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心去愛的自己——安全型依戀的愛與信任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樣的關係你曾經感受過嗎?
「我喜歡你,不是因為我缺,而是因為我想。」
「在你身邊,我不用演,不用猜,不用怕。」
「我相信,就算我們吵架,也不會走散。」

不是轟轟烈烈,也不是患得患失,而是——一種穩穩的安心感。
如果你曾遇過這樣的人,也許你見過「安全型依戀」的樣子。
raw-image

🧠 什麼是安全型人格?

安全型人格,是指在依附關係中,對自己與他人都有信任與穩定感的人。

他們的內心信念是:

  • 「我是值得被愛的」
  • 「他人是可以被信任的」
  • 「關係可以修復,不必完美」

這不是天生的幸運,而是過去在關係中累積的「安全經驗」。


🔖安全型人格的 5 個常見特徵

  1. 懂得給自己和他人空間,不過度黏也不過度推他們知道,關係需要呼吸,不是綁住彼此的繩索。
  2. 不會因小事驚慌失措,懂得溝通與信任遇到問題時,他們先傾聽,再討論,而不是逃或吼。
  3. 情緒穩定,有界線,也願意靠近他們知道「靠近」不是壓力,而是一種連結。
  4. 能坦然表達愛意,也能接住別人的愛他們不怕說「我在乎你」,也不怕被在乎。
  5. 關係中有自我,不迷失,也不冷漠他們的愛是「你+我=我們」,而不是誰吞沒誰。

🧸 安全型人格從哪裡來?

通常來自於:

  • 成長中有穩定而一致的關愛(不是寵愛,是有回應的愛)
  • 生活中有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的經驗
  • 在關係中累積了「說出真心話也不會被傷害」的經驗

但就算你不是從小就是安全型,也可以一步步成為那樣的自己。


🛤️ 實例:安全型人格如何面對親密關係中的挑戰?

情境一:對方突然冷淡、不回訊

🔹 他們的反應可能是:「我注意到你好像比較安靜,需要空間嗎?我在,等你準備好再說也沒關係。」
→ 他們給空間,但不消失。他們不會立刻解讀成「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情境二:吵架了,雙方都有情緒

🔹 他們的態度可能是:「我知道剛剛有點情緒,我也不想這樣,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處理好?」
→ 他們不逃避衝突,也不責怪,而是走向修復。

情境三:表達需要或不安

🔹 他們會說:「最近我比較需要陪伴一點,也許是因為工作很累,我想和你多靠近一點。」
→ 他們能說出自己的「真實需要」,不怕被拒絕或嘲笑。


💡 如果我不是安全型,可以變成嗎?

當然可以。

這是一條可以練習、可以養成的路。

安全型,不是「從來沒痛過」,而是學會在痛裡也能愛自己,並且選擇健康地連結他人。


🌼 安全型練習:把安全感養在自己心裡

練習一:用平靜語言表達需要

「我現在有點累,想安靜一下,不是生氣。」
「我需要被理解,但不是要你拋棄自己。」
先讓自己有語言,才能開始創造新的互動。

練習二:累積「被溫柔對待」的小經驗

和可以信任的朋友說說話、寫信給自己、試著接住別人真誠的回應——
慢慢地,你會知道:你可以被好好對待,也能這樣對待別人。

練習三:不要急著讓自己「變得完美」

成為安全型,不是一天的事。不是不焦慮、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還是願意好好愛人,也愛自己。


💚 安全型的不是特權,而是選擇

你值得那樣的愛,不用懷疑。
你可以不是現在就很穩定,但可以選擇走向穩定。
每一次願意表達、每一次願意不逃、每一次願意好好聽見對方,
你就離「安全的愛」更近一步。


✉️ 最後想說的話

安全型不是從不害怕的人,
而是知道,就算害怕,也能跟值得的人一起走下去。

他們不是天生會愛的人,
而是在人生裡,曾被好好愛過,也願意繼續學著怎麼愛。

如果你曾經不是這樣的角色,
那現在的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生命中的那個「安全基地」。

你可以慢慢學著接住自己,
然後──當別人也靠近時,你不再害怕。

願你相信,
那個溫柔、安穩、不吵不鬧卻深深在意的你,
一直都值得被愛。

四種依戀型的旅程,寫到這裡也告一段落。
但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從這裡,開始與心裡的自己,重新相遇。

歡迎到我的 IGThreads 留言互動,追蹤或點個❤️,也可逛逛我的小宇宙入口喔!
希望我們都能在文字裡,找到做自己的勇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宅小姐的生活筆記
12會員
49內容數
歡迎來到宅小姐的生活筆記。 這裡記錄著,一個普通女孩努力生活的小小軌跡。 從副業探索到理財筆記,從宅系日常到自我成長。 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冒險,只是想把每一個想變更好的心情,慢慢收進口袋。 如果你也在路上,我們一起慢慢走吧~
2025/07/18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我明明好想你,可是你一靠近,我又想逃。」 「是不是我太黏了?可是你冷淡時,我就開始懷疑自己。」 「我常常在想,你到底還愛不愛我……」 一邊想被理解、一邊又怕太多情; 一邊想依賴對方,一邊又討厭自己怎麼這麼依賴。 如果你總是在關係中反覆掙扎,也許你內心住著一個混合型人格的小孩
Thumbnail
2025/07/18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 「我明明好想你,可是你一靠近,我又想逃。」 「是不是我太黏了?可是你冷淡時,我就開始懷疑自己。」 「我常常在想,你到底還愛不愛我……」 一邊想被理解、一邊又怕太多情; 一邊想依賴對方,一邊又討厭自己怎麼這麼依賴。 如果你總是在關係中反覆掙扎,也許你內心住著一個混合型人格的小孩
Thumbnail
2025/07/11
有時候,你是不是這樣: 「我不討厭親密,只是太黏會讓我喘不過氣。」 「我不是不愛你,我只是需要自己的空間。」 「總覺得,一個人也挺好的。」 你不是冷漠無情,也不是不願愛人。 只是你學會了,愛,最好不要太靠近,才不會受傷。 這種「距離感」的需求,也許來自一種內在的人格傾向——逃避型。
Thumbnail
2025/07/11
有時候,你是不是這樣: 「我不討厭親密,只是太黏會讓我喘不過氣。」 「我不是不愛你,我只是需要自己的空間。」 「總覺得,一個人也挺好的。」 你不是冷漠無情,也不是不願愛人。 只是你學會了,愛,最好不要太靠近,才不會受傷。 這種「距離感」的需求,也許來自一種內在的人格傾向——逃避型。
Thumbnail
2025/07/03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 「他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剛剛那句話是不是太多餘了?」 「怎麼回了訊息還是覺得不安心……」 你不是真的玻璃心,只是你的內心,有一個比別人還敏感的雷達。
Thumbnail
2025/07/03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 「他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剛剛那句話是不是太多餘了?」 「怎麼回了訊息還是覺得不安心……」 你不是真的玻璃心,只是你的內心,有一個比別人還敏感的雷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就算多不安也請多信任我一點”多好的對白呀,僅限於對白嗎?
Thumbnail
“就算多不安也請多信任我一點”多好的對白呀,僅限於對白嗎?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我不需要你。 理解這一點,會消除大部分關係中的衝突。
Thumbnail
真正的愛,是我不需要你。 理解這一點,會消除大部分關係中的衝突。
Thumbnail
你渴望找到一份真正的愛情,一種能夠讓你感受到幸福和溫暖的感情。你期待著與伴侶之間的默契和情感連結,期望能夠在愛情中找到一種心靈的共鳴和深厚的情感。對於愛情的渴望驅使著你不斷努力和尋找,期待著遇見那個與你心心相印的人,一起共度美好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你渴望找到一份真正的愛情,一種能夠讓你感受到幸福和溫暖的感情。你期待著與伴侶之間的默契和情感連結,期望能夠在愛情中找到一種心靈的共鳴和深厚的情感。對於愛情的渴望驅使著你不斷努力和尋找,期待著遇見那個與你心心相印的人,一起共度美好的人生旅程。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當你懂得愛自己,就不會執著於一段不屬於自己的感情。一昧的付出是種能量的消粍,無法讓想走的人留下。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便不會讓自己在失衡的愛裡,期待對方給予你想要的回應。 放下過去,明白當下的感受只是一種執念,而不是真正的愛。 過不去的永遠是心裡的那個坎,而不是真的非誰不可。 學習成長是靈
Thumbnail
這是我對你的感受,我和你在一起很開心,但卻不是愛,離開的話我會難過。我對你的情感,真實而珍貴。
Thumbnail
這是我對你的感受,我和你在一起很開心,但卻不是愛,離開的話我會難過。我對你的情感,真實而珍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