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講結論,如果你只想知道重點:
作為一個幾乎天天都在線上會議的開會仔,Notion AI Meeting Notes是我使用過效果最好的會議紀錄服務,不論是「逐字聽寫」還是「整理會議紀錄」都做得非常出色。
實際上,Notion AI Meeting Notes已經把我日常會議寫紀錄的痛點全部解決。
對產品經理來說,它就是把「紀錄」這件重複又低價值的工作外包給AI,讓團隊可以專注討論與決策。
我用了三週、累積 20+ 場會議後,願意直接推薦給任何還在猶豫的人立刻試用。
在《產品人來信》專欄裡,我只分享真正能提升產品人效率的工具與體驗心得。
Notion AI Meeting Notes,是近期少數讓我有「非寫不可」衝動的產品功能,原因很簡單:市場上同類產品一大堆,但它的整合度與易用度確實領先一大截。
0學習曲線:一開錄就上手
Notion AI Meeting Notes的操作體驗類似於錄音筆,非常直觀,只需打開Notion手機App即可開始使用。
既不需要串接Google日曆邀請一個筆記帳號進去做會議紀錄(Otter.ai作法),也不需要任何特殊操作知識,隨時可以使用。
如果是電腦版,則需要下載電腦版(網頁版的Notion無法使用Notion AI Meeting Notes),並在第一次使用時提供螢幕錄音錄影的權限(因為它要聽你的線上會議的聲音),再無其他需要學習的地方。
手機版和電腦版我都有用過,效果一樣好,用電腦開線上會議用喇叭放出聲音,再用手機App做會議紀錄也能識別得很清楚。
卓越的文字識別能力:中英夾雜也無懼
多語同時辨識,比如台灣職場常見的中英夾雜「這個Sprint的Retro…」都能正確識別。
另外,像是品牌名稱的專有名詞也識別得很不錯,實際的例子是「Duolingo」這樣的名字也不會出錯,可以大幅減少後製校對工作量。
與其他同類產品比較,Notion AI Meeting Notes在會議紀錄的識別正確率是斷檔領先的存在(幾乎是0處需修正或1-2處)。
你如果用過這類其他產品,相信你應該有校正錯字的痛苦經歷,你一定能理解這點有多重要。
AI一鍵整理會議紀錄:視場景分配正確的標題結構
Notion AI Meeting Notes不是所有會議紀錄都一個模板,它會根據會議類型判斷要用什麼結構做會議紀錄,能分辨「例會、產品策略討論」等場景,產出最合適標題與結構。


當然,所有會議都有一些共通的格式,比如「行動項目 (Action Items)」,這點它也做得很好,Notion AI Meeting Notes總是能從一大堆資訊中找出本次會議的行動項目,不會因為行動項目在會議的一開始講的就被漏掉,實測下來行動項目都不會漏東西。
可以說,Notion AI Meeting Notes整理出來的會議紀錄幾乎無需修改。
立即行動!把免費體驗用好用滿
今天就用Notion AI Meeting Notes錄一場會議紀錄,體驗「即刻出稿」的爽感。
這項功能是Business方案才有的服務,目前為免費體驗階段,Notion公告開放到2025年8月13日,之後若沒有升級到Business或Enterprise方案就會被關閉。
趁現在還免費,好好測試、用到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