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更快樂:活出美好人生的七堂課》

★希臘斯多葛主義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所言:
「重點不在於發生何事,而是你回應事情的方式。」
【他人中心】
我們處於自我中心的狀態時,我們將自己視為宇宙的核心,人際關係對我們而言是單向的。
我們會對他人產生影響,但他人對我們產生影響的力度不大,因為我們不會將他人的觀點納入思考。
與自我中心的孩子不同的是,自我中心的大人對當下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十分敏感。我們會把自己的問題放大,也無法理解別人也有自己的困難,即使知道他人也面臨問題,我們仍認為自己的問題更為重要。
對我們來說,我們自己所經歷的困難才是最值得關注的。
然而,我們可以選擇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我們更加快樂,也就是「他人中心」(allocentric view)。
他人中心觀點能理解他人的立場,並認識到社交網絡的相互連結。
我們的自我縮小了,變得與他人的大小差不多,人際關係將更對等。
我們會開始意識到他人有他人的問題,且這些問題對他人的影響程度,可能比我們的問題影響自己的程度更大。
透過這樣的觀點,讓我們能換個角度看事情,進而減輕我們自身的煩惱。
就如俗話所說:「與人分擔,憂愁減半。」
當我們「更以他人為中心」來思考和行為時,我們就能從他人的支持中得益,甚至在關注他人的過程中發現意想不到的快樂。
【將自己從負面的情緒與想法中「抽離」】
大聲說出:「我不等於我的感受、情緒、過去或信念。」
並對自己說:「我只是擁有這些感受、信念和情緒而已。」
這種用語上細微的轉變,可以幫助改變自我認知、調整心態。
【放個「社群媒體離線假」】
放假一天,並寫下感受。
如果一定要用社群媒體,請規定自己的使用時間,才不會擠掉「真實」與他人相處的時光。
【小心反芻式思考】
思緒漫遊時,把漫遊的內容寫下來,並在心思飄往負面方向時,辨認出它的存在。
開始負面思考時,試著讓自己分心,或做一些需要專注的事情。
【重新掌握注意力】
應該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打開書本沒幾分鐘,就開始想中午要吃什麼;會議還沒開完,腦袋已經飛到假日行程;明明只是打開手機回訊息,結果一小時過去,卻連訊息都還沒回。
我們總是會說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但其實問題不只是分心,而是因為我們常常把注意力交給了錯的東西。
負面新聞、無止盡的資訊滑動、反覆出現的自我懷疑—它們都在悄悄占據我們的心智空間,讓我們無法專注,也無法快樂。
當我們學會重新掌握注意力,把心思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上,幸福感也會悄悄回來。
【練習心理距離】
使用非第一人稱,拉出你與你的問題之間的距離。
寫下任何困擾,接著用像是朋友給你建議的模式,看待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現在因為某事不開心,把自己投射到未來一年或五年後,這應該能讓現在的狀況看起來更加暫時且轉瞬即逝。
【活出美好人生的七堂課】
1.改變自我
翻轉慣性思維,重新定位「我是誰」。
2.杜絕社交孤立
人是社交動物,需要群體的營養素。
3.不做負面比較
不用贏過全世界,也能喜歡自己。
4.練習樂觀
不是裝沒事,是學會相信會來好事。
5.掌控注意力
聚焦在哪裡,情緒就往哪裡走。
6.連結他人
從共感、信任到文化共鳴,產生美好回音。
7.跳脫思考
別只活在「想法」裡,世界正等著展開。
~布魯斯.胡德(Bruce Hood)/加拿大出生的英國心理學家,劍橋大學博士。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學專任教授。主要研究包括直覺理論、自我認同、本質主義和成人思維背後的認知過程。現為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實驗心理學系認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練習更快樂:哈佛教授教你活出美好人生的七堂課》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Seven Lessons for Living Well》
【博客來書店購買《練習更快樂》】
【金石堂書店購買《練習更快樂》】
#練習更快樂 #人生 #快樂 #生活
#閱讀 #閱讀筆記 #讀書 #讀書筆記
#書摘 #精選書摘 #書摘分享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5e8c0f0efd89780001c4bfee
【偶希都理~痞客邦】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https://matters.town/@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