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是什麼?
書名: 沒定性是種優勢
在哪看到: 在網路書店找到的
為何會看: 因為我自己是一個很沒有定性的人 興趣也很多元
書的類型: 職涯探索
閱讀動機: 因為我常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路要怎麼走,常常很迷惘
2. 最有感的是?
哪句話、哪一段讓你有感?
多重潛能者最精確的描述或許是:[通曉許多事,精通一些事]
也就是說:只要夠精通特定領域,將那項技能與創意和熱情結合起來,就可能創造傑出的成就。
為什麼?
因為我們常常會有對多重潛能者的迷思就是樣樣通 樣樣鬆。但作者提出我們再依些領域或是不是世界第一,但是也表現得蠻傑出,這個讓我的信心被鼓舞
情節+你的感受
我的感受是多重潛能者常常會因為在社會上或是在學校中的定性和專業能力受到質疑。常常被問到你的專長是甚麼就回答不出來,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但是其實我們因為有很多領域的知識所以我們才能在學習新的技能(尤其是跨領域技能)時候,我們能比別人更快的精通,更快的融會貫通並找到不同技能之間的關連並加以整合應用,所以我覺得這業是我們幸運的地方,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3. 得到了什麼?
學到什麼?
我認識到說多重潛能者原來有分成4種不同的模式
1. ***集體擁抱模式: 一份你有興趣 又讓你可以跟不同領域的人合作的工作***
關鍵特色:一份工作結合多興趣+跨領域合作超多!
例子:設計總監 / 影像導演 Joanna
- Joanna 一開始學平面設計,後來接觸攝影、動畫、品牌策略。
- 她在一家創意公司擔任設計總監,一天的工作內容可能包含:
- 早上開會討論品牌定位(策略+市場洞察)
- 中午畫 UI/UX 圖(設計專業)
- 下午去拍攝廣告(攝影+導演視角)
- 她每天都在切換不同技能,用滿她的腦袋跟好奇心
適合你如果你:
- 喜歡跟不同領域的人互動
- 喜歡一份工作裡每天都不同、每件事都能參與
- 容易無聊,需要多樣刺激
1. ***斜槓模式: 同時發展多份你有興趣的兼職或事業***
關鍵特色:多項身份並行進行,像一人多重宇宙
例子:**YouTuber +** 插畫家 + 寫書人
- 有一個插畫 YouTuber,她的身分有很多:
- 平日剪影片、經營頻道(自媒體)
- 偶爾出書、演講(寫作+教學)
- 還開插畫線上課程、接業配
- 她會安排「週一三剪片、週四五畫畫、週末講課」這樣的時間分配
適合你如果你:
- 興趣真的超廣,沒辦法只做一件事
- 喜歡同時經營多條線,享受不同身分的轉換感
- 願意自己規劃時間,不怕雜、怕閒
1. ***愛因斯坦模式: 一份全職夠好的工作,但下班後你可以輕鬆追求志趣***
關鍵特色:上班穩定,下班發光。生活 balance 才是主軸✨
例子:平日當行政助理,晚上學跳舞的你我他
- 白天工作不討厭、也不太累,下班後:
- 每週一三上舞蹈課
- 假日幫朋友拍照接案
- 有空剪自己的 vlog
- 沒有過度壓力,也能有成就感
適合你如果你:
- 喜歡穩定、不想冒險但又不想放棄熱情
- 有慢慢累積一件事的耐心
- 想要興趣像「能量來源」,而不是壓力來源
1. ***浴火鳳凰模式: 一次專注一份工作或事業,幾年後再換***
關鍵特色:每幾年就「蛻變重生」一次,換跑道無壓力
例子:前程設計師、後來變講師的 Leon
- Leon 在 20–25 歲做平面設計,覺得膩了
- 26–30 歲轉去做文案寫手,接觸品牌行銷
- 30 歲後開始開課教人「設計+行銷思維」,還出書
他不是不穩定,而是每個階段都完整體驗、學得很深,然後自然轉身再進下一個階段
適合你如果你:
- 人生常有大轉彎,每幾年就重新燃燒
- 喜歡一段時間專精、再重啟新挑戰
- 不怕從零開始,反而覺得超爽
有什麼提醒?
不要害怕選擇上面其中一個模式之後就一定要變成永久的,中間如果覺得不合適或是有領悟出一些心得之後再轉換模式也可以。
理解+個人連結
我自己本身目前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想要投入的因為我現在興趣也是蠻多元的,像是音樂 繪畫 閱讀 游泳 跑步 按摩等等。但是我目前看了這4種模式之後,我自己覺得目前可能會考慮的是愛因斯坦模式。因為我自己還是想要多一點生活的穩定和保障有個比較能給我更多經濟安全的工作,但是下班後我依然可以去做我的興趣,而且可能也無心插柳柳成蔭,而且一次運作太多的事業壓力也蠻大,我怕最後也搞砸主業。
4. 推薦?
推薦給誰?
推薦給目前對生活迷惘或是沒辦法只專注在一件事情的你
5. 具體行動:「我下一步要試什麼?」
「我想從現在開始做的第一件事是:每天早上花 30 分鐘學習按摩的技術」
✅ 舉例補充:
- 看 YouTube 推拿頻道,每週看 3 部影片
- 把學到的重點記錄在 Notion
- 每週日固定幫爸爸做一次肩頸舒壓練習
1. 反思
我過去曾經試著一次做很多興趣發展很多事業,但總是撐不久,我現在明白以前是因為我想要把每個部分都做得很完美想要做到滿分,但是卻造成我失眠,所以寧願一次把一個工作做好,下班有興趣支撐我的上班的動力」
1. 表格/圖示來整理「我是哪種潛能者?」
| 模式 | 我目前的適配度 | 為什麼 |
| --- | --- | --- |
| 集體擁抱模式 | ⭐ | 我喜歡與人互動但目前還沒遇到這樣的工作 |
| 斜槓模式 | ⭐⭐ | 有點嚮往但擔心會壓力太大 |
| 愛因斯坦模式 | ⭐⭐⭐⭐ | 最能接受,喜歡穩定下班後自由發展 |
| 浴火鳳凰模式 | ⭐⭐ | 我常有這種週期性但容易焦慮 |
1. 小整理:你是哪一型?
| 模式 | 適合你的特質 | 範例人物 |
| --- | --- | --- |
| 集體擁抱模式 | 喜歡多元合作+內容豐富 | Joanna(創意設計總監) |
| 斜槓模式 | 難以定義身分、熱愛多重身分並存 | (插畫家+YouTuber) |
| 愛因斯坦模式 | 渴望穩定但又有發展副業的熱情 | 行政助理+興趣變現的人 |
| 浴火鳳凰模式 | 輪迴型人格、怕膩又怕死守一行 | Leon(設計師→文案→講師) |
1. 延伸閱讀推薦清單
- **《被討厭的勇氣》**:幫你建立更強的自我價值感
- **《原子習慣》**:讓你從小小行動慢慢創造成就感
- **《斜槓青年》**:讓你了解多興趣也能變職涯的路徑
- **《深度職場》by Emilie Wapnick 的網站與 TED 講**:進一步探索多重潛能者的實例!
1. 轉念的金句
「我們並不是迷失了方向,而是擁有了太多的方向,這是多重潛能者的祝福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