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手札|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黃瑽寧醫師曾在衛教影片中提過,高敏感孩子的特質:觀察細、感受深、反應大、身心累。

高敏感孩子,成長很不容易

如同在<<蘭花與蒲公英>>裡所描述的,高敏孩子容易受環境影響,需要好的照料,方能綻放。

在高敏感族眼中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呢?

好多好多的訊息,好多好多的聲音,別人的眼神、話語、肯定、批評,都會琢磨許久。

高敏感的孩子被稱讚時,反而會覺得壓力很大,因為他們得到的訊息是「不這麼做不行」。他們會去觀察對方期待什麼,更會為了符合對方的期待而努力,會因為責任感和壓力而更緊繃。高敏感兒擁有較強的同理心,容易受他人的心情影響,所以會勉強自己去配合別人。
同理心強的高敏感孩子會讀取他人的心情,並努力去配合他人,在成長過程中,一旦因為充滿壓力的環境造成心理受傷、心靈受傷,導致自我無法順利發展時,過度同調性就會愈來愈強。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不只是敏感,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線也很模糊,所以容易累積負面情緒,而且他們都會先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著想,把自己的事往後放,最後反而讓自己受傷。
心思細膩的敏感小孩,很容易負面思考,也很容易自責,加上多數是完美主義,總認為「不這麼做不行」所以經常會認真過頭將自己逼到絕境。
敏感的孩子一旦討厭某個事物,就會徹底厭惡該事物的一切。和老師合不合得來,對敏感的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問題,敏感的孩子最怕歇斯底里、高壓、用尖銳聲連珠炮似說話的老師。
愈善良的孩子愈會壓抑自己,認為自己不能太任性,所以同樣會累積壓力。
在青春期,那些外表看似乖巧的孩子,反而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不隨意將情緒、感覺表達出來的孩子最危險。
過度敏感的人在看到父母的臉色後,往往有話也不敢說,許多人都是在這種受他人影響的狀況下長大,因此責任感和自責感較強。因為沒有自信,為了避免失敗、避免被他人批評,過得戰戰兢兢。


如何面對高敏感孩子的情緒

肯定孩子的存在,完全接受並認同孩子。
過度保護孩子,反而讓孩子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應該保持一點距離,才是為孩子好。
在面對高敏感孩子時,有個重要的關鍵是要愛自己、不責備自己,因為孩子的敏感特質造成孩子的痛苦,並非媽媽的不對。
不論是誰都得接受自己的特質而活,無法否定也無法刪除。要幫助高敏感族,不只需要能理解他們並伸出援手的人,也需要時間、空間,重要的是別責備他們,要懂得對他們說「這樣就行了」。
對孩子來說,「媽媽不站在我這一邊,是站在別人那一邊」或「比起我,媽媽比較重視社會眼光」都會讓孩子失望。孩子深切渴望父母的理解。
高敏感兒身邊的大人,需要告訴敏感的孩子,雖然會因為心思細膩而容易受傷,但也因為如此更容易將這個特質化為強項
沒有孩子會打從心底想要媽媽替他擔心,每個孩子都希望媽媽能笑口常開,更不希望媽媽因為自己而煩惱、難過。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孩子,並盡可能尊重孩子的意思。基本上,要用關懷態度來守護孩子,抱持發生事情時一定會支持孩子的態度,與孩子維持適度的距離,才是最佳的親子關係 。


做為社會群體少數的高敏族,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沒有那個時代比現在更需要能慎重思考、深層感受、察覺任何芝麻小事,最後還能看破大局的人才,相信他們今後會更為人所需。
他們能善待人們,也能理解人們的痛苦,他們的善良與同理心,能療癒人們。
比起只為自己的樂趣而活,若能對自己的使命產生自覺,這樣的人會活得更堅強。自己能對某些人有助益,自認能幫得上人,也能讓周遭的人感到開心,這些都逐漸成為驕傲與自信。

高敏人的內心世界,在鈍感人眼裡或許是難以想像的,但世界之所以有各種創造和發展,也是因為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人。

這個社會若能對高敏感特質有更多理解和尊重,這些孩子將來就能發揮天賦大放異彩。

----------------------------------------------------------------------------------------------

  • 書名: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
  • 作者:長昭睦雄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年:201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11會員
109內容數
這裡有行醫路上的【醫療小故事】;經過整理的各類【醫學知識、衛教、筆記】;還有醫療以外的學習心得及【自我成長】。
2025/07/18
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意義,必須花一輩子來探尋。什麼是工作? 活著又是什麼? 自己又是誰? 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靠自己去尋找。人生,就是尋找這些答案的過程。 來看 <<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 作者枡野俊明大師,對於人生、工作、人際關係的另一力作。
Thumbnail
2025/07/18
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意義,必須花一輩子來探尋。什麼是工作? 活著又是什麼? 自己又是誰? 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靠自己去尋找。人生,就是尋找這些答案的過程。 來看 <<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 作者枡野俊明大師,對於人生、工作、人際關係的另一力作。
Thumbnail
2025/07/11
這本書深入探討高敏感族群常見的羞愧感、內疚感和覺得自己很麻煩等議題。書中引導讀者進行自我覺察和練習,清理內心羞愧感,學習接納完整的自己。
2025/07/11
這本書深入探討高敏感族群常見的羞愧感、內疚感和覺得自己很麻煩等議題。書中引導讀者進行自我覺察和練習,清理內心羞愧感,學習接納完整的自己。
2025/07/04
高敏感族如何擺脫以他人為中心的人生? 書中列出尋找天職的七個步驟,包含具體的練習方法,例如提高自我肯定感、發現天職等等,引導讀者傾聽內在聲音,創造真正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7/04
高敏感族如何擺脫以他人為中心的人生? 書中列出尋找天職的七個步驟,包含具體的練習方法,例如提高自我肯定感、發現天職等等,引導讀者傾聽內在聲音,創造真正想要的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作者吳蕙名女士,單親撫養同時有妥瑞、注意力缺失、強迫症及疑似亞斯伯格症的兒子。當兒子進入青春期,各種火爆脾氣襲來,警察三天兩頭登門關切,甚至通報社會局。到了這時,作者才開始苦苦尋求各種能幫助孩子的療法。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孩子的規律性之我的觀察 我的孩子很規律性的七個月、一歲七個月、兩歲七個月左右都會有一段讓我時時腦充血時期,有人說是敏感期也有叛逆期的說法,但每年這時期後,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總會陡坡快速成長,因此猜測這個內在與行為的需求可能在整合過去的種種蓄積能量。大家可以觀察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也有這種週期,相信每位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總是能感受最細微的變化,不論是環境中的光線或別人的心情,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同身受,但是孩子可能一開始會不知所措,那該怎麼適應這樣的天賦,活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呢?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Thumbnail
如何面對泛自閉症的孩子,需要耐心及體諒,並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與策略。這篇文章探討泛自閉症孩子的特質及如何進行幫助,包括應對固執、情緒問題等。透過定期預告與行為塑造的方式,逐步幫助孩子增進溝通、情緒處理等能力。文章最後呼籲大家不要忽略孩子潛在的優點,並在過程中給予肯定與鼓勵。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Thumbnail
今天和好友聊到,我這樣一個個性大剌剌的媽,怎麼會生養出心思如此敏感的小孩。我對這樣的安排,其實是非常感恩的,如果沒有他們,我會一直活在大剌剌、傷人而不自覺的世界裡,我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我也不會停下腳步去等待,我更不會想出一百個故事只為了解決一個他生活中的細膩問題......也幸好我的大剌剌,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