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的期待。》
犧牲是好的嗎?犧牲值得稱讚嗎?
在接受教育的階段,某種教育思想是提倡犧牲,例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提倡某個人犧牲自己,去完成「更大的目標」。在這個領域中,接受這種教育思想的人,經常帶有犧牲的特質,寧願自己不舒服,也不要讓別人不舒服。說好聽一點,這叫做教養;說難聽一點,這叫做自虐。如果某個人需要犧牲,為什麼犧牲的不是那個「叫別人犧牲的人」呢?如果某件事需要犧牲、被捨棄,捨棄掉的事為什麼不是「擁有話語權的人」的事,而是「沒有話語權的人」的事呢?當然,也有少數的領導人,願意以身作則,先犧牲自己的權益,以此激勵被他領導的人,跟上他的腳步,透過犧牲個人的方便,讓整體組織運作更有效率,成果更加豐碩。如果在這種團體中,查爾斯也樂意跟隨好的領導者,每個人都犧牲一點點,沒有比較心,整體組織都變得更好,自己何樂而不為?
然而,不論是大的組織,或是三三兩兩的小團體,如果那個組織團體中的意見領袖,並不帶頭犧牲,自己也不必犧牲。如果在某個小團體中,別人期待你作他們的「情緒垃圾桶」,總是以居上位的睥睨誇誇其談,點評你的行為舉止,就沒必要和他們待在一起。如果有人說「這一點玩笑都開不起」,那麼就請他開自己的玩笑就好,而不是把開別人的玩笑當作有趣。如果要犧牲,為什麼不是犧牲他們的面子,而是犧牲你的面子呢?
犧牲是一個概念,如果善用這個概念,每個人都犧牲一點點,整個群體能夠向上提升,是很有價值的。但,如果只是犧牲某一個人,以達到另一個人的期待,那麼,大可不必!你不必犧牲自己,去成全他人的期待!

AI圖示:堅定向前,不被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