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類型圖鑑-變色龍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有遇過這種同事嗎?
你知道他不會拒絕你,但就是不會想開口找他幫忙。
不是因為尷尬,也不是怕被拒絕,而是直覺告訴你:「不值得打破那層平衡。」

他不難相處,也不扯後腿,甚至偶爾還會主動協助,看起來挺配合的。
但只要時間一久,你會發現他身上有一種說不上來的「不一致」
語氣、態度、立場、情緒,總在不同時空裡游移變化。


這樣的氛圍感,不會一下子就浮現,但久了你會開始慢慢察覺-

昨天他說不行,今天又突然可以了。
剛才答應幫你,一轉頭卻開始自怨自艾。
有時候主動積極,有時候像個隱形人。
你以為他只是情緒波動大,後來才發現,那是他的習性。


有一次,我問他這份報表該怎麼填寫?
他卻先嘆氣說:「唉,最近整天都被你們這些表單追著跑。」
語氣裡的疲憊與無奈,彷彿我才是那個製造麻煩的人。

隔天,他卻又在茶水間輕鬆地說:「這裡其實蠻不錯的啊,事情也不多,可以慢慢做。」前一晚才說壓力爆棚,現在又說節奏悠閒——這樣的轉折不是偶發,而是常態。


他不是說謊,也不是心機,只是太習慣依據「情境」來選擇回應。
你說A,他附和;你談B,他轉向C。
他不太會正面拒絕你,但也不會真心靠近你。
你可以找他合作,但不能讓他扛主責, 他從不表態太滿,也從不真正靠近。

他的特點不是「沒立場」,而是「不讓人曉得他到底站在哪裡」。
他總在邊界模糊處徘徊,這是他處世的生存邏輯——

避重就輕,維持模糊,用不明確的指令取代承諾。

他的生存邏輯:觀望 → 測試 → 安全 → 決定要不要補位

當你熬過最難的時候,他也許會跳出來補一句: 「我本來就想幫啊,只是怕時間不夠。」你只能微笑點頭,心裡默默記下一筆:
可以配合但絕不可依賴


「你不是拒絕,但你也沒邀請;你會幫忙,但讓人不想麻煩你。」

你不再期待他主動,也不想花力氣拆穿。

這種人,不需要你揭穿,只需要被「看懂」。

識破之後,默默在心裡劃一條界線—— 「能合作,但不過界。」


你是否也想起那個總是「不拒絕你,卻讓你感到距離」的人?

總在你需要時「出現一點點」,卻從未真的靠近。

理解這樣的存在,是為了保護自己, 也是為了在複雜的關係裡,活得更清醒、更從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焰者
0會員
20內容數
在制度裡工作,也在混亂中拆解節奏。 這裡紀錄的是那些難以言說的制度困境與內在拉扯,透過書寫找回秩序與自我主權。 如果你也曾在工作裡感到疲憊、卡住,懷疑這一切是否合理——我在這裡寫下那些日常裡難以言說的結構困境與自我覺察,陪你一起理出頭緒。
語焰者的其他內容
2025/06/17
職場中有一種人,話不多卻總能接住你的話,看似互動自然,其實始終沒有透露自己。他們像鏡子,折射你的情緒與話題,卻從不讓你真正靠近。這篇觀察紀錄的是「鏡像型同事」——一種存在感強、互動感弱的類型。當語言只在單向流動時,我開始反思,什麼才算真正的交流?又該如何在保持距離中,仍保有自我。
2025/06/17
職場中有一種人,話不多卻總能接住你的話,看似互動自然,其實始終沒有透露自己。他們像鏡子,折射你的情緒與話題,卻從不讓你真正靠近。這篇觀察紀錄的是「鏡像型同事」——一種存在感強、互動感弱的類型。當語言只在單向流動時,我開始反思,什麼才算真正的交流?又該如何在保持距離中,仍保有自我。
2025/06/09
我越來越常懷疑,制度裡的「效率」到底是什麼。只要流程有動作、畫面有產出,就能被視為「有在做事」。而真正處理問題的人,卻常在一場場彷彿為了展演的流程中疲憊不堪。這篇是我開始看清:也許我一直努力的,不是推進,而是幫制度撐場——而清醒,才是我第一個真正做對的動作。
2025/06/09
我越來越常懷疑,制度裡的「效率」到底是什麼。只要流程有動作、畫面有產出,就能被視為「有在做事」。而真正處理問題的人,卻常在一場場彷彿為了展演的流程中疲憊不堪。這篇是我開始看清:也許我一直努力的,不是推進,而是幫制度撐場——而清醒,才是我第一個真正做對的動作。
2025/05/31
我曾經執著於清空待辦,想把每件事都做完才安心。直到某天我發現,任務永遠填不完,而我也永遠無法真正「結束」。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如何從焦慮與壓力中,找到與待辦共存的方法,透過可視化的 Excel 工具、節奏的自我設計,我慢慢走出「被追著跑」的狀態,重新找回節點與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5/31
我曾經執著於清空待辦,想把每件事都做完才安心。直到某天我發現,任務永遠填不完,而我也永遠無法真正「結束」。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如何從焦慮與壓力中,找到與待辦共存的方法,透過可視化的 Excel 工具、節奏的自我設計,我慢慢走出「被追著跑」的狀態,重新找回節點與主導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下屬是安靜的人,不太與其他人互動,但工作能力很強,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才好呢?》但,安靜真的需要「解決」嗎?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下屬是安靜的人,不太與其他人互動,但工作能力很強,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才好呢?》但,安靜真的需要「解決」嗎?一起來探討吧!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在辦公室工作時,保持專業和積極的態度很重要。但難免遇到消極的同事,總是帶著負面態度唱衰所有事。不想受他們影響,但又必須和他們打交道時,我們就要以專業且成熟的方式,來與這種「負能量」同事互動。 此外,你若能成功地與這類消極型同事互動,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解方,你將可幫助整個工作環境創造出更積極與高效的
Thumbnail
在辦公室工作時,保持專業和積極的態度很重要。但難免遇到消極的同事,總是帶著負面態度唱衰所有事。不想受他們影響,但又必須和他們打交道時,我們就要以專業且成熟的方式,來與這種「負能量」同事互動。 此外,你若能成功地與這類消極型同事互動,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解方,你將可幫助整個工作環境創造出更積極與高效的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同事,有些人充滿熱情,有些人則安於現狀。 當積極的職場新人面對消極前輩,透過本文分享的策略建立基礎,打造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資歷深但不肯接受建議且不負責任的同事常見且難以應對。建議首先理解並尊重他們的經驗,建立信任。提供建設性建議時,強調團隊目標和使用數據支持觀點。鼓勵責任感,必要時尋求上級支持,這樣可以改善團隊合作和項目成功。透過這些方法,能更有效地與這類同事共事,提升工作效率和團隊氛圍。
Thumbnail
在職場中,資歷深但不肯接受建議且不負責任的同事常見且難以應對。建議首先理解並尊重他們的經驗,建立信任。提供建設性建議時,強調團隊目標和使用數據支持觀點。鼓勵責任感,必要時尋求上級支持,這樣可以改善團隊合作和項目成功。透過這些方法,能更有效地與這類同事共事,提升工作效率和團隊氛圍。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Thumbnail
你可以選擇朋友,但是不能選擇同事。 這句話的意思是,同事未必等於是朋友。在職場,飯可以多吃,話可不能亂說。 個案 在公司很喜歡跟同事們一起八卦,甚至講公司的壞話。 說多了,很多沒有根據的事情也變得像是真的。 然後在通訊軟體上,總會抱怨主管、老闆、或整間公司。 在持續累積這些負面能量之下
Thumbnail
文章強調個性好的人在職場中更應該重視自己的立場和表達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推動同事進行合作,實現共同目標。
Thumbnail
文章強調個性好的人在職場中更應該重視自己的立場和表達方式,這樣才能有效地推動同事進行合作,實現共同目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