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中有時會訪談到職場媽媽,白天是全職的員工,下班後是第二輪班的媽媽工作。
常常言談中感受到她們對生活的無奈、育兒疲累,從自在美少女成為繞著家庭孩子團團轉的太勞(太過疲勞)。
家裡只要有小孩,家庭勞動就會突然暴增。「要求」這個行為的本身,就是媽媽的家庭勞動之一。
責任感愈重的人,抓在身上的事就多,難免多做多錯,自責感愈重。那麼,對孩子的遺憾與歉疚,隨手抓就有一大把。除了實質體力、時間的付出,還有更多,腦力挑戰(小孩出生後可以多100件瑣事,媽媽們總是多工高手),心理上的衝突,包含伴侶關係轉變,家庭生活變動(新的成員、新的生活習慣與作息),失去自我的掙扎,有時還會牽涉到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的複雜議題。
孩子如鏡,照出媽媽的童年,有心的媽媽會想要好好再長大一遍。修復與療癒自己,是藉著養育孩子順便助益自己的良好機會。
關係或許經得起大風雨,但時常經不起日常的細碎磨難。
這些不為外人得知的隱微幽暗,每個媽媽各有自己的天堂路要走。然而同為「媽媽」,只消互看一眼,便懂同在道上修行難以言喻的苦楚。
當媽媽,也要做「自己」
讀這本書會有一種「怎麼都說中我的心聲」的感覺。像一個「真心話放大器」,把那些塞到心裡最角落的小os,藉由作者之筆躍上紙面,讓妳知道自己不孤單,最後還有一隻隱形的手拍拍妳的肩。
現代很多寫給媽媽的書都會提到「要留時間照顧自己」。可是究竟怎樣才能真正照顧到自己?
Shopping? 拿老公的卡狂刷? 吃鹹酥雞喝珍奶配劇? 假日睡到自然醒?半夜滑手機滑到昏倒?和閏密去做SPA喝下午茶?
或許都是,但在這本書裡,我想特別推荐這2篇:
<<如果給媽媽一天時間會怎麼用>>,以及 <<如何做一位有自我價值感的媽媽>>。
有時候,媽媽突然有了空閒時間,卻發現自己不知該做什麼,該去那裡,或是明明出了門,眼睛看的心裡想的都是家中需要的東西,孩子喜歡的東西,忘了把聚光燈回到自己身上,或是捨不得為自己花錢。
媽媽要扮演的角色眾多,且各個角色的壓力也大,沒有了核心價值,容易把自己搞丟了,迷失自我。
建立自我價值觀,包含時刻覺察自己的需要,試著自我滿足,經營精神生活,跟人有深刻連結。
自我肯定包含挑選適合自己的環境,如果我們任自己委屈,那也是我們的選擇之一。時間省下來給自己,記得運動,運動能帶來平靜,專注在身體的經驗,那樣便很接近專心,可以讓自己重新歸零,讓大腦休息。我所看到的高自我價值感的媽媽,是有時間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媽媽會覺得,怎樣都抽不開身,尤其是全職育兒,生活完完全全地跟孩子捆綁在一起。
但是,無論如何,請妳都一定要嘗試,放下手上所有工作,找人代勞,走出家門,就2小時也好,去喝杯咖啡、洗個頭髮、抒壓按摩、逛逛喜歡的商店、散步或從事自己喜愛的運動、讀幾頁書,或者,就找個地方坐著發呆。
不擔心家裡堆積的雜務,不去想孩子是否有被照顧好,不煩惱明天要怎麼過,就是單純感受一下,在當媽媽之前,「自己」的感受、價值、情緒、需要。
然後,下回再試一次。
因為,無論是不是媽媽,妳本來就是妳。
在接下「媽媽」這份終身無給職的同時,妳的人生也一直在進行著。
當我真正開始愛自己,我不再犧牲自己的自由時間。不再去勾畫什麼宏偉的明天,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做自己熱愛,讓心歡喜的事,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韻律。今天我明白了,這叫做「單純」。 --卓別林
-------------------------------------------------------------------
- 書名: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
- 作者:洪仲清
- 出版社:麥田文化
- 出版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