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法官自由心證亂判了!一次搞懂證據裁判原則與自由心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多多少少應該都有聽過自由心證這個詞,是否有在網路或新聞留言下面看過只要案件不如己意就說法官是恐龍法官、社會經驗不足、法官自由心證就可以依照法官喜好判斷等等這類的說法呢。但自由從來就不是毫無限制的!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到底什麼是自由心證吧。

證據裁判原則

帶大家了解自由心證之前就必須先認識「證據裁判原則」,這是刑事案件非常重要的原則,也就是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2項所規定的:「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這代表法官必須依照證據才能認定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僅憑推測或猜臆,這也蘊含了無罪推定原則的思想,在未經審判證明被告有罪前必須推定其為無罪!

何謂證據?

證據簡單來說就是用來證明某件事情的資料或方法,當中所謂證據方法指的是為證明犯罪事實而採用的證明方法,又分為人的證據方法:被告、證人、鑑定物的證據方法:勘驗、文書,共五種。

每一種鑑定方法刑事訴訟法都有規定其特定的調查程序,亦即使用證據方法而獲得足以充作證明事實之資料。例如:謀殺案現場的嫌疑人依照「被告」的證據方法調查,即透過「訊問」這個調查程序得到的被告陳述就是證據資料;現場目擊者,則是透過「證人」這個調查程序,使其「具結」得到的證詞;或是透過「勘驗」現場狀況,製作「勘驗筆錄」了解犯罪現場的狀況。

證據能力

知道什麼是證據後,就要談到什麼樣的證據有資格能夠進入法庭作使用,這就是所謂的證據能力。

依照刑事訴訟法第155條第2項:「無證據能力、未經合法調查之證據,不得作為判斷之依據。」,因此有資格在法庭上使用並且能夠當作法官裁判的基礎的證據必須要符合以下兩個要件(缺一不可):

  1. 合法取得的證據,即證據沒有被排除(e.g.刑求而來的被告自白、違法搜索取得的證據都不能使用)、
  2. 通過嚴格證明的合法調查程序,也就是符合上述的法定證據方法以及透過法定程序調查的證據( e.g. 傳喚證人到法庭進行訊問以及交互詰問程序調查)。

證明力

有證據能力之後才會進一步判斷證明力的問題,所謂證明力是指該證據得證明事實真偽之程度(高或低)。例如:

  1. 監視器畫面能夠證明到什麼程度?偷東西還是只是拿起來看?
  2. 犯罪現場有監視器畫面以及目擊者,一般來說會認為監視器畫面的證明力高於證人的證詞,因為人的陳述可能會因為記憶、感知甚至當下情緒而有所浮動或虛偽的可能。
  3. 被害人的證詞證明力會較薄弱,因為被害人跟被告的立場是對立的,本質上存在著比較大虛偽的危險性,因此法律規定需要其他證據去補強不能只憑被害人的證詞就將被告定罪。

自由心證

至於要怎麼判斷一個證據的證明力是高還是低、能夠證明到什麼程度?這就會由法官的「自由心證」去判斷。刑事訴訟法第155條第1項:「證據之證明力,由法院本於確信自由判斷。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自由心證不是代表法官可以沒有限制,只憑喜好就隨便判,自由不代表沒有界線,仍受到很多的限制。這邊的自由是指法官在判斷的時候不受到外力的不當干擾,有自主判斷空間心證則是指,法官要斟酌整個案件雙方辯論的結果以及全部的證據後去作出結論。此外,仍然要遵守論理法則跟經驗法則

論理法則就是我們常說的基於邏輯推理的客觀原則,舉理來說:

  1. 清晨出門看到外面整片馬路以及窗台的花圃都是濕的,可以推論昨晚有下雨。
  2. 死者身上致命的槍傷,與被告所有的槍枝彈道吻合,可以推論死者是遭這把槍枝殺害。
  3. 屋內有大量被害者血跡並檢驗血跡噴濺情形可推論該屋為嫌疑人犯案現場。

經驗法則生活上常見或廣泛使用的原則,是生活累積的原則或經驗,例如:

  1. A在上午10:00時被人目擊在高雄,不可能10:20就出現在台北。
  2. 一般人被拿槍指著都會感到害怕,因此被告主張這不是恐嚇就不符合經驗法則。

總結來說,論理法則和經驗法則都是判斷事實的依據,但論理法則更具普遍性和必然性,而經驗法則則更多地基於生活經驗,可能有例外情形。

無合理懷疑

最後,大家都了解了犯罪事實要透過證據去認定,也帶大家了解了證據能力、證明力以及自由心證,那法院要如何依據證據做出判決呢?證據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判一個人有罪?

其實實務上要取得100%的證明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每件案件都有100%決定性直接的證據當然是最好,但現實層面是很困難的,那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判決一個人有罪呢?對此最高法院的見解認為訴訟上的證明,必須達到通常一般人都不會有所懷疑,而能得到確信是真實的程度,才可以對被告作出有罪的認定。倘若尚未達到此一證明程度,而有合理懷疑的存在時,為了避免冤獄以及保障人權,基於無罪推定原則,寧可錯放也不可以錯罰,只要有一絲絲合理的懷疑認為可能不是這個人做的就只能判決被告無罪。

以上說明,如果下次再有人在網路上隨便說什麼恐龍法官、自由心證隨便亂判,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反駁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彥妤律師的沙龍
14會員
32內容數
將在這裡分享實用的法律文章、喜歡的書籍以及觀點!希望法律能更深入生活,而不再令人畏懼。快來一探究竟吧!
2025/04/24
本文探討臺灣法律對於初次吸食大麻等毒品者的處理方式,包含觀察勒戒、強制戒治、緩起訴附戒癮治療等,說明其差異與流程,並提供法律諮詢資訊。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臺灣法律對於初次吸食大麻等毒品者的處理方式,包含觀察勒戒、強制戒治、緩起訴附戒癮治療等,說明其差異與流程,並提供法律諮詢資訊。
Thumbnail
2025/04/08
這篇文章詳細說明僱主在職場性騷擾事件中應如何處理,以及被害人可利用的申訴管道。文章涵蓋了僱主知悉性騷擾事件的不同途徑(被害人申訴或傳聞)下,應採取的立即有效糾正及補救措施,以及申訴事件的通報義務和外部申訴管道。文章強調僱主應負起職場性騷擾防治義務,並呼籲重視職場友善環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4/08
這篇文章詳細說明僱主在職場性騷擾事件中應如何處理,以及被害人可利用的申訴管道。文章涵蓋了僱主知悉性騷擾事件的不同途徑(被害人申訴或傳聞)下,應採取的立即有效糾正及補救措施,以及申訴事件的通報義務和外部申訴管道。文章強調僱主應負起職場性騷擾防治義務,並呼籲重視職場友善環境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介紹職場性騷擾的定義、樣態、認定標準以及僱主的防治義務,並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說明僱主應如何預防及處理性騷擾事件,以確保職場安全。
Thumbnail
2025/03/27
本文介紹職場性騷擾的定義、樣態、認定標準以及僱主的防治義務,並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說明僱主應如何預防及處理性騷擾事件,以確保職場安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行政爭訟所涉的行政法律關係種類繁多,準據法規多如牛毛,牽涉的法益異於一般私法爭訟,待證事實也千奇百怪,故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及方式,亦與民、刑訴訟不盡一致。甚至,為追求爭訟事件所涉事實之真相,有時尚非依循一般舉證責任法則與證據方法所能獲得。 故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44
Thumbnail
行政爭訟所涉的行政法律關係種類繁多,準據法規多如牛毛,牽涉的法益異於一般私法爭訟,待證事實也千奇百怪,故舉證責任之分配法則、證據方法與調查程序及方式,亦與民、刑訴訟不盡一致。甚至,為追求爭訟事件所涉事實之真相,有時尚非依循一般舉證責任法則與證據方法所能獲得。 故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44
Thumbnail
提供法律諮詢一段時間後,我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來問法律問題的人,常處於極端狀態。犯罪事實不是私人糾紛,影響涉及公權利,需要審酌各種證據資料才能認定。如何透過公證來保障自己無罪,是不可能的。需要與律師討論做準備,或在收到傳票後再討論該怎麼處理。
Thumbnail
提供法律諮詢一段時間後,我們觀察到一個特殊現象。來問法律問題的人,常處於極端狀態。犯罪事實不是私人糾紛,影響涉及公權利,需要審酌各種證據資料才能認定。如何透過公證來保障自己無罪,是不可能的。需要與律師討論做準備,或在收到傳票後再討論該怎麼處理。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上次介紹了搜索的制度,並不是每一種搜索都需要有搜索票,但也不是不用搜索票就可以隨便亂搜索!今天就帶您來看警調單位搜索過程不合法,所蒐集的到證據是否還能作為證據?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上次介紹了搜索的制度,並不是每一種搜索都需要有搜索票,但也不是不用搜索票就可以隨便亂搜索!今天就帶您來看警調單位搜索過程不合法,所蒐集的到證據是否還能作為證據?
Thumbnail
該案的法官雖然做出有利受益人的判決,很可惜的是沒有清楚說明受益人何種權益遭受損害。 民法184有3種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應一一審查達成的要件,才可以在不同個案的基礎下,保護客戶的利益。
Thumbnail
該案的法官雖然做出有利受益人的判決,很可惜的是沒有清楚說明受益人何種權益遭受損害。 民法184有3種獨立的請求權基礎,應一一審查達成的要件,才可以在不同個案的基礎下,保護客戶的利益。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爭端,有些可能是小型的私人糾紛,有些則可能涉及更為複雜的刑事案件。然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許多人會陷入猶豫不決的情況中。特別是在考慮是否報警或提起訴訟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不安。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糾紛和爭端,有些可能是小型的私人糾紛,有些則可能涉及更為複雜的刑事案件。然而,當這些問題出現時,許多人會陷入猶豫不決的情況中。特別是在考慮是否報警或提起訴訟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到迷茫和不安。
Thumbnail
事務所轉傳給我 裡面的內容 我想已經是不擇手段的對我提出各式不合事實的指控 除了理性準備後續訴訟外 除了徹底的傷透心外 已經沒有任何其他情緒 然後我也發現 當心已經被徹底傷透 就沒有什麼可以再傷害我了...
Thumbnail
事務所轉傳給我 裡面的內容 我想已經是不擇手段的對我提出各式不合事實的指控 除了理性準備後續訴訟外 除了徹底的傷透心外 已經沒有任何其他情緒 然後我也發現 當心已經被徹底傷透 就沒有什麼可以再傷害我了...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遭遇民事、刑事案件煩心,但如果能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位值得託付的律師協助釐清案情並進行訴訟,想必是多數人的願望。然而讀者徵詢的人是否是真律師?如何分辨真假律師?是否可以透過政府提供的管道查詢律師?如果你對於相關問題有所疑惑,法洛威將為你解答相關問題。對於律師專業度足夠與否有興趣的讀者,歡迎
Thumbnail
生活中難免遭遇民事、刑事案件煩心,但如果能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位值得託付的律師協助釐清案情並進行訴訟,想必是多數人的願望。然而讀者徵詢的人是否是真律師?如何分辨真假律師?是否可以透過政府提供的管道查詢律師?如果你對於相關問題有所疑惑,法洛威將為你解答相關問題。對於律師專業度足夠與否有興趣的讀者,歡迎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4月23日上午10點,憲法法庭為審理【111年度憲民字第904052號王信福等聲請案】及相關併案共37件聲請案,有關刑法第33條第1款、第226-1條、第271條第1項、刑法第332條第1項、第348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和第2項以及刑事訴訟法第388條等規定行言詞辯論。開啟了死刑存廢這個大哉問!
Thumbnail
身為一個紀錄時常被法院要求提供作為審理證據的心理師,每每看到法庭攻防的段落,總是不由自主想,我的紀錄在庭審過程中是如何被詮釋?如果是我親自出庭接受詰問,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或許是為了強化導演想要呈現的主題,墜惡真相的法院攻防段落與我認知中真實的審理多有落差,但又非常符合我對人的理解。
Thumbnail
身為一個紀錄時常被法院要求提供作為審理證據的心理師,每每看到法庭攻防的段落,總是不由自主想,我的紀錄在庭審過程中是如何被詮釋?如果是我親自出庭接受詰問,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或許是為了強化導演想要呈現的主題,墜惡真相的法院攻防段落與我認知中真實的審理多有落差,但又非常符合我對人的理解。
Thumbnail
對方做的事情都是千真萬確,但卻苦無證據無法提告?本文分享當沒有證據時該怎麼辦。教您如何保護權益,提起訴訟,以及無證據時是否可以提告,以及如何證明自己的情形。
Thumbnail
對方做的事情都是千真萬確,但卻苦無證據無法提告?本文分享當沒有證據時該怎麼辦。教您如何保護權益,提起訴訟,以及無證據時是否可以提告,以及如何證明自己的情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