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介紹我怎樣準備避難包,包含物資種類、熱量計算、其他考量。
我會先把防災避難包分為以下幾個部份:糧食、水、日常用品、衛生用品、醫療用品。
另外我會分以下幾個部份:自己用的、家人用的、預備用的。
#防災
為什麼我會有"預備用的"避難包,是因為我是家中長子、且是比較具有憂患意識的人。教師、防災士,除了自用以外也可能會擔任救援或指揮。另外妹妹也靠分娩,所以避難物資在糧食上面還要額外放置其他奶粉類物品。
由於實際上遇到醫療的狀況較少(雖然遇到也很致命),醫療用品我會放在預備用避難包。至於有救護能力的人(我與家妹),止血帶各有一個放在避難包中。

§重量考量
※糧食重量攜帶性價比(卡路里密度)
避難時不求吃得好、營養均衡,而是求熱量足夠、方便攜帶,此時我蒐集常見的口糧,並且計算其攜帶性價比。如果每攜帶1KG 就可以攜帶 3500 kcal,就算是重量低而熱量相對高的食物。

以這張圖為例,前兩項口糧的 攜帶性價比 都有過 3500 kcal/kg,就被我當作是營養的食物。這兩款是同國軍配給包的同廠商出品,所以營養成分相同。至於該買哪一家,我就只公佈給我的朋友與群組了,避免搶購。
國軍的A式配給是10包口糧+4條能量棒(其他還有葡萄乾、果醬、肉乾的其他雜項)

當然要追求純粹的高效率,其實國外軍用口糧也可以考慮。但為了方便保存,這種口糧一定是高澱粉、高脂肪、幾乎0蛋白質的熱量炸彈,可以看到其攜帶性價比已經高達了 8220 kcal/kg。
※重量建議
基本上是越輕便越好,像我給我外縣市女友安排的就較輕,方便長距離遷移避難會合,盡量壓在 5 kg 以下。
一般來說,是自己體重 ×0.8~1.5。超過就已經過重。
由於我可能會身兼整個家庭的避難,或者學校中指揮學生避難、擔任防災士,所以就把重量配重一點。此時可以分兩個包,一個是自己的份,另一個是預備的份。
※水分建議
可以考慮幾種狀況:
- 肌肉量少的人2L
- 肌肉量正常的人3L
- 活動量大的(家主或協助救災)5L
- 有沖泡特殊需求額外要+1~2L(孕婦、哺乳婦女)
總之量力而為,畢竟水分的重量相當重。
§熱量考量
※熱量最低建議
一般來說,至少至少最低也要準備 基礎代謝率(BMR) 的糧食,
並且計算卡路里是否足夠。
基礎代謝率可以在這裡算:
另外實際上可能不只最低基礎代謝率,可能要超過建議代謝率的卡路里份量。
如果你有去健身房測量身體狀況的話,直接使用上面的基礎代謝率。但由於有上健身房的人通常體能不會到差,所以更建議往下看熱量最佳建議。
※熱量最佳建議
由於避難算是高強度活動,所以會建議把 基礎代謝率 再乘上 1.75。
我自己因為偏胖,可以考慮將 基礎代謝露 乘上 1.5,短時間內影響不大。
但考量緊急危難的即刻反應,相對的要添加高糖分避難糧食多一包來應急。
※準備熱量炸彈(高糖分)
不論如何,熱量炸彈都是在避難時必須。
避難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具有爆發力的場合,如果瞬間血糖就降低後,反而造成避難的問題。所以高糖度的熱量炸彈還是有必要,乃至於避難包應該要有至少3份的配給。
考慮到物廉價美,我會選擇巧克力。小包葡萄乾或者堅果類也可以考量,但果乾優於前者。重視效率者,或者具有血糖控制問題者,則是乾脆放入方糖或蜂蜜。
如果家裡有小孩,雖然可能考慮到重量會偏重,但其實可以放入1罐甜點類的食物,例如八寶粥或者花生牛奶等罐頭。雖然單從營養密度、重量來看不划算,但當小孩哭得無理取鬧時,拿來塞小孩的嘴就會非常划算了。用重量換取情緒價值。
※蛋白質考量
蛋白質含量不該被考量,因為是短時避難、其重量可能偏重,而且高蛋白質食品具有不好保存的特點。我自己則是有配給 1盒 魚類罐頭(其實也蠻重了)。
但如果有孕婦、哺乳則要列入考量。不要因為一時的救難,導致孩子的發育不良。災難是一時的,發育成長是一輩子的基礎。
分裝的奶粉、乳清蛋白可以做為考量,但可能要額外增加水份的攜帶。
如果作為點心搭配使用,鐵蛋與豆乾、肉乾也是可以考量的內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