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岳母跟我媽,是兩個世界的溫度差
文|金子良太郎
在日本生活第十五年,我終於放棄了一件事:
讓我媽跟我日本丈母娘,成為朋友。
不是她們不友善,而是......那真的太難了。
這兩位女士一個熱得像火鍋底料,一個冷得像清酒冰塊——你硬要放一起,只會冒煙。
我媽登場的瞬間,整個家都升溫了
我媽是典型的山東人,說話靠嗓門,感情靠眼淚,煮飯靠辣椒。
她來日本住,一進門就是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你老婆怎麼這麼瘦啊?是不是沒吃飯啊?」
「你這件衣服穿了幾年啦?還不丟!」 「小孩怎麼咳兩聲?吃中藥!明天就煮川貝燉梨!」
小孩超愛她,因為她不分季節煮糖水,還帶了家鄉的辣條。
我老婆則開始進入低溫冷卻狀態。
日本丈母娘進場,空氣自動降噪
我丈母娘是東京人,溫柔、禮貌、超有分寸。
她來我們家住,會提前LINE我老婆說「帶一點甜點過去」,然後安靜地出現在門口,鞋子整整齊齊擺好。
進門第一句話是:「打擾了。」
第二句話是:「不需要為我準備特別的晚餐。」
然後她坐在餐桌前,笑容得體,吃東西的聲音比時鐘滴答還小。
我媽:????這是人吃飯的樣子嗎?
餐桌大戰,是這齣戲的高潮
媽媽來的第三天,我們全家一起吃晚餐。
那是一桌「融合料理」—— 我媽炒的青椒牛肉+丈母娘買的壽司拼盤+我老婆做的味噌湯+我烤的冷凍雞塊。
我媽夾了一塊豆皮壽司,嚼了半天,小聲問我:「這是沒加鹽還是壞了?」
我丈母娘則吃了我媽做的牛肉,停了一下,然後溫柔說:「おいしいね、でも少し...辛いかな?」(有點辣)
小孩呢?小孩吃雞塊配可樂,根本不參與外交。
她們其實,都很努力在「禮貌地不合適」
我媽會偷偷問我:「你丈母娘是不是不太喜歡我?」
我丈母娘也會小聲說:「你媽媽好熱情呢,我有點招架不住。」
但她們都會送彼此小禮物。
我媽每次回國會帶雲南普洱、香皂手工皂、刺繡小袋子。 我丈母娘則會回禮茶碗、日式甜點、和風圍巾。 兩人交換禮物的手勢,像兩隻刺蝟在禮貌地握手。
我真的太難了,但我也很幸福
作為兒子兼女婿,我就像夾在兩塊文化吐司中間的蛋,想翻身都不行。
最怕的是——
- 媽媽煮火鍋,丈母娘不吃牛。
- 丈母娘說:「你們不用特地為我準備。」我媽秒回:「那不是更要準備?」
- 我媽說:「我來洗碗!」丈母娘說:「那我擦桌子。」結果誰都不讓誰。
但你知道嗎?她們這樣小心翼翼地磨合,
不是因為她們不想親近,而是都怕打擾彼此。
最後一次她們見面時,我偷偷拍下這畫面
那天早上,她們坐在陽台邊,一人泡著茶,一人削著蘋果。
都沒說什麼,但陽光很好,兩個文化差這麼遠的女人, 在我家這小陽台上,看起來竟然有一點......和諧。
我突然明白,家人之間,不是一定要熱絡得像朋友,
也可以是——遠遠地,溫柔地站在對方身邊。
我是金子良太郎,住在仙台十五年。
老婆是日本人,三個孩子每天像賽車一樣奔跑。 我在這裡寫日本生活、家庭文化和爸爸日常,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也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一起笑著活著。
#中日文化差異 #婆媳關係 #家庭觀察 #日本生活 #方格子長文 #金子良太郎 #台味幽默 #家庭文化衝突 #生活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