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九點,我順利把女兒放倒。
那一刻,我滿心期待:今晚,也許能比前幾晚好睡一點吧?
結果十點多她醒了,開始了她獨有的失控秀:翻滾、舔牆、抓頭髮、啊啊叫。
她不哭,但明顯情緒滿點,我怎麼安撫都沒用。
期間,我先生三進三出房間,最後一次進來時整個人自帶低氣壓。我知道他有睡眠壓力,因為他答應我明天早上八點半供早餐。
但眼前這場嬰兒版的午夜翻滾大賽已經快把我逼瘋,我只好低聲說:「你先去休息,我可以的。」
我真的以為她快睡了。結果她沒有。
她還抓我頭髮、嘗試撞牆、各種翻身,像是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來對抗睡神。
最後我抓她來想吸個鼻涕,結果還沒吸,她就爆哭。是那種沒有眼淚的崩潰型哭法。
我不動她了,讓她哭一哭自己調節情緒。
哭完,她蹭到我身上,喝了幾口奶,就斷電了。
我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喘息一下。
於是,我腦中閃過一個溫柔的念頭:「要不要去主臥抱抱老公,感謝他的三進三出?」
然後,就在我打出訊息的當下——她「彈坐起來」,一臉「我人在哪」的懵樣,還帶著哭聲。
我立刻收手機、低身撈抱、貼心噓噓,一連串連我自己都佩服的動作,成功把她壓制回床。
她翻個身,趴著睡了。
我坐在她身邊,看著這一切,只能苦笑。
她像是裝了什麼心電感應雷達,我連想離開房間的念頭都逃不過她的偵測。
於是,我下定決心,今晚我哪兒也不去了——除了廁所,我哪兒也不去了。
我真的不想再體驗剛剛那段哄睡的輪迴,真的不想。
⸻
我曾經以為,哄睡是一場技巧戰,後來才發現,它更像是一場情緒接力。
她累了,但還在學習怎麼讓自己停下來,而我累了,卻還得學會在崩潰邊緣陪她一起走完這段夜路。
這一夜,我沒有完美,但我完成了。
我不是完美的媽媽,只是很努力很努力不對她發脾氣的媽媽。
如果明天她還是雷達全開,那我至少今晚撐住了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