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高敏感是種天賦>>的作者伊麗絲‧桑德,直入核心地討論高敏族常見的「羞愧感」「內疚感」「覺得自己很麻煩」等議題。但其實不只高敏族,對於低自尊、缺乏自我肯定感的人而言,這些感受定然不陌生,只是自己未曾察覺,未曾意識到自己的生活模式、對事物的理解和反應,都深受這些心理狀態的影響。
在閱讀一系列心理相關的書籍時,我驚訝地發現許多成年人面對的問題,不管是與自己相處,或是在社會生存的人際關係,很多都源自於生命早期經驗的互動。若是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從來沒有機會進行自我探索、自我覺察、辨認情緒,明白生命的本質和意義,那麼便不會有能力給予孩子良好的回饋和引導心理健康的發展。
多數人往往是在既有的成長經驗和慣性下,依此模式養育下一代,或者,有時矯枉過正,害怕複製上一代的經驗。因此近幾年「情緒勒索」這類話題才會在華人壓抑並充滿威權的傳統文化裡備受關注和共鳴。當你用充滿愛的眼睛審視自己,意識到錯的是你過去欠缺的經歷,而不是你自己時,羞愧就會轉化為悲傷。而當你為過去的損失而悲傷時,你會發現你開始對自己有了新的尊重。當你重新審視人生,看看你一開始失去的東西時,你可能會找到為現在的自己驕傲的理由。
承認父母並不像你小時候自欺欺人地認為的完美,其實是很可怕的事。當你意識到自己的童年生活是多麼悲慘時,你需要花些時間來處理這種悲傷。你的各種情緒會爆發,你需要時間來平息它們,並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
「重建與自己的友好關係」。與自己保持距離的時候,往往是我們感覺最孤獨的時候。當我們陷入羞愧時,就會用外界的眼光審視自己,而且帶著厭惡的表情,認為自己很有問題。
「有問題的不是你」當你感到羞愧難當時,你會覺得彷彿一切都錯了,這是真的,確實有些事不對勁,但那不是你。
1)你經歷過一些不和諧的人際關係,讓你變得很脆弱,也許當你出現某種情緒時,家人與你之間的互動並不是那麼敏感與同理,而這種狀況可能已經持續了好幾代。
2)你誤以為自己是唯一有問題的人,但事實上,不管我們表面上看起來有多麼不同,每個人都有孤獨、無助和力不從心的時候。其實你和別人的差別,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
書中還有許多練習,教讀者如何重新與自己建立關係,引導我們一步步清理內心的羞愧感,學習接納完整的自己,推荐大家細細閱讀。
-------------------------------------------------------------------------------------------------------
- 書名:致怕給人添麻煩的你
- 作者: 伊麗絲‧桑德 ( Ilse Sand)
- 出版社:采實文化
- 出版年: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