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瑽寧醫師曾在衛教影片中提過,高敏感孩子的特質:觀察細、感受深、反應大、身心累。
高敏感孩子,成長很不容易
如同在<<蘭花與蒲公英>>裡所描述的,高敏孩子容易受環境影響,需要好的照料,方能綻放。
在高敏感族眼中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呢?好多好多的訊息,好多好多的聲音,別人的眼神、話語、肯定、批評,都會琢磨許久。
高敏感的孩子被稱讚時,反而會覺得壓力很大,因為他們得到的訊息是「不這麼做不行」。他們會去觀察對方期待什麼,更會為了符合對方的期待而努力,會因為責任感和壓力而更緊繃。高敏感兒擁有較強的同理心,容易受他人的心情影響,所以會勉強自己去配合別人。
同理心強的高敏感孩子會讀取他人的心情,並努力去配合他人,在成長過程中,一旦因為充滿壓力的環境造成心理受傷、心靈受傷,導致自我無法順利發展時,過度同調性就會愈來愈強。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也很模糊,所以容易累積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都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把自己的事往後放,最後反而讓自己受傷。
心思細膩的敏感小孩,很容易負面思考,也很容易自責,加上多數是完美主義,總認為「不這麼做不行」所以經常會認真過頭將自己逼到絕境。
敏感的孩子一旦討厭某個事物,就會徹底厭惡該事物的一切。和老師合不合得來,對敏感的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問題,敏感的孩子最怕歇斯底里、高壓、用尖銳聲連珠炮似說話的老師。
愈善良的孩子愈會壓抑自己,認為自己不能太任性,所以同樣會累積壓力。
在青春期,那些外表看似乖巧的孩子,反而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不隨意將情緒、感覺表達出來的孩子最危險。
過度敏感的人在看到父母的臉色後,往往有話也不敢說,許多人都是在這種受他人影響的狀況下長大,因此責任感和自責感較強。因為沒有自信,為了避免失敗、避免被他人批評,過得戰戰兢兢。
如何面對高敏感孩子的情緒
肯定孩子的存在,完全接受並認同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
在面對高敏感孩子時,有個重要的關鍵是要愛自己、不責備自己,因為孩子的敏感特質造成孩子的痛苦,並非媽媽的不對。
不論是誰都得接受自己的特質而活,無法否定也無法刪除。要幫助高敏感族,不只需要能理解他們並伸出援手的人,也需要時間、空間,重要的是別責備他們,要懂得對他們說「這樣就行了」。
對孩子來說,「媽媽不站在我這一邊,是站在別人那一邊」或「比起我,媽媽比較重視社會眼光」都會讓孩子失望。孩子深切渴望父母的理解。
高敏感兒身邊的大人,需要告訴敏感的孩子,雖然會因為心思細膩而容易受傷,但也因為如此更容易將這個特質化為強項。
沒有孩子會打從心底想要媽媽替他擔心,每個孩子都希望媽媽能笑口常開,更不希望媽媽因為自己而煩惱、難過。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孩子,並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思。基本上,要用關懷態度來守護孩子,抱持發生事情時一定會支持孩子的態度,與孩子維持適度的距離,才是最佳的親子關係 。
做為社會群體少數的高敏族,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沒有那個時代比現在更需要能慎重思考、深層感受、察覺任何芝麻小事,最後還能看破大局的人才,相信他們今後會更為人所需。
他們能善待人們,也能理解人們的痛苦,他們的善良與同理心,能療癒人們。
比起只為自己的樂趣而活,若能對自己的使命產生自覺,這樣的人會活得更堅強。自己能對某些人有助益,自認能幫得上人,也能讓周遭的人感到開心,這些都逐漸成為驕傲與自信。
高敏人的內心世界,在鈍感人眼裡或許是難以想像的,但世界之所以有各種創造和發展,也是因為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人。
這個社會若能對高敏感特質有更多理解和尊重,這些孩子將來就能發揮天賦大放異彩。
----------------------------------------------------------------------------------------------
- 書名: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 作者:長昭睦雄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年: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