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條目標題 & 概要
我剛閱讀/查閱了《洛可可藝術》的維基百科條目,這個條目介紹了洛可可藝術的起源、風格、代表人物及其影響。
2. 三個重點
重點說明我覺得...
起源洛可可藝術起源於18世紀初的法國,主要流行於路易十五時期,後來傳至歐洲其他地區。
我覺得這段歷史背景讓人感覺洛可可是種逃離嚴肅巴洛克的「輕盈反叛」。
風格
特點是柔和色彩、蜿蜒曲線、愛情與神話主題、精緻裝飾。
看起來是種講求愉悅、浪漫與生活感的藝術,非常「感性派」。
代表人物
包括華鐸(Watteau)、布歇(Boucher)、弗拉戈納爾(Fragonard)等。
我對弗拉戈納爾《盪鞦韆》特別有印象,畫面真的很「戲精」又可愛。
3. 我的連結與感受
- 讓我想到...(其他藝術、生活經驗、電影、音樂)
像洛可可這種注重裝飾和情調的藝術風格,讓我想到電影《瑪麗皇后》的服裝和配樂。
- 看完後我的感受是...
有種「明知道世界殘酷還是要裝點生活」的浪漫堅持感,也讓我反思現代人是否也活在某種「洛可可心態」中。
- 這跟我哪裡連結上了?
我覺得我也很重視美感、感性、情調,洛可可藝術像是我內心某部分的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