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認為,現代新儒家常以現代西方架構詮釋古代中國思想家的著述(尤其孟子的心性論),這是為人所詬病之處。因為現代西方的思考架構的「範疇分類」、「二分存有架構」顯然非中國古代哲人的思考模式;兩者的思考是截然不同的。
即便兩個人的對話都可能會誤解對方的意思,更別說是文章,甚至是古人的文章;因此個人覺得想要完全理解到作者的真意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能夠通靈、心電感應等)。讀者將文章進行自己的詮釋,當然多少能在其中得到收穫,但有可能與作者的真意偏差甚遠,且世間將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更值得嘉許的讀書方式應是回到文章本身,揣摩當時人的思維模式去盡力、無限地接近作者所想傳達的真意,如此一來雖不中亦不遠矣。
寫於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