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hi~大家好,這裡是《窩在可能裡》。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本充滿力量的書——《死過一次才學愛自己》。作者艾妮塔的瀕死經驗,如同當頭棒喝,敲醒了許多在關係中、在自我價值感中掙扎的靈魂。你是否也曾感到,別人的苛刻是否源於自己的不足?是否在一段關係中,不斷付出卻感到疲憊不堪?又或者,總覺得愛自己是件自私的事情,讓你難以真正接納自己?
艾妮塔在經歷瀕死後奇蹟般痊癒,並在書中分享了她從另一個世界帶回的深刻體悟,直指我們不愛自己的種種迷思。這篇文章,我會聚焦在幾個核心痛點,希望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實踐的方向。

痛點一:「別人對我不好,是因為我不好?」——打破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
艾妮塔從小因為與眾不同的外表飽受歧視與霸凌,這讓她深信自己是不夠好的,不值得被愛。這種信念如同看不見的枷鎖,影響了她往後的人生,讓她在面對批評時過度敏感,甚至否定自己的價值。你是否也曾因為他人的負面評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也曾為了獲得認同,而委屈自己、不斷付出?
艾妮塔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外界如何評價,「我們全都值得以自己本來的樣子,得到無條件的愛。」 這份愛不是需要努力爭取的,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在更宏觀的宇宙視角下,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充滿光輝且極具價值的。我們之所以難以愛自己,往往是因為過去的經歷讓我們在心底種下了「我不值得被愛」的種子。
提供的價值: 透過艾妮塔的故事,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那些根深蒂固的負面信念,理解我們的價值從未因他人的評價而改變。
痛點二:「愛自己是自私的?」——釐清真愛與自私的界線
在我們的文化中,常常將「愛自己」與「自私」畫上等號,這讓我們在追求自我滿足時感到 guilt。但艾妮塔的瀕死體驗卻帶來了截然不同的觀點:「除非我愛自己,否則人生中其他的一切都不會發揮到極致。」
提供的價值: 艾妮塔的體悟點醒我們,愛自己並非向外索取,而是向內滋養。只有當我們內在豐盈,才能真正有能力去愛別人、給予別人。
痛點三:「真愛就是毫無底線的付出?」——打破失衡關係的迷思
許多人在愛情中,會將「付出」視為表達愛的方式,甚至認為愛就應該是毫無保留、不計回報的。但艾妮塔的經驗提醒我們,真正的愛並非委曲求全,更不是一味地犧牲自我。「無條件的真愛始於自己。」
提供的價值: 艾妮塔闡述了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如同陽光普照,不帶任何條件。而建立在自我價值感之上的愛,才能讓我們在關係中保持健康的界線。
檢視你的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是否讓你感到自由、被尊重?還是充滿了束縛、委屈?勇敢地為自己設定界線,不容許被利用或虧待。真正的愛是雙向的流動,如果一段關係讓你感到不斷消耗,請記得你永遠有選擇離開的權利。
《死過一次才學愛自己》這本書,透過艾妮塔的真實經歷,為我們揭示了許多關於愛、價值和生命的深刻道理。它提醒我們,愛自己不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深刻的體悟和持續的實踐。當我們真正接納自己、愛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散發出真正的光芒,並吸引到同樣充滿愛與尊重的人。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一些思考和啟發。如果你也正經歷著自我懷疑、關係困境,或者只是好奇艾妮塔更多觸動人心的故事,請到Apple Podcast搜尋『窩在可能裡』,收聽第30集『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自己』。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毫無保留地愛自己,活出最真實、最閃耀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