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候診室外,人潮如織;診間內,醫師分秒必爭。今天,我陪他走進馬偕眼科,109號,是我們的數字,但他心裡裝著的,遠遠不只是等待。
醫生一現身,話語簡短明確,三言兩語間完成診斷與安排。對他來說或許已是日常;對我們而言,卻像站在茫茫霧中,試圖拼湊一張未來的地圖。而老公——我身旁這位一向穩重的男人,此刻卻滿腹疑問、明顯緊張。他的話反覆,他的眉頭深鎖,我知道那不是多疑,而是一種無法掌控的不安。
我想替他問,怕耽誤醫師的節奏;我忍不住記錄每一句醫囑,卻也感覺自己像是不會游泳的人,在激流中救人。我用力吸收,用力理解,只為下一秒能用溫柔語氣,解開他心頭那些結。走出醫院已是午後三點四十。醫師還在努力,病人還在排隊,而我們,帶著預約的手術7/9與複雜的心情回家。這不是我第一次陪診,卻是我第一次真正明白:家屬的角色不是旁觀者,而是那個在病人動搖時,靜靜守著、輕輕撐起他的人。
願這次手術,讓他的世界更明亮;而願這段過程,也讓我們的牽手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