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聚餐,她又開始焦慮了。三十歲還沒結婚、工作只是個普通上班族、沒有什麼特別的成就,她說感覺自己活得很失敗。我聽著,突然想問:誰說人生一定要轟轟烈烈才算成功?

這個社會好像有一套標準劇本:讀好學校、找好工作、升職加薪、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然後在某個年紀達到某種成就,才算是「人生勝利組」。但我想問的是,如果我不想演這齣戲,可以嗎?
當小螺絲釘有什麼不好?另一個朋友在公司做了十年的行政助理,薪水不高,職位也不顯眼,但她每天下班後會去學陶藝,週末會去山上走走,晚上會煮一頓好吃的晚餐配韓劇。她說她很快樂,只是每次同學會,總有人會「關心」她:「怎麼還沒升職?」「要不要考慮轉換跑道?」「這樣下去不行吧?」好像她的快樂是假的,好像不往上爬就是在浪費人生。
簡單的生活怎麼了?這個世界需要各種人,不是每個人都要當CEO,不是每個人都要改變世界。有人負責發光發熱,就要有人負責默默支撐,這樣世界才會運轉。
如果有些人的拼命往上爬,帶來的只有焦慮、更多的壓力、更多睡不著的夜晚,如果他們就只想過上平凡的人生,何嘗不可?
不結婚就是人生不完整嗎?
太多人逢年過簡最怕的就是親戚追問:「什麼時候結婚啊?」好像單身是一種病,需要被治療。結婚真的是人生必經之事嗎?
我有個表親,四十歲單身,有自己的房子、養了兩隻貓、有一群好朋友,工作穩定,興趣廣泛。他很滿足現在的生活,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但家裡長輩總是替他「擔心」,好像他的人生缺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婚姻是一種選擇,不是人生必需品。有人適合結婚,有人適合單身,有人適合晚婚,有人適合不婚。為什麼我們不能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愛情很美好,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也可以很幸福,現在的我就是如此,經過幾十年在情場流浪,把自己搞得傷痕累累,幸運的在最後這段感情裡領悟到,我一個人就很完整,我終於放下對自己的不信任,給自己滿滿的愛與能量,往後我只想成就自己熱愛的十事物,只想帶著我的狗兒子走遍世界,冒險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不用去在意擔心另一半的需要和感受,只要我一個人開心,我的世界就很美好。
生小孩是義務還是選擇?
「不生小孩,老了誰照顧你?」「女人不生小孩,人生不完整。」「男人傳宗接代是責任。」
這些話聽得我都累了。生小孩是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需要考慮經濟能力、心理準備、生活規劃,為什麼變成了一種社會壓力?
我認識一對夫妻,結婚五年沒有小孩,不是不能生,而是不想生。他們喜歡現在的生活節奏,喜歡可以說走就走的旅行,喜歡把時間花在彼此身上。但周圍的人總是「好心」地勸他們:「趁年輕趕快生」、「有了小孩才是完整的家」。
為什麼他們的選擇需要被別人認可?為什麼不生小孩就是自私?這個世界已經夠多人了,選擇不增加人口有什麼錯?
我有一個最可愛,最美麗的女兒,她在存在給我很大的改變與力量,但如果你問我當年可以選擇的話,我會說我不想要孩子,我只是以為我要,我沒有花時間在找尋自己,沒有資源去愛自己,我23年人生都像是為她過的,我不是我,而是某人的媽媽,直到她成年。
所以,簡單的快樂為什麼不夠?
喜歡在家追劇、喜歡養花種草、喜歡每天買菜煮飯、喜歡和朋友聊天喝茶,這些平凡的快樂也算數的,如果我們有「更高的追求」,真的不要放棄,不要只求安逸而抱憾到老,但如果簡簡單單就可以讓你很快樂,那就這麼過吧!
誰說平凡不偉大?
這個社會太崇拜成功了,崇拜到忘記了生活的本質其實很簡單:快樂就好。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馬雲,不是每個人都要改變世界,不是每個人都要活得驚天動地。有人選擇平凡,有人選擇簡單,有人選擇安靜地過自己的小日子,這是許多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無法企及的快樂。
選擇簡單生活的人,你們沒有錯,你們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道歉。
人生是你自己的,不是別人的期待。如果你覺得當個小螺絲釘很快樂,那就當;如果你覺得單身很自在,那就單著;如果你覺得不生小孩很輕鬆,那就不生。
只要你快樂,只要你不傷害別人,只要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那就夠了。
人生真的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只要每天睡前能對自己說一句:今天我很快樂。
這樣就夠了,真的夠了。
#故事分享 #人生課題 #心靈成長 #嫚言漫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