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原力》如何調整思維,創造利他共贏的正面影響力|【大衛說故事】Podcast

大衛DavieLiu-avatar-img
發佈於大衛說故事Podcast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今天要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

巴菲特曾說:影響人們行為的一大因素,在於他們在乎的是「內在成績單」還是「外在成績單」。

當一個人一輩子都只在追求別人的認可、符合社會的標準時,很容易迷失方向;但如果我們能回到自己內在的聲音、重新定義什麼才是「成功」,那種真誠的力量,就是「內在原力」。

本書是一本以個人成長與心態重塑為核心的心理勵志書籍。如果你是剛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或是對現況感到迷惘、想要有所突破的人,那麼這本書提出的概念,或許能夠幫助你有系統的自我覺察、重新設定人生的坐標。

💟什麼是內在原力

如果有人問你,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會怎麼回答?這問題的答案,來自於兩個字-「格局」,格局包含人格素養、價值觀、處事心態,不同的格局,造就不同的結果,影響格局的關鍵在於「內在原力」。

「內在原力」是一種影響力,指的是每個人內在潛藏的一股能量,可以透過有形的文字、肢體語言或無形的同理心、慈悲心等方式,激發自己與他人的動機,共同完成目標。

心態決定了你的選擇,而選擇會引導你的行動;行動日積月累,變成習慣;而這些習慣,最終會形塑出你人生的樣子。你我的一生,都由無數的「選擇」拼接而成。

本書共提出九種設定的建議,幫助我們由內而外,重新校準心態,活出更真實、更清晰的自己,我挑選書中三個我覺得特別實用、特別有共鳴的觀點,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一、常保初心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股「本心」,包含了同理心、慈悲心、上進心,以及感恩的心,這些正是「內在原力」的力量。它不需要多強大、或需要什麼特殊的身分,卻能在關鍵時刻,成為照亮他人的一道光。

2008年,在英國有一位20歲的年輕人班傑明,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症。他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後非常絕望,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有一天,他趁醫院不注意的時候,假裝出去抽煙,偷偷逃了出來。他跑到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橋,準備跳下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就在這時候,一位陌生人出現了。對方只是面帶微笑地走上前去,和他聊天,還問他說:要不要一起去喝杯咖啡?就是這麼一句話,改變了班傑明的人生。

班傑明中斷想自殺的念頭,決定回到醫院接受治療。六年後,他康復了,但是他沒有留下那位陌生人的聯絡方式,於是他決定展開一場尋人行動,最後透過網路媒體,找到了當年那位救了他一命的陌生人—萊伯恩。

兩人見面之後成為好朋友,一起攜手走進校園、職場,分享他們的故事,推動心理健康教育。這段真實的經歷感動了無數人,也讓更多人願意去談論自己的脆弱,願意相信—自己並不孤單。說出來,會有人願意傾聽、陪你一起走出困境。

有時候,改變一個人命運的,不是什麼多麼偉大的舉動,而只是一句溫暖的眼神或問候。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其實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貴人。

找到自己熱愛的天命之後,我們必須調整心態,採取對應的行動。

一般人的觀念都是我做了什麼、擁有了什麼,才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但內在原力的信念是:以終為始,信念順序是Be → Do → Have。你先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再根據這個目標去行動,最終自然而然,你會達到你想要的結果。

舉例,我非常佩服的台東阿嬤—陳樹菊。她沒有什麼學歷,也不是什麼名人,只是靠著賣菜,一塊錢一塊錢地存錢。這麼不起眼的行動,卻積沙成塔,連續多年捐款,累積超過三千多萬元新台幣幫助弱勢,成立基金會、蓋圖書館、救助癌友與偏鄉病患。她曾說:我每次幫助別人,那天就很好睡。

陳樹菊用行動告訴我們,追求財富自由不是目標,而是願意無私的分享和助人,真正的快樂不是你擁有多少錢,而是你願意幫助多少人。陳樹菊樹立的典範,散發的不只是台灣之光,更是人性之光。

💟二、包容力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我們常以為必須不斷贏過別人才能變得更強大。然而,真正讓我們成長茁壯的力量是「包容力」。

每個人的初心,本質上都是無限思維,而非受制於社會框架中的二分法。唐鳳曾說過一句名言:與眾不同是常態,與眾相同是錯覺。我們太容易迷失在「平均值」的幻象中,忘記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當我們願意放下非黑即白的思維,將目標從「征服」他人轉為「增幅」「增福」他人時,才能創造真正的人脈價值。

我們要記得,能幫到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只有那些你能幫到的人,才是你的人脈。擁有願意幫助別人成長的心胸,能讓我們自己的人生道路變得更加寬廣。

作者提出了「恆星人」與「黑洞人」的概念。恆星人如宇宙中的恆星般發光發熱,總是樂於付出、幫助他人;而黑洞人則像宇宙黑洞,蘊藏著負面能量,經常抱怨、責怪,對生命持悲觀的態度。

☀️如果我們遇到了黑洞人該怎麼辦呢?

1. 保持距離很重要

我們需要學會「課題分離」的技巧,把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分清楚。我們無需試圖改變黑洞人的想法,因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有自己的功課。我們可以量力而為,自主選擇能夠幫助對方的範圍,但不應該把別人的困擾全攬在自己身上,特別是與親近的家人相處時。

2. 不要抱怨為什麼自己會遇到黑洞

試著換個角度想,這些人或許曾經也是恆星人,曾經也幫助或溫暖過別人,只是我們在他們生命的一個特殊階段才與他們相遇。試著去理解黑洞人的過去,也許也是讓我們警惕,萬一有一天我們也遇到類似的狀況,該如何應對處理,懷抱著感恩之心,用包容力與他們互動學習。

人生中出現的每一個人事物,其實都帶著深遠的意義。我們能否從中學到什麼,全在於我們看待這件事物的念頭。一念之間,我們可以將困境轉化為成長的契機

💟三、利他共贏

俗話說:教學相長。當我們無償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時,往往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進一步專精於這門學科。

有人會懷疑問說:我自己都忙不過來,怎麼還能利他?”或者說:利他是不是等於成為爛好人、沒原則的好好先生?等等。

這些疑問的根源,在於對「零和遊戲」的侷限性思考,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須搶奪與競爭。但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明白,市場是可以創造的。聰明的人會選擇合作,共同把餅做大,最終讓每個人都分得到比原來擁有的更多。

我們可以先從利人利己的概念開始,嘗試一些能一舉數得的行動,創造雙贏。然後隨著經驗的累積,逐步提高利他的比重。這裡的比重指的是心態:在行動中,有多少比例是為他人著想的。

作者還提出一個很特別的概念:利他的比重應該至少等於自己的年齡。例如,20歲的年輕人可以設定利他比重為20%;30歲時提高到30%。而作者在寫書時為42歲,但他的利他比重高達60%,實在是令人佩服。

當然,利他需要有原則,首先是先把自己照顧好,再逐漸向外擴展。同時,也要清楚地界定人與人的邊界,成為一個「懂得保護自己」的給予者。

☀️什麼是懂得保護自己的給予者呢?兩個核心原則:

1.能否相對有效提升自己
每個人的時間和資源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妥善分配。要思考如何讓同樣的時間或資源產生最大的效益。例如,選擇出錢還是出力,或是評估自己在哪方面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以提供最有價值的幫助。

2.是否屬於自己的天命範圍
天命指的是我們特別熱衷或崇尚的價值觀。如果評估後認為某件事非做不可,那麼就全力以赴。如同證嚴上人的名言:甘願做,歡喜受。當我們以創造雙贏為目標時,會吸引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行列。具有利他之心的人,往往散發出一種獨特且具有吸引力的磁場,吸引更多人願意靠近並合作,只要人和了,自然就會形成天時地利,協助我們一起達成目標。

💟結語

「內在原力」是一種能引導我們突破外在成績單束縛、實現內心真正渴望的力量。透過初心、包容力與利他共贏三種心態的培養,我們可以更有系統地覺察自我,校準人生的方向。

初心提醒我們回歸本心,善用內心的同理心與感恩心,在生活中創造小而溫暖的影響力;包容力教導我們放下狹隘的競爭思維,共創一個更有價值的人際圈;而利他共贏則讓我們看見雙贏的重要性,懂得在助人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與成長。

成功不是追逐外界認可,而是活出內心的價值與意義。當我們開始以「Be → Do → Have」的信念重塑心態,從「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出發,自然能做出好的選擇,行動一致地實現目標。

這種內在原力的建立,並不需要我們擁有特殊的才能或資源,而是從每天的一點一滴中積累,讓自己的選擇品質更好,符合長期的目標,最終形成自我成長的正向循環。

點亮一盞心燈,有燈就有人,我們永遠不會孤單。

願你我都能成為他人心中的「恆星人」,用愛和利他的心,找到自己的天命,真正開始「做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衛說故事Podcast
29會員
89內容數
🎯嗨!我是大衛,一名從事行銷企劃超過 20 年的資深工作者。創立 《大衛說故事》的目的,就是希望提供像我一樣,曾經忙得忘了閱讀的朋友們,用最輕鬆的方式,享受跨領域閱讀的樂趣。 我深信:每天1%的小改變,能讓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一點。
大衛說故事Podcast的其他內容
2025/06/11
👉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改變,後悔也無濟於事;而現在這一刻,其實也在你意識到它的當下,就已經變成了過去。斯多葛主義強調的心態是:接受現況,活在當下。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不為取悅他人而活。
Thumbnail
2025/06/11
👉過去的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改變,後悔也無濟於事;而現在這一刻,其實也在你意識到它的當下,就已經變成了過去。斯多葛主義強調的心態是:接受現況,活在當下。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不為取悅他人而活。
Thumbnail
2025/06/04
👉當我們在「盡人事」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有彈性的思維,和謙虛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專注、努力地做好該做的事。「聽天命」則是放下控制結果的執念,把結局交給上天,接受無常的變化,這種淡泊、釋懷的智慧,作者稱為「放下力」。
Thumbnail
2025/06/04
👉當我們在「盡人事」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有彈性的思維,和謙虛的心態,認清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專注、努力地做好該做的事。「聽天命」則是放下控制結果的執念,把結局交給上天,接受無常的變化,這種淡泊、釋懷的智慧,作者稱為「放下力」。
Thumbnail
2025/05/28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成要快速找到「正確答案」:考試要選對選項,工作要快速提出好的方案。作者訪談許多創業家得出一個成功的秘訣:真正的創新者他們成功的秘密,並不是只有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問不一樣的問題。
Thumbnail
2025/05/28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成要快速找到「正確答案」:考試要選對選項,工作要快速提出好的方案。作者訪談許多創業家得出一個成功的秘訣:真正的創新者他們成功的秘密,並不是只有快速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懂得問不一樣的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理解生命的本質,提升自己的狀態, 告別不同的頻率,建立安全的界線。 有能量的壯大自己的氣場~ 讓愛真實存在並信任自己~ 主導自己人生設計的路徑! 福生無量🫶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pOzM4BpZl/?igsh=bXhlMXpmZ
Thumbnail
理解生命的本質,提升自己的狀態, 告別不同的頻率,建立安全的界線。 有能量的壯大自己的氣場~ 讓愛真實存在並信任自己~ 主導自己人生設計的路徑! 福生無量🫶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pOzM4BpZl/?igsh=bXhlMXpmZ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東方哲學和靈性學說中的業力概念,以及思想對業力的影響。文章提出了培養正念、設立積極目標、練習感恩、行善事以及自我反省等方法來創造良好的業力,並強調了思想和意圖對人生走向和結果的重要性。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無論處境如何,我們都有多種選擇。通過心靈的創造力,你可以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選擇失敗或成功。你可以選擇如何感受周圍世界,你也可以選擇如何看待個人生活。 改變視角以服務自己,這並不是否認正在發生的一切,而是臣服於一個真相,那就是一個更大的結果正從一個未知的更高地方展開。 時刻懷著興奮與期待的心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並把控制權拿回自己手中是開始發展和改變的前提。誤以為只有符合理想狀況的選擇才算是真正的選擇,以及不願意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是導致我們無法找到更好的人生選項的原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Thumbnail
至少讓自己對內在的關心,不亞於對外在的關心。只要你的內在正確了,外在事物自然會各就其位。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能量跟隨思想,因此,能讓我們投注能量的每一件事,都恰如其分地反映著我們。 當我們懷著喜悅,熱情積極以及強烈情緒,聚焦在我們所愛之物上時,我們就是在將自己的創造力注入其中。 這樣一來,這些事物就會往完美的進程擴展並變得富有活力。 相反地,當我們接觸自己所抗拒的事,並懷抱著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能量跟隨思想,因此,能讓我們投注能量的每一件事,都恰如其分地反映著我們。 當我們懷著喜悅,熱情積極以及強烈情緒,聚焦在我們所愛之物上時,我們就是在將自己的創造力注入其中。 這樣一來,這些事物就會往完美的進程擴展並變得富有活力。 相反地,當我們接觸自己所抗拒的事,並懷抱著
Thumbnail
人生一定多少都會有起伏, 而"情緒"就是讓自己"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它是要來"輔助自己"看見問題, 用更劇烈的震盪去提醒自己, 好好的正視它,甚至去欣賞它, 去同理情緒背後的意義,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人生一定多少都會有起伏, 而"情緒"就是讓自己"能擁有"選擇的機會, 因為它是要來"輔助自己"看見問題, 用更劇烈的震盪去提醒自己, 好好的正視它,甚至去欣賞它, 去同理情緒背後的意義,找到自己心中的平衡點。
Thumbnail
你我永遠有選擇權,重要的是,時刻覺察自己是出於什麼做出選擇,不要盲目受到情緒或隱性創傷驅使。
Thumbnail
你我永遠有選擇權,重要的是,時刻覺察自己是出於什麼做出選擇,不要盲目受到情緒或隱性創傷驅使。
Thumbnail
你的人生是自己的嗎? 還是因為外在刺激而做出的無意識反應?
Thumbnail
你的人生是自己的嗎? 還是因為外在刺激而做出的無意識反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