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又忍不住吼了孩子……」 「我是不是很糟糕?」 當我們情緒潰堤時,常常第一個反應不是安慰自己,而是責備自己。 但崩潰,真的代表我們失敗嗎? 還是,這是身體和心靈在提醒我們:「你真的太累了。」 我以前以為,好媽媽就是情緒要穩定,面對哭鬧要有耐心,永遠都能溫柔地回應孩子。 但現實不是這樣的。 有時候我們也會累到不行、被激到極限、被現實壓得喘不過氣。 在那樣的時刻,我也曾大吼、也曾落淚,也曾想逃離一切。 過去的我總是在事後懊悔:「我怎麼可以那樣?」 直到我慢慢學會告訴自己:「我可以溫柔,但我也可以崩潰。我努力撐著不代表我不能累,也不代表我不能哭。」 當我允許自己偶爾崩潰,我反而更能理解自己的極限,也更能誠實地面對內心的需求。 崩潰,不是軟弱,而是提醒我該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了。 媽媽也是人,也會累、會痛、會想哭。 請允許自己偶爾失控,不要害怕短暫的脆弱,那正是我們愛自己、照顧自己的起點。
👉 如果這篇有說中你的心,歡迎留言或分享給需要的人。 👉 下一篇,我想談談溫柔與界線:我可以溫柔,但也可以有界線。
🔖 延伸閱讀
📍 空下來,不是浪費,是充電(上一篇)📍 我可以溫柔,但也可以有界線(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