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峰值體驗2》,作者:汪志謙、朱海蓓。
本書是《峰值體驗》的續作,延續了第一本的體驗設計精神,繼續探討如何讓品牌業績擴大升級、更上一層樓。如果你對行銷策略、品牌經營,或是打造讓人印象深刻的顧客體驗有興趣,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本書特別提出「增量與存量雙增長的戰略思維」,可以有效為品牌效益加分。接下來我分享書中的三個重要觀點:❤️一、增量與存量決定策略
要搞懂「增量」和「存量」不難,白話來說,「增量」是新的客戶、新的市場;「存量」則是老客戶、現有的市場。
作者說:「你看到幾種人,就能做到幾種人的生意。」
不論是增量還是存量,我們都需要吸引客戶的注意力,讓客人願意走進門來。而想要提高進店率,總共有六種「風」,幫助你吸引更多目光:
1. 跟風
心理學的「從眾效應」。舉例,一家餐廳門口排滿了人,你會不會想:「哇,這家應該很好吃吧?我是不是也該試試看?」
2. 台風
「台」是指平台,例如Line、YouTube、IG、Facebook等社交媒體。舉例,一條短影片可能一下子就爆紅,吸引到大量的關注,能見度馬上提升。
3. 龍捲風
龍捲風代表的是KOL、明星或名人,他們的推薦比你自己說一百遍都有效。
4. 人造風
人造風,就是各種網路評價、排行榜、使用心得等,用「數據」來說服消費者。不排出企業可以製造風向,因此稱為人造風。
5. 妖風
妖風就是競爭對手分食你的市場!當你花大力氣教育市場,最後客戶最後卻被削價競爭的對手吸走。
6. 熱點風
熱點風是指抓住當下熱門議題,讓你的產品和這些話題產生連結,自然吸引更多注意力。不論你想吸引新客戶,還是穩住老客戶,這六種「風」都能幫助你吸引更多目光、提升業績。
❤️二、瞭解你的客戶
在《峰值體驗》裡把客戶分成三種:愛你的「小紅」、不愛你的「小黑」、還有曾經愛過但流失的「紅轉黑」。本書又加了一個新角色:從沒聽過你的「小白」。
1. 小紅:愛你的消費者
舉例,很多咖啡廳或早午餐店都會針對忠實顧客推出集點卡或儲值卡,目的就是提高會員的黏著度和回購率。
2. 小黑:不愛你的消費者
舉例,Uber Eats分析不使用外送點餐服務的原因,發現部分小黑族群認為配送費過高。於是推出首單免費或限時段免配送費的活動,成功吸引小黑族群從其他的平台轉換到Uber Eats使用。
3. 紅轉黑:曾經愛過你,但已流失的消費者
舉例,很多電商平台會針對那些「買過一次但沒再回來」的紅轉黑用戶,透過 FB/IG和 Google 的再行銷廣告,把他們拉回來。例如用動態廣告鎖定這群人,搭配限時折扣或提醒優惠快到期,讓他們心癢癢,忍不住再次下單,成功由黑轉紅。
4. 小白:從沒聽過你,或完全不感興趣的消費者
舉例,企業研發一款有助改善過敏的優酪乳,可以找營養師或專業人士代言,提升可信度。或是發起「21天實證挑戰」,讓自願者每天喝一瓶,公開在網路上,吸引從沒喝過這款優酪乳的小白族群產生興趣。
❤️三、回歸本質訂策略
本書提供了兩個超實用的思維工具,幫你把問題拆解到最核心,再重新建構思緒,找出真正對的行銷策略。
💥工具一: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就是從最基本的真相出發,跳脫傳統思維的限制。
舉例,伊隆馬斯克想造火箭,但發現傳統火箭成本高得離譜。他怎麼做?
- 分解問題:他把火箭成本拆解到最基本的材料,發現材料成本其實只占總成本的2-3%。
- 驗證真相:他確認火箭可以回收重複使用的概念,在技術上沒問題。
- 重新建構:他決定自己買原材料,簡化供應鏈,設計出可回收的火箭。結果是,spaceX的火箭發射成本比傳統NASA的發射成本便宜了20倍以上,顛覆了整個航太產業!
這樣的概念,如何運用在行銷上呢?答案是拆解為「人、貨、場」。
💥工具二:人、貨、場
把行銷策略的規劃拆成三塊:人(消費者動機)、貨(產品價值)、場(消費場景),再重新組合,就能讓策略更精準。
作者依據消費者的心態,整理出七種消費者動機:
- 感官刺激:舉例,香氛機直接在店內運作,各種氣味都可以親身體驗,讓你聞到喜歡就想買。
- 避免損失:舉例,信用卡推出「失卡零風險」,電商網站標榜「限時三天優惠」,讓你覺得不買就虧了。
- 獲得認同:舉例,高級的機械手錶花大錢請明星代言,強調「身份象徵」,門市還有貴賓室,讓你感覺超尊榮。
- 想被看見:舉例,Pinkoi 設計商品網站,提供客製化商品,像是刻名字的皮革錢包或專屬飾品,滿足消費者「想被看見」的需求,還能展現個人的獨特品味及風格。
- 學習新知:舉例,線上學習平台 Hahow 好學校表示,2024年推出的榮格心理學課程銷售近 2 萬份,成為年度冠軍,滿足了學員探索自我價值與生命潛能的渴望。
- 變得更好:舉例,知名說書人瓦基推出的「習慣充電站APP」,能夠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習慣、實現自我價值感,滿足用戶「變得更好」的核心需求。
- 利他共好:舉例,建設公司選用環保建材和工法,不但可以節能減碳,還承諾「買屋捐樹」活動,讓你買屋還能做公益。
當我們使用以上兩種工具,就可以重新思考,消費者為什麼做這件事?他們想要解決什麼問題?企業可以怎麼滿足?方式有哪些?而不再只是狹隘的「賣貨」給消費者。
❤️結語
品牌的增長就像雙引擎的飛機,必須同時增量吸引新客戶,同時存量留住老客戶。品牌溝通之前需要清楚四種人:小紅(鐵粉)為什麼愛你?小黑(不買的人)卡在哪裡?紅轉黑(曾愛過你但流失的客戶)為什麼不再回來?而小白(完全沒聽過你的人)如何接觸、讓他們能知道你、體驗你的商品。
品牌策略要成功,要回歸本質,你的「人、貨、場」是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是否有選對人、做對事、說對話?
體驗設計的兩個重點:植入消費者心智,然後鼓勵他們採取行動,才是真正有效的峰值體驗。從人性的心理和底層慾望出發,才能設計出感動人心的MOT關鍵時刻,贏得企業業績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