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週的你過得好嗎?不知道藍風暴波符的這幾天,你是否也感受到了一點混亂、摧毀和需要重新來過的感覺?
今天的電子情書,想與你分享一個內在整合的旅程
也寫給那個,持續在探索與認識自己的你。
最近,我一直重複收到某些相同的訊息,例如突如其來的左肩酸痛(在十三月亮曆中,左肩膀對應著「整合」的能量訊息)。而我正在撰寫的幾份解讀報告,也都不約而同的出現「蛻變」、「釋放」、「整合」的主題。
說真的,對於一個沒有天線的麻瓜來說,每次收到這種意味不明的宇宙訊息時,我都會有一種:「到底想要跟我說什麼?」的感覺。什麼整合?我要釋放什麼?又要蛻變?到底是要變到哪裡去???
直到某個失眠的夜晚,我才終於領悟到了宇宙正在向我傳遞的訊息。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腦中不斷上演過去與他人發生爭執的場景,當時的我越想越生氣、越是嘗試入睡,那些畫面也就越清晰。
就在這個怒火翻騰的睡前掙扎中,我想起了過去幾天接收到的訊息:「蛻變、釋放、整合」。在意識到了這份訊息後,我開始慢慢調整呼吸、感受那個在記憶中與他人發生爭執的自己。
「我除了憤怒還有什麼其他的感覺?」
「不被尊重、被欺負、想要捍衛自己... 好像還有點愧疚?」我靜靜的關注每一個浮上檯面的感受。「其實就是很想要保護自己吧?」我對著憤怒的自己提問。「對,然後又有很多人一直跟我說不可以生氣、不可以兇!」我聽見那個憤怒的自己,語調中夾雜的委屈。
我從小就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權威式教育在我身上起不了任何作用、面對那些不公平的待遇,我也會毫不猶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也因此被貼上了:目無尊長、不懂得敬老尊賢、脾氣太差、太兇... 等等的標籤。
我很不喜歡這些標籤,也不喜歡那種他人覺得我很兇的感覺。所以我開始學習壓抑自己的憤怒、練習不去反駁。我變得小心翼翼、努力讓那個憤怒的我不要出現,甚至在長大後的親密關係裡,我也試圖扮演大家口中那種「溫柔體貼的女孩」。(但都假裝得很失敗 🤷🏻♀️)
我沒有想要把你丟掉,我希望未來的路上還能有你陪伴著我一起走。
「真是謝謝妳在那些討厭鬼面前保護我。」在潛意識的畫面中,我看見自己與憤怒的我肩並肩的坐著。我看見她低著頭不發一語,繼續說道:「有些人真的就是欠罵,還好那個時候有妳、真是太幸福了!」語畢,我看見憤怒的我微微抬起頭,她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得意與驕傲。
「我一點也沒有想要把妳丟掉、也不想要改變妳,我希望在未來的路上還能有妳陪伴著我一起走。但此時此刻,並沒有任何需要我們對抗或反擊的人,現在的我們是很安全的。」我繼續對著憤怒的我說。
潛意識的畫面很奇妙,轉眼間我看見自己正在擁抱那個憤怒的我。我們緊緊相擁,她也慢慢的化成一道白色的光,往我的心的位置聚焦、直到消失在我懷裡。在憤怒的我消失以前,我對她說:「未來那些雞巴郎就交給妳了!」憤怒的我笑了。我想她應該知道,在我的心裡永遠會有一個屬於她安穩棲身的位置。
原來「釋放」不是丟棄,而是「接納」。
過去有好長一段日子,我都努力想要放下心中的憤怒,我找過好多催眠師、療癒師,想要修好那個憤怒的自己。直到那個夜晚,我才突然明白,我需要釋放的並不是憤怒,而是那個深埋在心底:「我不應該憤怒」的信念。
那個憤怒的我,就像我們在自我探索中遇見的各種陰暗面一樣,這些陰暗面不只是憂鬱、傷痕或是眼淚,有時候更是我們想要藏起來、不讓別人發現的自己。
我也曾經認為,要成長我們就必須修復、要改正、要突破。但到了現在,我才終於明白,我們並不需要改變自己、修正自己,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擁抱與接納這樣的自己。因為我們「本來即是」的模樣,就已經足夠圓滿、也足夠完美了。
或許,我真的需要經歷那些創傷、委屈和不被理解。
那個夜晚,我不僅擁抱了自己的憤怒,也擁抱了所有在成長過程中,曾經陪伴我演出「不被理解」戲碼的靈魂演員們。
正是因為有他們的演出,才讓此刻的我有機會,去學習如何擁抱那個憤怒的自己、釋放「不應該如此」的信念,並從中長出全新的力量。
在文章的最後,我想謝謝自己、也謝謝所有留下傷痕的故事,謝謝你們賦予的力量,也祝福閱讀到此的你,在自己的生命故事中,找到向外擴展的缺口、擁抱本就如此完美的自己。🌱
✨✨✨ 不要錯過每週的電子情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