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當老大?先別急著想「治」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家長問道:幼兒園老師投訴,孩子在班上常常想當老大、好勝心強,會威脅同學、或作勢要處罰同學,如果同學不照他的意思做,他就會動手(打、推、踢桌子牆壁、或摔東西)。在家時也有好好跟孩子說,孩子都說好,但…去到學校,又是一樣的狀況(教室有攝影機,老師給家長看過影像,確如老師說的那樣)請問我到底該怎麼教孩子呢?


1. 想當老大不見得是壞事,或許那是孩子的「領導潛能」


孩子若很好勝、會想當同儕中的老大,代表孩子有想法、有主導慾,但因年紀小,目前還在「初階」狀態:語言粗糙+情緒不穩+社會化不足。他不是壞孩子,只是領導特質尚未成熟,若適時引導,孩子將來或許很有影響力。


2. 孩子威脅同學:因為他以為那就是「權力」的樣子


當孩子威脅「你不聽我的話、我就不要你了!」通常他不是真的要把同學丟掉,而是試圖用他認知中的「強者語言」,來達到目的(或保護自己)。當孩子的內心感到失控、挫敗、或羞辱──他還不會表達「老師,我覺得我沒被尊重」、或是「老師,同學不和我一起玩,我感到很失望」。


3. 情緒的體驗才剛剛開始,只能用「大吼」來壓倒你


學齡前的孩子,通常情緒來得快、卻走得慢,加上詞彙量小、情緒感受不適,導致孩子只能拿出唯一的三個招數:「一哭二吼三尖叫」。孩子不是故意針對你,只是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及排解那些不舒服的情緒體驗。


4. 對孩子「講道理」就像對牛彈琴,因為他的大腦還沒長好


這個年紀的孩子,他的「感覺」是很真實的;大人口中的「道理」,卻抽象難懂。他的大腦還在發展中,尤其當情緒上來時,我們越是「講理」,孩子越想「證明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可以這樣做】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孩子爆炸時,先陪在身邊,安住自己,不急著說教。就像颱風天,你不會在堅持要邊被風吹、邊修屋頂。等風過了,孩子平靜後,再來談「行為與後果」。


●幫孩子翻譯情緒,建構「適合的說話方式」


當我們核對孩子的期待:「你是不是很希望被聽到?」「你現在很生氣,是不是覺得不被尊重了?」就可以用這些話,慢慢替他建一條「與外界好好溝通」的橋樑。「同理」先於「說理」,當孩子的情緒被接住了、耳朵和心才會打開,把我們教的「道理」聽進去。


●提供正向的權力出口


孩子若想當老大,可以安排他當「小幫手」、「小隊長」、「點心分配長」…等,讓他在可被接受的框架中,體驗到「作主的權力」,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貢獻、與對世界的正面影響力。


●當孩子語出驚人,用幽默化解,再引導回來


「哇,你叫我吃大便?你怎麼知道我是糞金龜!大便是糞金龜的最愛哦!超好吃的,你要試試嗎?」認真就輸了!不妨用輕鬆、幽默的語氣解鈴,氣氛不緊張後,再找適當的時間引導孩子:「如果感到生氣、或委屈可以告訴我,但不能用不禮貌的語言對人說話喔。」


●引導孩子學習「冷靜」:生氣時可以玩躲貓貓


建立屬於孩子的冷靜角,例如:「獅子洞」、「太空艙」——不是懲罰區,而是讓孩子可以有個安全之處,專屬的「降溫」之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歲左右的孩子,像一隻正在長牙的幼獸——有力氣、但還無法咬「對」東西;有主張,但還不懂怎麼好好表達。這時候,大人的穩定和理解,就是他學會「當老大不等於踩別人」的最佳養分。


他不是要反叛,只是他目前能力笨拙,只能用最不討喜的方式喊:「我有影響力嗎?有人在聽我說嗎?有人在乎我嗎?」


下次,當孩子又搶著「當老大」了,深呼吸,先別急著「修正」孩子。試著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想有價值、想被理解、想被看見、想被肯定、想被在乎。


仔細感受…你會發現:


我們大人自身的「渴望」,與孩子的…其實都是一樣的呢。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高佳均


#停課同伴問鼓棒


#停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同理 #連結


#棒 #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正向意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41會員
280內容數
2025/06/16
#課題分離:是認清親子關係的本質,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 ⠀ 我們無法阻止孩子長大, 但我們可以選擇——在孩子長大遠行前, 將我們彼此的心,繫得溫暖又牢固。 關鍵,在孩子的「心理依附」。 而童年,是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階段   還記得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6/16
#課題分離:是認清親子關係的本質,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 ⠀ 我們無法阻止孩子長大, 但我們可以選擇——在孩子長大遠行前, 將我們彼此的心,繫得溫暖又牢固。 關鍵,在孩子的「心理依附」。 而童年,是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階段   還記得孩子小的時候
Thumbnail
2025/06/01
「孩子寧願被罵,也不要被忽視。」E在課程結束後數個月,特地來訊分享,當初的這句話,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她心中盪開一圈圈的漣漪。E的體晤,也讓我再次有所感觸。 父母總想買品質最好的玩具給孩子、在學習上也尋找最棒的資源──畢竟那是我們對孩子愛的展現。但有時我們忘了,最珍貴的禮物,就藏在容易被
Thumbnail
2025/06/01
「孩子寧願被罵,也不要被忽視。」E在課程結束後數個月,特地來訊分享,當初的這句話,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她心中盪開一圈圈的漣漪。E的體晤,也讓我再次有所感觸。 父母總想買品質最好的玩具給孩子、在學習上也尋找最棒的資源──畢竟那是我們對孩子愛的展現。但有時我們忘了,最珍貴的禮物,就藏在容易被
Thumbnail
2025/05/27
#7歲的妞教我的事 有一種小孩,很會為自己爭取、一哭二鬧我要肯德吉樣樣來。也有一種小孩,很能體貼他人,沒有人要求他懂事,他就會自己主動委屈求全──妞就屬後者。 週未旅遊結束後,快上高速公路前,後座突然傳來妞妞猶豫的聲音:「媽媽...我的巾仔在後車廂。」那條洗到起毛邊的小毛巾,是她每晚必須
Thumbnail
2025/05/27
#7歲的妞教我的事 有一種小孩,很會為自己爭取、一哭二鬧我要肯德吉樣樣來。也有一種小孩,很能體貼他人,沒有人要求他懂事,他就會自己主動委屈求全──妞就屬後者。 週未旅遊結束後,快上高速公路前,後座突然傳來妞妞猶豫的聲音:「媽媽...我的巾仔在後車廂。」那條洗到起毛邊的小毛巾,是她每晚必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Thumbnail
時常聽到許多家長都會抱怨小孩講一次兩次都無法改進缺點,甚至設定第三次講不聽就會直接打下去的規定,每次聽在我耳裡都為孩子感到心疼,忍不住告訴這些家長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可能是沒有「能力」做到,或是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持續執行,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做的並不是打罵,而是去找出孩子做不到的原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