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性一」變成「性二」——現代新儒家孟子心性論讀法商榷〉蔡錦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作者認為,現代新儒家常以現代西方架構詮釋古代中國思想家的著述(尤其孟子的心性論),這是為人所詬病之處。因為現代西方的思考架構的「範疇分類」、「二分存有架構」顯然非中國古代哲人的思考模式;兩者的思考是截然不同的。


由於個人對於孟子的心性論,以及牟宗三等人對其著作的詮釋完全不了解,也沒讀過《圓善論》等文章,因此對於作者所批評之事亦無法立刻產生共鳴或不認同之感。然文末162頁中「詮釋學將詮釋者的世界觀和實存感受視為詮釋活動寶貴的起點與終點……乾嘉經學家的治學方法雖不能經常真做到『回到古義本身』的地步,但至少不會像宋明理學家那樣『我註六經,六經註我』,離經文而空言義理。」這一段,使我回想起學期初和同學曾討論關於「作者的真意」相關問題。


即便兩個人的對話都可能會誤解對方的意思,更別說是文章,甚至是古人的文章;因此個人覺得想要完全理解到作者的真意是幾乎不可能的(除非能夠通靈、心電感應等)。讀者將文章進行自己的詮釋,當然多少能在其中得到收穫,但有可能與作者的真意偏差甚遠,且世間將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更值得嘉許的讀書方式應是回到文章本身,揣摩當時人的思維模式去盡力、無限地接近作者所想傳達的真意,如此一來雖不中亦不遠矣。


寫於2024.12.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藍醫-avatar-img
2025/06/27
這倒讓我想起了冥想, 我練冥想已有二十年以上的時間。 直到近年,我愈來愈意識到一個現象: 冥想,本是講求「空」、講求放下,是與萬物同在、無為而無不為的狀態。 然而這門古老的修行方式,傳到西方後,竟被重新包裝為「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 而當它再度傳回東方,便已不再是原來的模樣。 從原本的「空」,變成了「覺察」; 從無所求的觀照,轉變為有目標的專注與調整。 這樣的轉變,使得: 冥想,不再是無為之境,反而成了追求效率、自我優化、情緒管理、增強掌控度的工具。 或許這說明了一件事: 文化的流動,總會夾帶著詮釋與目的。 一旦離開原初的土壤,它所承載的意義,也終將悄悄變了樣。
自由靈魂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7
藍醫 確實,文化的交流傳遞,總是會伴隨某種程度的改變,要保留完全的傳統反而是困難的,因為彼此交流的文化會互相影響。 我認為這其實不全是負面的,因為重新詮釋後,也能夠帶給人們不同的意義;關鍵在於,我們要知道原先的冥想和「正念冥想」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img
有所思,有所感∣一隻自由靈魂的貓
22會員
129內容數
與我一起探尋自我,在思考與感悟之間找到成長的方向。
2025/06/19
本文作者認為莊子所謂「天人關係」,常被過度簡化地詮釋為自然與人文;若不能明白天∕人之交界與關係,則幾乎無法如實地了解莊子的思想,同時也無法真正地以人的姿態存在。因此他重新疏解莊子書涉及「天」的段落,討論其原發語境與閱讀功能;並將「天人關係」列為並聯的觀念考察。
2025/06/19
本文作者認為莊子所謂「天人關係」,常被過度簡化地詮釋為自然與人文;若不能明白天∕人之交界與關係,則幾乎無法如實地了解莊子的思想,同時也無法真正地以人的姿態存在。因此他重新疏解莊子書涉及「天」的段落,討論其原發語境與閱讀功能;並將「天人關係」列為並聯的觀念考察。
2025/06/11
這是一本可愛又輕鬆的書,引導讀者透過五個步驟擺脫左腦控制,回歸直覺,並介紹「電梯呼吸法」和「右腦散步」等方法練習右腦。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插圖說明,但持續練習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6/11
這是一本可愛又輕鬆的書,引導讀者透過五個步驟擺脫左腦控制,回歸直覺,並介紹「電梯呼吸法」和「右腦散步」等方法練習右腦。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和插圖說明,但持續練習才是關鍵。
Thumbnail
2025/05/29
作者蔡振豐探討莊子【人間世】中,孔子關於「心齋」的「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三層次意涵,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並以庖丁解牛、視障者的手杖說明「聽之以氣」的境界與實際應用。
2025/05/29
作者蔡振豐探討莊子【人間世】中,孔子關於「心齋」的「聽之以耳」、「聽之以心」、「聽之以氣」三層次意涵,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並以庖丁解牛、視障者的手杖說明「聽之以氣」的境界與實際應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二 朱自清為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寫了一個序,起首的見解頗為透徹獨到,可惜這個見解被現今的漢語語言學者束之高閣,因而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述繁多,卻總是不見梗概。朱自清雖然不是語言學家74,對漢語的觀察卻相當有意思。下面引述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1 若干問題的澄清 2.2 虛字 二 朱自清為王力的《中國現代語法》寫了一個序,起首的見解頗為透徹獨到,可惜這個見解被現今的漢語語言學者束之高閣,因而有關漢語語法的論述繁多,卻總是不見梗概。朱自清雖然不是語言學家74,對漢語的觀察卻相當有意思。下面引述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六 其實現代「語義」一詞並不適用於前節對中國語的觀察,因為中國語語法所關心的語義幾乎僅僅是字義而矣。現在讓我們按此進一步的觀察來探究一下中國語的表達能力問題。關於中國語的表達能力,香港的陳耀南先生於1980年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名為《中國語文通論》。這本只有一百多頁的小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把哲學視為『從人的理性出發,尋找他最深的關懷的一種過程』,而不是把近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所發展的那一套哲學,這樣中國的儒家思想是一種哲學。」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傅佩榮:「當社會規範漸漸瓦解,儒家告訴世人不用怕,價值判斷不在外面,而在內心的真誠和良知而來,由內而發產生力量。」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Thumbnail
  在陸劇《覺醒年代》中,陳獨秀說明《新青年》宣揚西方民主與科學等進步思想(革新派),而反對中國傳統孔教三綱(保守派)的原因:   「中國舊學,是世界學術中的一部分;儒家孔學,是中國舊學中的一部分;孔教三綱,是孔學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孔學本分之內的價值存在,我們並不反對
Thumbnail
兩兩襯托對比而成相對概念。
Thumbnail
兩兩襯托對比而成相對概念。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Thumbnail
傅佩榮:「對於中國的國學、哲學,要學就要學得透澈、精準,否則浪費時間、消耗生命,完全不值得,因此要從先秦儒家文本入手,不要理會宋明清學者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