替我做出決定,但這些決定不是我想要的,再加上我又跟媽媽很像,不高興不會主動講,會隱忍著需求和壓抑自我,最終忍到受不了一次性爆發,所以媽媽跟爸爸天天吵的問題幾乎是我與另一半的感情問題
爸爸是一個非常做自己的人,他不怕錯、愛怎樣就怎樣,他不太理小時候的我,也不一定理我媽,是一個鮮少與家庭對話的人,而我明知爸爸這樣的個性讓媽媽很不舒服,但我找的伴侶幾乎也是這類型,為什麼?原因很簡單,這不是另一半的錯,而是我的潛意識讓我不自覺地沿用了父母的情感模式。

我接下來要介紹書中的兩個名詞——「功能過度」與「功能不足」。
以我的例子來看,我是功能不足,因為我經常壓抑自己的需求去配合對方,最後變得憂鬱不快樂;對方則是功能過度,經常無意識替我做決定。
所以,一來是我經常扮演功能不足者的角色,二來是我經常喜歡上安靜內向的男生,如果不主動向對方開啟對話與拋出需求,對方根本不會察覺,更不會主動意識到自己是功能過度者。
如果我不與媽媽做出不同的選擇,將會延續她的感情模式,複製出帶給我創傷的家庭。對於我來說,停下複製的第一步 —— 一有不舒服就把話說出來。但對於沒自信的人來說簡直難如登天,我相信很多跟我個性相像的人,遇到衝突不愉快的第一步是自我懷疑「是不是我小題大作」、「是不是我太敏感、想太多」,但我想對這樣的你說:「對,我們不要害怕去小題大作。」因為當我們不把自己的底線踩死,對方會越踩越進來,我們會過得越內耗,最後雙方都不快樂。因此,我們要溫和且堅定地讓對方看見:這裡,就是我的底線。

總結:我們不必原諒父母,但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活下去

當我們在與另一半組織的家庭中,不自覺重蹈童年家庭的問題時,不妨回頭看看父母當初的感情狀況。其實,我們心中多半早已明白,當年的問題該如何透過雙方的調整與退讓來化解。而我正是在這樣反思的過程中,才突然意識到:「啊……原來我和另一半爭吵時,我自己也是那個需要調整的人。」
我的童年時期,除了爸爸要多給家庭一點關注之外,媽媽也常常忽略了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所以現在,當相似的問題回到我身上時,我明白自己必須勇敢說出內心的感受與需求,選擇一條與媽媽不同的道路。因為——

唯有我開始做出與父母不同的選擇時,我才有可能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並鋪出一條全然不同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林
6會員
15內容數
這個沙龍歡迎冷門知識愛好者!因為我熱愛了解新事物,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如果你喜歡探討時事,那也歡迎你加入!雖然我未必能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時事,但更多的思考與討論也很值得我與大家一起經營。 最後「心靈空間」那是我在人生中的一些啟發,曾經的我很迷惘,也為了人生難題而痛苦過,所以想寫成文章,分享予同樣迷惘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偶爾會收到讀者的來訊表達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在情緒抒發之後總會聽到一句話:「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順?」我每每聽了總是一陣揪心,也感嘆許多人總是被「孝順」兩個字綁住,即便才跟父母發生爭執而鬧得不愉快,但事後回想總是內心感到愧疚而開始檢討自己。 我發現許多人似乎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所存在權力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這本書談及了作者羽茜對於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並提出對父母和孩子關係的特殊見解。書中提到的關鍵詞包括愛、家庭傷痕、獨立個體等。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